一、地理与人口
- 地理位置:摩尔多瓦位于欧洲东部,是巴尔干半岛东北部的内陆国,与罗马尼亚、乌克兰接壤,国土面积3.38万平方千米。
- 人口与首府:截至2022年,总人口349万,首都为基希讷乌,官方语言为罗马尼亚语。
二、历史脉络
摩尔多瓦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初期便有人类活动。公元前70年,哥特部落在此创建首个奴隶社会。公元1至13世纪,先后被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等统治。1359年建立独立的摩尔达维亚公国,16世纪起成为奥斯曼帝国附庸近300年。1917年底成立摩尔达维亚民主共和国,1940年成为苏联加盟共和国。1991年正式脱离苏联独立。2001年,摩尔多瓦共产党重新掌权;2020年,亲欧派候选人马娅·桑杜当选首位女总统,2024年12月开始第二任期。
三、政治体制
实行议会制共和制,总统为国家元首,议会为最高立法机构,政府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并对议会负责。
四、经济与产业
经济以农业及相关产业为支柱,超46%劳动力从事农业,葡萄种植和园艺业地位重要。第二产业以电器制造、冶金加工、面粉加工为主。服务业中交通、通信和零售业为三大支撑行业。经济发展历经波动,1991—2000年GDP下降50%,2020年因疫情大幅衰退。2022年GDP约145亿美元(世界排名136),人均GDP 5714美元。
五、文化与社会
- 文化多元,97.18%(2020年)的居民信仰基督教。
- 教育领域有21所公立高等教育机构和12所私立高校,如摩尔多瓦科学院大学、摩尔多瓦国立大学等。
- 医疗体系有100家医院,“圣三一”市政诊所医院等较知名。
- 艺术方面,霍拉舞是古老民间舞蹈,卡鲁斯舞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140个文化遗产景点,斯特鲁维测地弧(2005年列入)为世界遗产。
六、科技与创新
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在欧洲相对不突出,以传统产业技术应用为主,近年在信息技术等领域逐步探索发展,但尚未形成显著优势。
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境内有3000多条河流、60个天然湖泊,德涅斯特河是最大地表水源。设有5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19.4千公顷),包括科德鲁保护区和下普鲁特保护区,注重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平衡。
八、社会挑战
经济结构单一,对农业依赖度高,工业竞争力较弱;历史遗留问题与地缘政治影响下,区域发展不均衡;疫情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仍需解决。
九、外交与国际地位
积极融入欧洲,2024年6月欧盟启动其加入欧盟谈判,10月摩尔多瓦将入欧确立为战略目标。同时中止《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外交政策侧重拓展与欧盟及周边国家合作,提升国际地位。
十、地方特色与旅游
-
葡萄酒文化独具魅力,如克里科瓦酒窖藏酒丰富,享有“葡萄酒王国”美誉。
-
旅游景点多样,包括基希讷乌植物园、索罗卡要塞、埃米尔·拉科维查岩洞等。德涅斯特河风光优美,斯特鲁维测地弧展现历史地理价值。
总结
摩尔多瓦虽为欧洲小国,却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与独特农业特色,葡萄酒产业闻名。在经济转型与融入欧洲进程中,既面临挑战,也蕴含机遇。其多元文化、苏式建筑遗迹与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别样体验,是探索东欧风情的独特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