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线性插值(Bilinear interpolation)的图像拉伸在mobile上面的实现

在进入频域变换之前, 我们还是轻松一下,再搞点平面上的变化来看看。这把选了一个双线性插值(Bilinear interpolation)来实现是源于看到了csdn上别人的问题, 权且实现一个函数,方便大家的使用吧。

双线性插值简单的说,就是扩展了之后的图像像素坐标映射回原来的坐标空间的时候, 如果出现了没有对应到整数点的情况。这时候需要做2次线性的插值计算出新的坐标的像素值,比如说:

这里可以看到这个P点落在了ABCD区间内, 如果我们本着最朴素的这个P点最靠近谁权重就越大的加权平均的思想, 我们很容易得到这样的论断:

b3

A点对P的影响就是Sa的面积, B点的影响就是Sb, C点就Sc, d就是Sd。这样越近就是权重越大,基本上就是这样的逻辑。

这样P的像素可以简单的用 (A*Sa+B*Sb+C*Sc+D*Sd )/(Sa+Sb+Sc+Sd);来得到了。以我的雷厉风行,马上写出了如下的代码:

  • 0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9
    评论
Bilinear interpolation双线性插值)是一种用于在离散数据点之间进行插值的方法。它通过在两个方向上进行线性插值来估计未知点的值。这种插值方法常用于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中。 双线性插值的原理是基于两个相邻的数据点之间的线性插值。首先,根据给定的坐标找到四个最近的数据点,然后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进行线性插值,以获得未知点的值。 以下是一个使用双线性插值的示例代码[^1]: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def bilinear_interpolation(x, y, points): x1, y1 = points[0] x2, y2 = points[1] q11 = points[2] q12 = points[3] q21 = points[4] q22 = points[5] f = 1 / ((x2 - x1) * (y2 - y1)) value = f * ( q11 * (x2 - x) * (y2 - y) + q21 * (x - x1) * (y2 - y) + q12 * (x2 - x) * (y - y1) + q22 * (x - x1) * (y - y1) ) return value # 示例数据点 points = np.array([ [0, 0, 1, 3, 2, 4], [0, 1, 6, 8, 7, 9] ]) # 插值点坐标 x = 0.5 y = 0.5 # 进行双线性插值 result = bilinear_interpolation(x, y, points) print("Interpolated value:", result) ``` 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bilinear_interpolation`函数,它接受插值点的坐标和四个最近的数据点的值作为输入。然后,根据双线性插值的公式计算出插值点的值,并返回结果。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简单的二维数组作为示例数据点,然后对坐标为(0.5, 0.5)的点进行双线性插值。最后,输出插值点的值。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9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