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听风暴》——献给那个时代的所有人

近年来的几部优秀的德国电影,或写人或叙事,都带着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和反思。无论是残酷的二战,还是荒谬的冷战时期,在批判和否定之余,更多了一层人性化的考量。 
    《窃听风暴》描述的是八十年代的东德,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里,国家安全局扮演着重要又特殊的角色。影片的主人公维思勒(代号HGW XX/7)就是为其服务的一名经验丰富的窃听人员。他现在离开了一线,在授课培训新的情报人员,但在已经当领导的前同事的邀请下,又重新出山,去监听一对作家演员夫妇。 
    影片一开始,就从维思勒的授课以及大段当年审讯时的穿插画面,表现了他的冷静和专业。而到作家安装窃听设备的过程,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但就是他这样的一个人,在窃听的过程里,也渐渐的起了变化。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真挚和丰富的情感,有着直击心灵的震撼。当他在无人的时候,走进他们的家,看到那些他听到的事物,钢笔,沙拉叉,感觉亲切而奇妙。他偷偷拿走了作家的诗集,并为之感动。他热爱那位美丽的演员妻子,在她无奈痛苦的时候,他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给她鼓励和支持。与之对应的是他自己的孤独以及对自我身份的怀疑,他无法回答失去爸爸的孩子的问题,而按钟点办事的妓女是无法宽慰他的。 
    虽然受到了影响,但他依然尽职的做着他的工作。直到上司的一番话,让他意识到在这个时代,无论你做什么,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尽管尽公职守,但任何情感的流露,都可能给他带来杀生之祸。他考虑到自身的安危,也意识到了这个时代的荒谬和缺失。他藏起了原本要上交的报告,并开始为作家他们做起了掩护。 
    最后,在躲过了上司的怀疑的同时,维思勒偷偷拿走了那台作为重要物证的打字机。对作家的调查因没有证据,而以失败告终。因为没有完成任务,维思勒被调去查验信件。和他一起干拆信工作的,还有那位在食堂里开国家领导人玩笑的年轻情报员。 
    以作家为代表的艺术家们,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但现实里,他们的自由主义思想,是被视为对国家政权的重要威胁。他们被监视、被窃听,从没有创作自由,到甚至没有人身自由。有人沉默,有人反抗,艺术家之间也相互指责,但其实每个人都是无奈的。那位受人尊敬的被禁了已经六年的老导演的自杀,将矛盾激化到最高点。作家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冒险发表了让人震惊的“东德自杀人数调查报告”,向世人宣告了另一种声音的存在。 
    而作为告密者的妻子,虽然她有著名演员以及作家妻子的特殊身份,但她代表的是那个时代背负着告密者恶名的数量庞大的社会存在。从出卖自己,到出卖别人,你可以说她不够勇敢和坚定,但不该亵渎其灵魂原本的纯洁和坚韧。死亡,是一种最无望的告别。但在那一瞬的碰撞和迷乱里,带着让人思索的自我救赎。 
    后来,柏林墙被推翻。再后来,两德统一。 
    在剧院里,作家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他的妻子。逃到剧场外,他遇见了当年的死对头前文化部长。在交谈里,作家惊奇的发现他自以为安全的家其实被严密的监控着。回到家,他寻找着窃听器,疯狂,愤怒,更有一丝事后的不寒而栗。影片没有纠缠于对过去的控诉,而是顺着线索,让作家去寻找自己没有被发现的原因。他在档案资料里发现了监听他的“HGW XX/7”,当找到他人的时候,作家却止步了。 
    两年后,作家出版了名为《一个好人的奏鸣曲》的书,献给“HGW XX/7”。 

    最后是意味深长让人感慨良多的一幕。由拆信变成送信的维思勒,经过书店时,发现了作家的新书。他买了一本,书店的伙计问他是不是要包起来送人,他说不用是给自己的。是啊!这书不仅是作家献给他的礼物,也是他自己在那个寒冷的岁月里给自己留下的一份温暖的礼物!


石头虽然坚硬,可蛋才是生命

转自: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10531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