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126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港科夜闻 | 打造医药创新生态,香港科大携手两大山东上市药企共促产学研融合
在会见陈海泉大使时,熊辉教授介绍了香港科大(广州)创校历程,重点分享了我校在融合学科建设、知识转移领域的愿景与行动,期待在更多领域与新加坡高校及企业展开科技合作,推动创新共赢。香港科大副校长(研究及发展)郑光廷教授表示,期待香港科大可与两家企业携手协作,进一步推高产业化能力,并共同探索智能药物开发、数据驱动的临床研究等前沿方向,加速创新成果落地转化,为全球带来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方案。汇集知名教授的学术成果、前沿论断及知识科普,用最新鲜的视角观察社会趋势,以最通俗的语言解读科技奥秘。(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2025-05-23 20:11:18
805
转载 教授专栏163 | 刘易,祁虹凯:研究成果揭示地质背景影响全球河流氮循环
团队凭借来之不易的宝贵数据,依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交叉学科研究枢纽,粤港澳大湾区的科研协同优势,与深圳、香港等地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形成了“大尺度”“多地区”“重实践”“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这一发现突破了传统“N-P限制理论”,揭示了“N-P-C”限制河流碳氮耦合循环的全新机制。通过与香港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大学、印尼布拉维亚大学的密切合作,研究区域不断扩大,从中国到亚洲再到全球,才能突破局部认识,产生具有全球解释力的成果,这种“学科融通、国际合作”的模式,成为破解复杂地球系统问题的典范。
2025-05-22 20:01:04
11
转载 红鸟沙龙(45)| 赵越:孙子兵法对领导者的启发
老子“太上,下知有之”的领导境界,在孙子体系中体现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通过“道、天、地、将、法”五事的综合研判(“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以“全”为目标(“全利”“全争”),而非单纯战胜。例如,阿里巴巴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对竞争对手的分析,不断调整自己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战略,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主题,结合其深厚的中西学术背景,从《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出发,剖析现代领导力的本质、东西方领导力的差异,以及如何在复杂变局中以“道”驭“术”,实现长远制胜。
2025-05-21 20:01:29
24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与毕马威及澳洲格里菲斯大学携手合作,推出亚洲首个金融罪行与法证会计硕士专修课程
本次合作汇聚三方在会计教育及会计专业的独特优势,由香港科大设计选修科目的课程框架、格里菲斯大学则结合在金融罪行调查与合规方面的专长开发教材、而毕马威的资深专业人员则担任讲师,通过融合理论与实务,协助学生掌握业界所需的实战技能。新专修课程将于2025年秋季学期开放予所有会计学硕士生报读,旨在培养学员的专业技能,为投身金融罪行调查、法证会计、打击洗黑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等领域作好准备,同时培育业界专才,以推动金融界更健全、更符合道德规范的发展。5月17日,高校创新发展与人才评价论坛在香港科大(广州)顺利举行。
2025-05-20 20:00:55
678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基金首届晚宴募资3500万港元,点燃创新与人才之火
这场盛会是港科大基金的重要里程,彰显各界对推动未来创新与人才培育的坚定承诺,晚宴成功筹得超过3500万港元捐款,当中包括由NVIDIA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香港科大2024年荣誉工程学博士黄仁勋博士所捐赠的两件亲笔签名皮衣,以及黄博士为皮衣募捐所得额外提供的配对捐款。借助这样的设计,语言驱动定位的学习框架有效消除了语言描述中的歧义,为空间感知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是香港科大内地办(北京)推出的资讯平台,以 “建立新视野,开启新思维” 为宗旨,发布学术成果科研突破、国际合作进展、产学研融合案例等资讯。
2025-05-16 20:01:06
429
转载 教授专栏 | 陈子冲:《全球稻田清单(GRPI):基于Landsat卫星淹没数据的水稻农业甲烷排放高分辨率清单》
本研究创新性地融合洪泛植被的 Landsat 卫星影像、作物信息以及丰富的排放因子数据库,构建出一款新型的甲烷排放 GRPI(全球稻田清单),其空间分辨率达每月 0.1°×0.1°(相当于约 10 公里×10 公里)。研究团队引入了一个新的指标——甲烷排放强度(即每吨稻米产量对应的甲烷排放量)来评估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甲烷排放的潜力。本研究利用Landsat卫星数据,开发了一个新的全球稻田清单(GRPI),以10公里的空间分辨率记录2022年每个月的稻田甲烷排放情况。核校 | 柳松、许珺、吴倩。
2025-05-15 20:44:46
47
转载 港科大DeepTech 10| 物理引导型AI与智能卫星驱动的信息系统和SaaS平台
香港科技大学提供国际化的校园环境,全面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强烈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全面发展人才。该专栏旨在搭建一个平台,让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香港科技大学在深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并激发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参与,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共创美好未来。该专栏旨在搭建一个平台,让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香港科技大学在深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并激发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参与,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共创美好未来。独有的物理引导型AI算法,自动实现数据向见解的转化;
2025-05-14 20:00:42
38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技大学5月9日正式成立冯诺依曼研究院(Von Neumann Institute)
研究院将由计算机视觉与AI领域知名专家、香港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独角兽企业思谋集团创始人贾佳亚教授领导,凭借科大在AI领域的坚实基础,以及贾教授广泛的产业网络,研究院将致力于构建完整的AI生态系统,加强产学研合作,并通过中学拓展计划,培育新一代AI人才。3、香港科大艺术与机器创造力学部(AMC)及新兴跨学科领域学部(EMIA)研究助理教授徐娴教授带领的团队,在IEEE虚拟现实与三维用户界面会议(IEEE VR 2025)获颁最佳论文荣誉提名奖。(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2025-05-13 20:38:57
614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与上海国投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同探索基金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合作
本次研讨会旨在为中学与大学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来自政府部门、教育领域专家和中学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多元视角在此交汇,从“人工智能赋能大中教育衔接”的路径研讨,到“AI时代教师角色重塑”的多维探索,再到“教育范式转型”的实践突破,不仅深度剖析了当下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更凝聚起“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学科融合为纽带、以协同育人为目标”的发展共识。是香港科大内地办(北京)推出的资讯平台,以 “建立新视野,开启新思维” 为宗旨,发布学术成果科研突破、国际合作进展、产学研融合案例等资讯。核校:许珺、周姗、吴倩。
2025-05-09 20:02:31
877
转载 教授专栏161 | 刘军伟: 自旋电子学和谷电子学应用新方向
更重要的是,此前从未有过层状的交错磁体,这极大限制了将其从体态中剥离,或进一步与其他材料耦合,从而实现如超导紧邻作用、电压调控的电子结构、形变对能带的调控,以及可能的扭转体系如moiré超晶格等诸多二维材料特有的性质。刘教授这次研究证实的层状交错磁体,为这一领域开辟了崭新的维度。刘教授亦与多个国际研究团队相继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自旋劈裂理论——在旋转、镜面等晶体对称性联系不同磁子格的反铁磁中,会产生来自于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导致的自旋劈裂,并且具有特殊的晶格对称性配对的自旋-能谷锁定(CSVL)。
2025-05-08 20:00:49
37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与香港理大研究团队首创「层压」界面结构,推进钙钛矿光伏技术
透过与香港理大应用物理学系的蔡嵩骅教授团队的合作,团队发现通过在钙钛矿薄膜表面空间均匀地形成一种「分子钝化层-富勒烯衍生物层-二维钙钛矿层」的类「三合板」的层压结构,可有效降低界面缺陷密度丶改善能级匹配度,从而提高了钙钛矿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并大幅度提高界面在湿热环境以及光照运行下的耐久性。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发全省人民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省委、省政府决定,授予354人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授予40人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授予97个集体广东省先进集体称号。新闻来源:各个网站平台综合整理。
2025-05-06 20:31:36
679
转载 教授专栏160 | 江斌:镇痛—活力结构带来的疗愈效果
然而,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补充:活力结构的度量是有一个阈值的。也就是说,当活力结构过于复杂,层次过于繁琐时,可能会引发空间中的“过度复杂性”,从而导致空间的压迫感和不适,产生从“活力结构的热爱”到“活力结构的恐惧”的转变。所谓的活力结构,就是指那些层次丰富、有机的建筑或空间结构,其中存在大量的小子结构,这些子结构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的有机体,进而创造出和谐、充满生命力的环境。设计充满活力的空间:无论在家里还是办公室,创造一个充满层次感、细节丰富的空间,能帮助我们感受到更强的活力结构,从而缓解压力和疼痛。
2025-05-01 20:01:08
29
原创 港科夜闻 | 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出炉,香港科大稳居香港前三
香港科大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中再次位列亚洲第12,稳居香港前三,蝉联顶尖排名,彰显香港科大始终如一的教育品质与科研实力。近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社会枢纽碳中和与气候变化学域(CNCC)助理教授陈子冲作为第一作者在地球科学领域国际Top期刊Earth's Future上发表了题为《全球稻田清单(GRPI):基于Landsat卫星淹没数据的水稻农业甲烷排放高分辨率清单》的研究成果,为全球稻田甲烷排放数据监测、在不影响粮食安全情况下的甲烷减排,以及碳中和路径规划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2025-04-29 21:05:56
893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率先试用首个港产AI大模型HKGAI V1,推动教育创新
该模型早前已率先获多个政府部门的公务员试用,本次进一步开放给香港科大师生,使香港科大成为全港首家试用此模型的学府,标志着大学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同时释放教学无限潜能,有利于推动更多创新意念、研究协作及负责任的AI应用实践。“探索者”本科生科研计划不仅是香港科大(广州)深化本科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更是青年学子实现科研梦想的起点。研讨会以「传统中医药的新药开发与现代化」为主题,由香港科大中药研发中心及重点实验室主任詹华强讲座教授主持,聚焦中医药行业在新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2025-04-25 20:02:02
536
转载 教授专栏159 | 刘凯&王怡雯: 开发神经创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精准治疗
研究由香港科大刘凯教授的研究团队领导,联同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和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王怡雯教授的团队,以及多间大学的研究团队合作完成,包括香港中文大学姜里文教授、段丽婷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容永豪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玉乾博士。由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大)生命科学部和化学及生物工程学系刘凯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一种颅内橄榄顶盖前核(OPN)前视神经束损伤模型(pre-OPN OTI),并揭示了重塑受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性环路的关键机制,为神经创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了崭新方向。
2025-04-24 20:00:24
253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邀得三名诺贝尔奖得主,与近200名师生和嘉宾作现场交流
由香港科大与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联盟合办的「我与科学家在一起:诺贝尔奖得主走进港科大」活动,作为今年「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暨「香江诺贝论坛」的主题活动于近日顺利举行。活动同时吸引了约2,000名来自内地各个高等院校的线上观众参与,彰显香港科大在推动跨学科创新,以及连结本地科研社群与全球思想领袖方面的努力。本次电影节是为期三天的2025年计算可视媒体国际会议(CVM 2025)的其中一环,该活动首次在香港举行,并选址香港科大,旨在展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无限可能,为学界与艺术界的跨界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04-22 20:41:31
699
转载 活动报名|「香港科大独角兽日2025:跨界影响力」年度盛会等你来!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GBM(大紫荆勋章)/GBS(金紫荆星章)/MH(荣誉勋章)/JP(太平绅士)获得者。2025年6月13日「香港科大独角兽日2025:跨界影响力」年度盛会重磅来袭!香港区总决赛作为其中重要的区域赛事,获胜项目将直接晋级在美国举办的全球总决赛。顶尖投资机构、科技企业掌舵者共议 “独角兽成长逻辑”,讨论未来投资机遇。创业世界杯是世界级创业平台,每年在全球 50 多个国家或地区举办区域赛。现场观看深科技项目路演,见证前沿科研成果产业化之路。(工作日 9:00-18:00 实时响应)
2025-04-21 20:25:30
64
转载 教授专栏158 | 李桂君: 人工智能辅助3D食品打印技术
从优化养老院和中央厨房的餐食定制效率,到满足个性化营养需求,再到为餐饮行业打造创意烹饪体验,这项技术展现了其广泛的应用潜力,为食品制造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d) LIG加热膜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这项创新技术有望简化食品生产流程、提升食品品质,并精准满足个人偏好,从而彻底改变食品在多种场景中的制备与服务模式,为未来个性化且兼具视觉吸引力的食品创作开辟更广阔的前景。研究团队开发了一项突破性的人工智能(AI)辅助3D食品打印技术,将3D打印与红外烹饪相结合,为更安全、高效且美观的食品生产开辟了新途径。
2025-04-17 20:00:38
78
原创 港科夜闻 | “科学界奥斯卡“ 得奖名单出炉:香港科大共同荣膺基础物理突破奖
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团队,近日成功结合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医疗器械,分别适用于诊疗监测、手术辅助及术后复康,旨在辅助医生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优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学校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 (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香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2025-04-15 20:15:23
427
原创 港科夜闻 | “科学界奥斯卡“ 得奖名单出炉:香港科大共同荣膺基础物理突破奖
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团队,近日成功结合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医疗器械,分别适用于诊疗监测、手术辅助及术后复康,旨在辅助医生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优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学校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 (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香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2025-04-15 20:15:23
249
原创 港科夜闻 | “科学界奥斯卡“ 得奖名单出炉:香港科大共同荣膺基础物理突破奖
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团队,近日成功结合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医疗器械,分别适用于诊疗监测、手术辅助及术后复康,旨在辅助医生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优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学校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 (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香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2025-04-15 20:15:23
400
原创 港科夜闻 | “科学界奥斯卡“ 得奖名单出炉:香港科大共同荣膺基础物理突破奖
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团队,近日成功结合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医疗器械,分别适用于诊疗监测、手术辅助及术后复康,旨在辅助医生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优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学校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 (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香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2025-04-15 20:15:23
413
原创 港科夜闻 | “科学界奥斯卡“ 得奖名单出炉:香港科大共同荣膺基础物理突破奖
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团队,近日成功结合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医疗器械,分别适用于诊疗监测、手术辅助及术后复康,旨在辅助医生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优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学校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 (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香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2025-04-15 20:15:23
317
原创 港科夜闻 | “科学界奥斯卡“ 得奖名单出炉:香港科大共同荣膺基础物理突破奖
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团队,近日成功结合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医疗器械,分别适用于诊疗监测、手术辅助及术后复康,旨在辅助医生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优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学校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 (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香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2025-04-15 20:15:23
425
原创 港科夜闻 | “科学界奥斯卡“ 得奖名单出炉:香港科大共同荣膺基础物理突破奖
香港科大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学系副教授申亚京领导的团队,近日成功结合人工智能及机器人技术,研发出三款突破性的智能医疗器械,分别适用于诊疗监测、手术辅助及术后复康,旨在辅助医生解决目前诊疗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优化程序及提高效率,促进智慧医疗的发展。学校37支参展队伍共夺得38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22个金奖 (其中7个为评审团嘉许金奖)、以及多个银奖和铜奖,充分展现香港科大在包括医疗健康、人工智能、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技术、航天工程等不同范畴的领先地位。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
2025-04-15 20:15:23
265
转载 港科喜讯|38个奖项见证实力,香港科大日内瓦发明展载誉而归
由港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孙庆平教授(左五)及港科大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毕业生、现任港科大(广州)人工智能学域助理教授刘浩教授(右五)领导的团队,分别荣获两个特别大奖﹕「Prize of 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Cluj-Napoca – Romania」及「Swiss Automobile Club Prize – ACS」。今年香港科大共有破纪录的37个项目参展,当中很多是由香港科大与政府和业界伙伴共同合作的研发项目,显示香港科大具能力转化科研成果贡献社会。
2025-04-14 20:02:03
80
转载 活动报名|三位诺奖得主齐聚香港科大!与顶尖科学家面对面的机会来了!
带来一场跨越学科的思想盛宴,线下 + 线上同步开放,邀你共赴科学之约!“科学的魅力,在于永远对未知保持好奇。”—— 三位诺奖得主邀你一起,跳出思维边界,感受科学最本真的力量。石墨烯研究先驱,凭借对二维材料的突破性发现,改写了材料科学与纳米技术的未来。“大脑 GPS” 的发现者之一,揭示了人类空间定位的神经机制。,香港世界青年科学大会「我与科学家在一起」主题活动重磅来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集体观看直播地点:演讲厅B。4月14日(星期一)15:30-17:00。2025年4月14日(周一)15:30。
2025-04-10 22:30:49
35
转载 教授专栏157 | 张相如: 高效又环保新型消毒剂
致力于研究新消毒副产物在水和污水处理中的生成、检测、鉴定、毒理和去除,消毒副产物和微污染物的总体毒性评估和控治, 以及开发绿色新型的水和污水处理技术。团队的研究成果显示,2,6-二氯苯醌作为消毒剂可望应用于个人护理产品(如洗手液、清洁剂和肥皂)、油漆、纺织品、金属加工液、医疗工作服,以及家居、食品加工设备、手术仪器和公共场所的消毒等。由香港科技大学主理出品的【教授专栏】,汇集来自不同领域教授的学术成果、前沿论断及知识科普,用最新鲜的视角解读社会动态,以最前沿的角度解释科技奥秘。核校 | 柳松、许珺、吴倩。
2025-04-10 22:30:49
135
转载 活动报名|香港科大(广州)2025 INNOTECH创科嘉年华项目参展征集启动啦!
往届现场参会人数均超2000人,包括但不限于创投机构(国内外一流创投机构,广州市科创母基金、天使母基金下属基金,南沙区科创母基金下属基金,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相关合作基金等)、香港科技大学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相关合作企业、大湾区龙头企业、广州市国资龙头企业、南沙区优秀企业、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各界来宾。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师生的优秀科研成果及创业项目,优秀校友创业企业。速来报名,让你的科技梦想被世界看见!围观机器人的“更高、更快、更强”,
2025-04-09 20:31:16
76
转载 港科资讯|香港科大内地办(北京)走访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共探科创合作新机遇
大赛凭借香港科大雄厚的科创实力、丰富的科创资源和专业的赛事组织,已经成为科创赛事中的一个标杆。齐虎同志详细介绍了基金会 “一核双驱” 发展布局,即以青年人才为内核,以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为驱动,重点推进 “五个一” 实施路径 —— 青年科创联合体、公益专项基金、赛事孵化机制、人才培养计划及成果转化行动。2025年4月1日,香港科大内地办(北京)一行与清华校友总会共同走访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三方进行了深入了解,并围绕 “资源联动・创新赋能” 主题展开交流,共探科创合作机遇。齐虎(左2) ,袁剑雄(左3),
2025-04-09 20:31:16
98
转载 港科资讯|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本科招生线下宣讲活动-北京专场成功举办
此次活动旨在帮助广大高中同学和家长更好地了解香港科大学(广州)概况,同时深入解读香港科大(广州)2025 年本科招生最新政策。此次北京专场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北京地区的学生和家长搭建了一个了解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良好平台,增进了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香港科大内地办(北京)也将继续发挥自身桥梁作用,助力香港科大和香港科大(广州)拓展教育资源。宣讲会上,招生老师详细介绍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学校概况、学科优势、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 2025 年本科招生政策等内容。
2025-04-09 20:31:16
53
转载 活动报名|最高200万!广州南沙向你发出“最强求贤令”,快来香港科技大学一睹究竟!
广州南沙发起“青出于南”英才汇聚行动计划,帮助你们在南沙轻松游学、实习、就业、创业,希望你们能够走进南沙、了解南沙、爱上南沙,在成就自身的同时,带着南沙走向成功,与南沙一起图南筑梦。,从游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勇创未来、逐梦青春的南沙舞台。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向新引进落户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分别给予。对来南沙游玩研学、面试、刚入职的大学生,分别提供。南沙游学、就业、住宿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南沙创业的优势以及政策支持。
2025-04-08 20:25:38
61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获科兴公益基金会捐款逾千万港元,开展“科兴学人计划“
双方将共同设立为期三年的「科兴学人计划」,将资助13位香港科大生命科学学部的年轻学者,每位获选者将获得每年港币30万元的资助,旨在支持他们发展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研究,促进跨学科协作。“青出于南”计划将包括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从游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勇创未来、逐梦青春的南沙舞台。香港科大推出全新数码人文项目:「李永刚日记数码化:历史的碎片,文化的拼图」。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2025-04-08 20:25:38
652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获科兴公益基金会捐款逾千万港元,开展“科兴学人计划“
双方将共同设立为期三年的「科兴学人计划」,将资助13位香港科大生命科学学部的年轻学者,每位获选者将获得每年港币30万元的资助,旨在支持他们发展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研究,促进跨学科协作。“青出于南”计划将包括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从游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勇创未来、逐梦青春的南沙舞台。香港科大推出全新数码人文项目:「李永刚日记数码化:历史的碎片,文化的拼图」。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2025-04-08 20:25:38
566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获科兴公益基金会捐款逾千万港元,开展“科兴学人计划“
双方将共同设立为期三年的「科兴学人计划」,将资助13位香港科大生命科学学部的年轻学者,每位获选者将获得每年港币30万元的资助,旨在支持他们发展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研究,促进跨学科协作。“青出于南”计划将包括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从游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勇创未来、逐梦青春的南沙舞台。香港科大推出全新数码人文项目:「李永刚日记数码化:历史的碎片,文化的拼图」。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2025-04-08 20:25:38
679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获科兴公益基金会捐款逾千万港元,开展“科兴学人计划“
双方将共同设立为期三年的「科兴学人计划」,将资助13位香港科大生命科学学部的年轻学者,每位获选者将获得每年港币30万元的资助,旨在支持他们发展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研究,促进跨学科协作。“青出于南”计划将包括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从游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勇创未来、逐梦青春的南沙舞台。香港科大推出全新数码人文项目:「李永刚日记数码化:历史的碎片,文化的拼图」。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2025-04-08 20:25:38
674
原创 港科夜闻 | 香港科大获科兴公益基金会捐款逾千万港元,开展“科兴学人计划“
双方将共同设立为期三年的「科兴学人计划」,将资助13位香港科大生命科学学部的年轻学者,每位获选者将获得每年港币30万元的资助,旨在支持他们发展在生命科学、生物医学及生物科技等领域的先进研究,促进跨学科协作。“青出于南”计划将包括英才启梦、英才寻梦、英才筑梦、英才追梦、英才圆梦五大行动,从游学、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推出具体举措,努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起勇创未来、逐梦青春的南沙舞台。香港科大推出全新数码人文项目:「李永刚日记数码化:历史的碎片,文化的拼图」。建立新视野 开启新思维。点击此处查看详细资讯)
2025-04-08 20:25:38
846
转载 港科大DeepTech 09|Video Crafter:集个性化文本到视频生成和编辑于一体的工具
该专栏旨在搭建一个平台,让公众能够更好地了解香港科技大学在深科技领域的卓越贡献,并激发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和参与,我们期待与您共同探索科技的无限可能,共创美好未来。技术成熟度(Technology Readiness Level,TRL)是一个用来评估技术方案从概念阶段到实际应用阶段的成熟程度和风险水平的系统方法,通常分为九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了技术方案发展的不同阶段。高质量视频生成的基础模型,支持一系列控件,包括文本、图像、动态、角色和风格,为用户提供高度灵活的工具来生成创新内容。
2025-04-04 20:00:43
39
转载 港科资讯|香港科大举办业界交流日,展示多项医疗创新项目
在出席活动致辞时表示,AI正在重塑整个医疗版图,它在疾病治疗和预防方面的革新潜力令人振奋,正如现场展示的,AI已在医学影像、病理信号分析和精准诊断领域建立完整体系,不仅能筛选无数药物候选方案,更能为慢性病管理带来创新方法。示现行玻璃体注射需在距角膜缘3-5mm处进针,必须精准避开晶状体与视网膜,操作误差容许范围较窄,而新技术利用特定低频波段,将眼表药物直接推送至眼底,并刺激细胞加快吸收,不但安全性较高并适用于所有需眼内注射治疗的视网膜病变,如糖尿病黄斑水肿、视网膜静脉阻塞等。,分别在会上进行了主题演讲。
2025-04-03 20:01:05
54
转载 教授专栏156 | 邵启明: 突破性低温存内计算方案,推进人工智能与量子运算结合
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能在极低温环境下运行的新型计算方案,克服了人工智能代理与量子处理器之间的延迟问题,并提升效能,推动了量子运算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由香港科技大学主理出品的【教授专栏】,汇集来自不同领域教授的学术成果、前沿论断及知识科普,用最新鲜的视角解读社会动态,以最前沿的角度解释科技奥秘。因此,为解决装置之间距离所带来的延迟,由邵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崭新的低温存内计算方案,使人工智能加速器可在量子处理器的数十厘米范围内操作(见图1b)。然而,量子运算在操作环境及硬件上有一定需求,一直是个重大挑战。
2025-04-03 20:01:05
87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