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如文学之筋骨,琴乃乐中之天籁

原创声明:本文为泓厓子兮原创古琴美文,欢迎转载,转载请说明来自泓厓子兮官网  http://www.hongyazixi.com  或微信公众 服务号: 泓厓子兮 / hongyazixi

诗如文学之筋骨,琴乃乐中之天籁

作者:泓厓子兮 日期:2018年5月17日




      谈起“诗”人们无不想到中国最早的一本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大多记录了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如爱情故事、如农业生产等等。其中也不乏反映阶级现状的祭祖与宴会,其涉及内容广泛,涵盖着巨大的社会精神,因此司马迁才会在《史记》中记载:“《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诗”就如中国古代文学中涵养非凡,不吐赘言的圣贤一般,韵律似山川流水,又似飞鸟落霞,“诗”在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上,将艺术的表现与人文情感的融入达到了顶峰。



     若说“诗”如文学之筋骨,日日锻造或可得其法门,那么琴乃乐器中的天籁。古琴音色缥缈多变,技法繁琐富有张力,李白《听蜀僧濬弹琴》中:“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将绮丽的自然山水,通过万壑松林在琴音下的阵阵洗涤,让“我”在这山水之间琴声之中或遨游,或冥想,甚至在琴音消散之后,还久久无法忘怀。


     古琴至今有三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关于古琴的琴谱、传说故事、琴艺、琴家等等自然是数不胜数。然而你想要在 21 世纪学西洋乐器无不难在钱包;学习古筝是难在自身;而学古琴不仅难找老师,难找好琴,更是难学成才!


    古琴被称为“君子之器”“四艺之首”,在古代只要是名门君子,必然会抚琴。琴是流动的壮丽山河,是抒发琴家内心情感的利器。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因不喜官场污浊与黑暗,于是在当时的山阳县(今修武一带)竹林中,恣意喝酒、终日抚琴纵歌,其所居之处长满山竹故有“竹林七贤”之雅称。七贤中有一人名嵇康,崇尚老庄思想且善抚琴,在将赴死之时用一曲《广陵散》令三千太学生哀恸不已,世上也有了“广陵绝响”之称。于嵇康手中成为绝响的大概不仅仅是一首琴曲,更是“竹林七贤”对待人生的态度,与当时的政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但若跳出两者之间,就自然无法解释琴在乐器中的地位与其奏响时的妙处了。

     
    现存的中国十大古琴曲中属《流水》、《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这三首琴曲被我们所熟知,其中的《阳关三叠》还出现在人教版的音乐书上供孩子们聆听,学习。而《流水》一曲则出自我们耳熟能详的“高山流水,难觅知音”的故事。

     琴不论是在音乐艺术中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更是在美学思想中居于独特的地位。《礼记·乐记》一书中概述了先秦有关音乐艺术的理念,琴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深化了其在音乐美学中的地位,同样的也不可避免的被儒学思想所浸染,而衍生出更加丰富的内涵。

     古人抚琴“以琴传声,如镜临物然”琴成为一种以外化之物衬托内含之意的媒介,既讲究“形”又强调“神”(情趣),“形神兼备”考验的是古琴、是琴谱、更是抚琴弄弦之人。“不事王侯不种田,日高犹自抱琴眠”这般洒脱淡泊之趣,所抱的不是琴又怎会有情呢?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