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ible自动化最佳实践指南
1. 区分不同环境类型
在大多数业务场景中,需要根据类型划分技术环境,常见的有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开发环境用于测试和开发工作,生产环境则运行稳定的测试代码。理想情况下,这两个环境应使用相同的Ansible剧本,因为如果能在开发环境成功部署和测试应用,那么在生产环境也应能以相同方式部署并正常运行。然而,两个环境之间存在诸多差异,如主机名、参数、负载均衡器名称、端口号等。
为了区分不同环境,应遵循以下最佳实践:
- 重用剧本 :对于运行相同代码的所有环境,尽量重用相同的剧本。例如,在开发环境部署的Web应用,其剧本应能在生产环境以及其他需要部署的环境中正常工作。这样不仅能测试应用部署和代码,还能测试Ansible剧本和角色。
- 分离库存 :每个环境的库存应保存在单独的目录树中,但所有角色、剧本、插件和模块(如果使用)应位于相同的目录结构中。
- 分开认证 :不同环境通常需要不同的认证凭据,为了安全和避免剧本在错误环境中意外运行,应将这些凭据分开保存。
- 版本控制 :将剧本纳入版本控制系统,就像管理代码一样。这样可以跟踪随时间的变化,并确保每个人都使用相同版本的自动化代码。
2. 定义组和主机变量的正确方法
在处理组和主机变量时,可以使用基于目录的方法进行拆分。但需要注意变量优先级:
- 主机变量优先 :主机变量的优先级始终高于组变量,可以用主机变量覆盖任何组变量。但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