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开发习惯 第一篇

日本的开发习惯 第一篇
 
在国内做对日开发的时候对于日本的开发习惯
还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觉得日本人做事比较
细心,有些我们认为没有必要的资料都要花那
么多精力和时间去做,很不理解。
 
我记得有一个项目日方要求用两个星期做人员
的业务说明和项目开发进度计划书之类的文档。
这个项目不算大,大概是 15 人左右,我觉得没有
必要花两周时间去做那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还不
如省下这时间开始开发,让开发担当尽快上手。
所以,在进度报告的时候我说是在按计划做业务
说明,但实际上已经开始编代码。因为按我们
的习惯这属于 " 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 ,而且在
对日开发中也是很普遍的现象,见多不怪了。
项目进行的也比较顺利,没什么太多的波折。
项目是提前一周结束的(当然给日方的报告还
是按计划进行)。当时觉得自己的决定还挺英明,
幸亏开始的早,要不还不一定来的急呢。这个
项目过去就过去了,我当时也没有想太多。
 
做过对日项目的人可能有这么一种感受,就是
在学校里学的工程方法论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因为项目的开发模式几乎就是固定的流程,和
工厂里的流水线没有什么太多差别。我们可以
调整的余地并不是很多。对于有想法的人或想
把理论运用到实际的人来讲这多少有点让人郁闷。
 
在日本工作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不得不开始重
新思考上面的问题。我在日本参与的很多项目
都是非常庞大的一个工程。比如拿现在的这个
项目吧,开发了大概快 3 年了。前前后后参与过
的人有上千人之多,参与开发的公司有数十家,
如果,没有一个很成熟的工程理论,是很难想象的。
如何尽量降低各个环节的 Bug 率是首先要考虑的。
因为这直接影响到开发成本和周期。日本人好像
把制造汽车里的成功管理经验拿到软件开发里来了。
他们就是把软件当成汽车来做,连部门名字都
懒得改。制造,测试,支援部门一应俱全。
好好想一想的话,好像是和做汽车没什么区别。
用一个 java 构架的 web 应用程序来举例的话,
每个零件就是一个类 (class)
车架就是框架( FrameWork, 日方叫基盘),
引擎就是后台服务器 ( 我指的是 Tomcat,JBoss 之类
的后台软件 ) 。只要把这些东西有机结合在
一起就可以组成一个应用程序。和实现了自动化
流水线的制造不同的是程序大部分还是需要程序员
的手工制造,所以不良率要比制造高很多,质量
控制也难很多。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