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二、传统观念下好心没好报的时候往往委屈(因为期望别人的感恩戴德)
一、客观分析意图
背景:丁元英决定低价倾销格律诗音响
叶晓明强烈反对地说:“丁哥,乐圣待咱不薄,要套件说句话人家就给了,啥要求都满足,价格上还给优惠不少。咱这么干是不是有点恩将仇报,让圈里人戳脊梁骨?”
丁元英说:“乐圣与格律诗没有恩典基础,我也没看出来这是恩典,这只是买卖双方的一笔交易。即便是恩典,需要报恩的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还是交易。格律诗是公司,不是江湖道场,不经营恩典交易”。
这时候刘冰跳出来说:“那扶贫算什么?”
丁元英说:“不是算,就是你想干的一件事情。如果你的扶贫是恩典,是需要农民感恩戴德的,那你进错庙了,这不是民心工程,你也不需要谁的拥戴”。
个人理解:叶晓明、刘冰还是传统感恩戴德观念,对事物分析不到本质上。 乐圣本来就是挖坑呢,即便不挖坑,也是双方的一笔交易。
二、传统观念下好心没好报的时候往往委屈(因为期望别人的感恩戴德)
丁元英倾尽全力,利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给叶晓明他们解决生存和事业的问题,他们竟然面临危机,抛下丁元英纷纷抽股逃离:
- 欧阳雪心生委屈
- 但是丁元英没有,面对叶晓明他们的告别,他只是淡淡地说:“个人的事情,的确需要个人拿主意”。面对好心没好报的时候,丁元英为什么没有心生委屈,就是因为他只是把王庙村扶贫看成自己想干的一件事情,他没有打算让叶晓明等三人报恩,更没有想过让王庙村的村民感恩戴德,这就是他不委屈的关键所在。
个人理解:类似查理·芒格先生说的——无论何时,如果你觉得有东西在摧毁你的生活,那个东西就是你自己。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是最削弱自己的利器。——因此最好不要老觉得自己是受害者。
三、合法与传统观念下的事实胜于雄辩的区别
只要是合法的竞争就是正当的竞争。
如果合法的竞争体现了不正当竞争,那不是竞争本身的问题,一定是法律的问题。
这个案子的法律关系并不复杂,复杂的是观念、角度、立场。我现在说不好,我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