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我复习和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过程

本文记录了作者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过程,包括了解阶段、复习阶段(狂想阶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春节放弃、焦急冲刺、押题阶段)、考试阶段,分享了个人的复习方法与心得,强调了做题、押题和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2015年花了点时间去考教师资格证, 从1月份开始报名, 到3月14日考试之间的过程. 这里觉得还是记录一下比较好.

首先, 按照时间分为几个阶段: 了解阶段, 复习阶段, 考前冲刺阶段, 考试阶段


1. 了解阶段

一是收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相关信息, 比如报考资格, 报名地点, 考试科目, 报名费用, 培训费用, 以及各个时间节点.

二是牢记时间节点去参加报名, 培训, 考试.


2. 复习阶段

这个也可以分几个阶段

1. 最初的狂想或者幻想阶段

我拿到两本书, 参加完培训之后, 就进入了自己复习的阶段了.  家里复习太吵, 然后我就去图书馆复习, 那里氛围比较好, 就是有一点, 经常没位子, 很多人还一个人占两个位子, 恶心人的很, 还脸皮特别厚, 让我感觉90后的学生道德素质真够差的.

至于说幻想阶段, 就是我其实已经十多年没参加过什么正式的考试了, 现在又要开始考试, 很难重现以前在学校时的考试复习状态了, 完全是自己在幻想. 因为毕竟没有老师来指导了, 前期的培训, 2天搞完, 老师念得唾沫横飞, 我提前买了个录音笔, 带到培训班, 录了下来, 实际上也没有派上什么用场.

首先, 幻想通过好的方法论来复习. 即采取分析教材的方式来复习, 就是采取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分析教材, 我是上升到这个教材是采用了什么方法论和怎么写的角度, 以及分析教材的编排模式的角度来复习的. 还做了很多笔记, 比如哲学思考, 总分法的章节编排, 概念的内涵以及外延等等, 我试图通过这些定式来分析每一个章节,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 除了锻炼了自己如何分析一本教材之外, 对我的考试复习, 帮助不大. 但是还是有一点收获的, 就是我对教材的编排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虽然我并没有对课本的良好记忆.

其次, 幻想通过理解的方式来记忆. 说来还是上面那种想靠分析教材的每个概念或者章节来理解, 最后达到记忆的效果. 最后考完了再回顾, 我觉得, 记忆就是记忆, 不存在什么理解不理解的问题, 不管你理解不理解, 如果你记住了, 那就记住了, 如果记不住, 那也完了. 在考场上完全想不起任何的一个字.

2.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阶段

这个就是, 自己的复习完全就是不在状态, 断断续续, 图书馆今天去, 明天不去的, 完全没有危机感.

比如, 今天在图书馆没占到位子, 明天就去都懒得去了. 再一个图书馆离家太远, 也是我不想去的理由. 然后感到, 如果你工作了之后, 就很难再找到一个清净的地方来让你安安静静的读书了.  在家里复习吧, 老人家一会喊你喝水, 一会喊你吃苹果, 一会看电视笑哈哈, 烦的要死. 很多时候, 看到有的人在文章中写到:"感谢我的家人对我考研的支持", 我对支持两个字,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什么叫支持?就是不用"我这是为你好"来拉你的后腿.

3. 春节完全放弃阶段

有钱没钱, 回家过年. 都回家过年了, 之后放下书本, 进入回家炫富和抢红包的阶段, 其他的什么也不想了.

4. 焦急冲刺阶段

考试是3月14日, 考试前2个星期, 人已经快处于疯狂状态了. 一个是很多东西没记住, 另一个是买回来的卷子还是干干净净的, 好多试卷没做完.

然后彻底进入了疯狂的状态了,  拼命做卷子, 一天做8套试卷(只做选择题和填空题), 做完对答案, 用红色的笔给自己打分, 有点自己给自己当阅卷老师的感觉.

两门课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都做完之后, 就稍微开始了做简答题和论述题, 当然是一个也不会, 然后就是抄答案和翻书对答案, 坑爹的是, 试卷的答案和书本上的答案, 有时候会有一点出入, 比如试卷上是3个小点, 但是书上列的是4个小点.

做了一段时间的卷子, 感觉到, 还是题海战术比纯看书有效, 我的分析是这样的, 做题是提取过程, 强迫你从记忆中输出, 这个时候, 你会强迫性的在看书的阶段去有意识的记忆你曾经看到的简答题, 纯看书的话, 现在已经达到看了半个小时瞌睡就来了的境界, 真是无语了.

5. 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押题阶段

离考试还有3天了, 还有很多简答题和论述题连答案都没抄一边, 这个时候, 我意识到, 就算所有的精力都用来抄简答题和论述题, 也不一定抄的完. 然后我赶紧转变策略, 转而进入押题状态. 就是1. 分析10套预测题的所有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2. 分析2010年到2014年的所有真题里的简答和论述, 3 进行统计分析. 4 按照出现频率大和培训时老师划的重点来选择几个大的方面来押题. 


3. 考试阶段

时间过的很快, 我开始押题的时候, 已经是考前1~2天的时间了, 时间根本不够用, 统计分析, 抄题目, 弄到考试前的一天晚上还在抄题目, 背题目, 3.14考<教育学>, 3.13晚上还在抄教育学的题目, 还好第二天看到卷子, 发现我基本上都押中了, 当然是押中了大方面, 有些小方面还没押中, 另外感觉这个教育学的试卷有点放水的感觉, 不是特别偏和特别怪, 中规中矩的, 而且难度偏容易.


选择和填空很快做完, 这个跟以前做的选择题比较多有关系, 基本上觉得没有不会的.


然后是简答和论述, 简答题基本上都押中了, 但是因为背诵和记忆的时间太少, 记得不是很熟, 所以答的不是特别爽. 论述题偏易, 就不多说了, 不管记住没记住, 只能捡几个我记住的名词往论述题里堆砌辞藻了. 至于是否答到得分点上, 已经不是我能够控制的事情了.


好吧, 教育学考完, 我提前30分钟交卷, 在它允许的提前时间交卷了, 不是我都会, 二是我不会, 所以坐在那里也没意思. 然后进入了教育心理学的押题状态, 所谓死之前还要磨磨自己的枪头呢, 我承认, 教育心理学的简答和论述也是采用前面的方法来押题的, 但是题目只是统计分析了大概地方面, 详细的题目还没有开始抄写和背诵, 也就是说3.14号考试的那一天, 我还没有开始背诵教育心理学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我都感觉我快死了. 并且死就在下午, 就在眼前了.


中午的时间, 都在抄题, 以抄代背, 实际上是自我安慰. 因为我发现抄题根本产生不了留有痕迹的记忆, 如果我非要给抄题给出一个可以产生记忆效果的次数, 那就是, 我觉得一个题目连续抄写20遍的话, 应该是能够记住的. 事实上, 我没有时间将我押的题目的每个题目都抄写20遍, 所有的题目我都只抄了1遍, 然后在考试开始之前1个小时就结束了抄写, 坐公交车赶到考点去考试. 又怕公交车堵车, 又怕没记住东西, 心情是想当的煎熬,  还好, 考前30分钟就到了考点, 然后拿出小抄, 默念几遍自己的押题, 只能听天由命了.


下午的考试果然是不顺利的, 开始入场了, 一个女生上午考试好好的, 不知道下午考试为啥监考老师要她的身份证, 她居然没有身份证, 开始在考室和监考老师叫唤, 艹, 我觉得种种不祥的预感袭来. 我不知道为啥她上午能考(别人没查出她没身份证吗?), 后来是找考务的人, 不知道是用什么证明了她的身份, 开始考试了.


选择题没问题, 不会的可以蒙, 填空题有好几个都不会, 只好空着, 简答题, 实际上我都押中了, 就是不记得, 当然, 还有几个题押中了, 中午没时间抄题, 我感觉已经处于濒死的状态了. 还好, 论述题特别简单, 几乎是放水, 感觉不需要标准答案, 随便你发挥的那种. 可能是因为湖南省这回的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最后一次, 老师放水吧.


我先做完了论述题, 然后简答题一个一个的去回忆, 回忆不起来, 只好乱写. 后来所有的题目都答完了, 等着提前交卷, 最后又提前交卷了, 终于可以离开这个该死的地方了.


3.26日出结果, 到时候再看, 自我感觉, 教育学能及格, 教育心理学够呛, 然后心里还有一点小幻想, 希望自己能过.


最后再小结一下自己一个人孤单的复习的经验和教训吧.


孤孤单单一个人, 没有人陪你, 没有人指导你, 没有人和你交流, 一切都只有靠自己.


我用过的方法, 1. 自己念重点, 录音, 然后上下班坐在公交车上听, 效果有一点, 但是不明显.

2. 做题做试卷, 这个对记忆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效果明显.

3. 押题, 即根据历史考题和预测题来押题, 我觉得也有一定的效果, 只要出题人不脱纲, 效果还是明显的. 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那个培训, 因为是长沙教育学院的老师做的培训, 我估计题目是他们出的, 虽然不一定是给我们培训的老师出题, 但是, 我还是比较相信他们. 最后自己押题, 觉得押中的满意度还是很高的, 就是自己没记住押的题的答案而已.

另外, 押题也是不得以而为之, 因为时间实在是没有多少了, 我白天要上班, 只有上下班时间和晚上可以看看书, 做做题, 最后押题实在是没办法.

4. 关于看书, 我是看得不够的, 我听了培训, 然后把重点都画了线, 但是看书看得少, 最后押题让我感觉到, 老师还是讲了不少重点的. 

这回的两本书, 是指定的考试用书, 所以我觉得自己还是看得太少了. 


当然, 那两本考试用的预测试卷, 我觉得也还是有点用的.


所以, 我觉得, 还是要多看书, 多做题来考验记忆, 并结合历年考题的分析来押题(主要是那些需要死记硬背的题目).


------------------------------------

2015-4-29 补记, 后来我的《教育学》考了70分,《教育心理学》考了63分。

本软件根据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中小学信息技术阶段考试计划要求设计,具有自动出题自动评分功能。包含单机版网络版两种应用形式,每种应用形式又包括初中小学两个考试模块。 本软件由梁远海老师开发制作。 有何问题或建议请发电子邮件到:nplyh@163.com。 --------------------------------------------- 试题说明: 在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延平区信息技术学会组织下,延平区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合作为本次考试建立了试题库,在此向所有出题教师表示感谢! 本次考试的10套题目正是从上述试题库中抽选并有所改编。 --------------------------------------------- 附件: 延平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阶段考试实施细则 各中小学: 为了进一步落实使用信息技术新教材以来的教学情况,培养中、小学生信息技术基本素养,根据延教(2009)183号《关于印发小学综合学科测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经教育局研究,决定2010年起在中、小学实行信息技术学科阶段考试。具体方案如下: 一、考试对象 区属学校六年级八年级的学生。 二、考试时间 初定为每年的五月份,小学与综合学科测评同步进行,中学与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同步进行。考试时间为每人15分钟。 三、考试范围 以福建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福建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三至八年级)》教材为准,共12册。其中,小学阶段考三至六年级教材,共八册;中学阶段考七至八年级教材,共三册。具体内容为: 中学部分 1.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信息处理工具 第四节 Windows 系统的基本操作 第五节 管理计算机文件 第三单元 漫游因特网 第一节 上网浏览信息 第二节 上网查找资料 第三节 保存网上的信息 第四节 网络信息交流 2.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文字处理及其应用 第一节 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 第二节 Word高级编辑技巧 第二单元 Excel 数据表处理 第一节 认识Excel数据表 第二节 编辑Excel数据表 第三节 数据的自动填充与公式运算 第四节 函数运算 第五节 设置单元格 第六节 修饰单元格 第七节 数据的排序筛选 第八节 统计图表的建立与修改 3.八年级上册:(用Microsoft Photo Editor 软件) 第一单元 平面素材加工与集成 第一节 图像的获取 第二节 图像的简单处理 第三节 图像的特效处理 第四节 简单平面设计 小学部分 1.理论考试内容:第一册全册;第二册全册;第六册1-3课;第八册9-12课。 2.实践考试内容:第三册1-4课;第四册1-8课;第五册1-7课;第七册9-15课。 四、考试方式 采用"无纸化考试"方式,考生从五份试卷中抽取一份,在计算机上操作完成考试答题。成绩由监考教师评定,分合格与不合格。 五、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考试工作由延平区教育局领导,基教股督促检查,具体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组织管理、指导各校实施全区统一命题考试。 2、由各校备好电脑,指定负责人组织考试工作。 3、加强各校考试的建设,严格考试管理,抓好考风考纪。 六、测试模拟题 由教师进修学校负责编写测试模拟题,并将测试模拟题提供给各校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学生们上机操作练习,练习过程中发现试题存在问题,请及时与教师进修学校王增贵老师联系,电话:6112913或13859470068,修改后的练习题以文档方式发至wzg_715898@163.com邮箱。 南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二〇一〇年二月二十四日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