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ang 基础】Go 语言的程序结构

Go 语言的项目结构

   一般,一个 Go 项目在 GOPATH 下,会有如下三个目录

.        
├── bin   // 存放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
├── pkg   // 存放编译后的包文件
└── src   // 存放项目源文件

一般情况下,bin 和 pkg 目录可以不创建,go 命令会自动构建(如 go install),只需要创建 src 目录即可。

Go 程序的一般结构

// 当前程序的包名
package main

// 导入其他包
import "fmt"

// 常量的声明
const _PI float64 = 3.14

// 全局变量声明
var title string = "Go 语言学习笔记"

// 一般类型声明
type newType int

// 结构声明
type Student struct{
	
}

// 接口的声明
type ILearn interface{
	
}

// 由 main 作为程序入口的启动点
func main(){
	fmt.Println("Hello Golang")
}

  • Go 程序是通过 package来组织的(与 python 类似),package是 最基本的分发单位 和 工程管理中依赖关系的体现;
  • 每个 Go 语言源代码文件开头必须拥有一个 pakcage声明,表示源码文件所属代码包。默认情况下,除 mainpackage包外,其他的包名对应文件夹名称;
  • 要生成 Go 语言的可执行程序,必须有 mainpackage包,且必须在该包下面有 main()函数;
  • 同一个路径下只能存在一个 package,一个 package可以拆分成多个源文件
  • 通过 import关键字来导入其他非 main包;
  • 通过 const关键字来定义常量;
  • 通过在函数体外部使用 var关键字定义全局变量;
  • 通过 type关键字来进行结构(struct)或接口(interface)的声明;
  • 通过 func关键字来声明函数;

Go 语言中 import 详解

  • import语句可以导入源代码文件中所依赖的 package包,导入包后可以使用 <PackageName>.<FuncName>对包中的函数进行调用;

  • 如果导入包之后未调用其中的函数或类型将会报编译错误;

  • import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式:

    • 单行导入
      package main
      
      import "fmt"
      import "os"
      import "time"
      import "io"
    
    • 多行导入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os"
      "time"
      "io"
    )
    
    
  • 如果一个 main包导入其他包,包将被顺序导入;

  • 如果导入的包依赖其他包(如:包B),会首先导入包B,然后初始化包B中的常量和变量,最后如果包B中有init函数,将会自动执行 init函数;

  • 所有包导入完成后才会对 main中变量和常量进行初始化,然后执行 maininit函数(如果存在),最后才会执行 main函数;

  • 如果一个包被导入多次,则该包只会被导入一次;

在使用 import导入 package包时,可以为其设置别名:

  • 自定义别名:
package main

import io "fmt"

func main(){
	io.Println("Hello Golang")
}
package main

import (
	io "fmt"
)

func main(){
	io.Println("Hello Golang")
}
  • 点(.)标识的导入包后,调用该包中的函数时,可以省略报名前缀名称(不建议使用)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func main(){
	Println("Hello Golang")
}
  • 下划线(_)标识符导入包时,并不是导入整个包,而是执行该包中的 init函数,因此无法通过包名来调用包中的其他函或属性。使用下划线(_)操作通常是未来注册包里的引擎,外部可以方便的使用

以上三点不可以同时使用。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分布式缓存是一种将数据缓存在多台服务器中,以提供高性能和可伸缩性的技术。其原理是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之间添加一个缓存层,存储经常被访问的数据,以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频率。通过将缓存数据存储在多台服务器上,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负载均衡,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用性。 分布式缓存的架构主要由以下组件构成: 1. 客户端应用:请求数据的应用程序。 2. 缓存层:存储数据的服务器集群,接收并缓存客户端的请求。 3. 数据源:提供原始数据的数据库或其他数据存储系统。 4. 分布式缓存协议:用于客户端和缓存层之间进行通信的协议,如Memcached协议或Redis协议。 在实现分布式缓存中,可以使用Go语言来开发缓存层服务器。Go语言具有高效的并发性和网络编程能力,适合构建分布式系统。 使用Go语言实现分布式缓存的步骤如下: 1. 设计缓存数据结构:确定缓存存储的数据结构和数据访问方法。 2. 实现缓存服务器:使用Go语言编写缓存服务器代码,包括处理客户端请求、缓存数据的读写等功能。 3. 集群管理:实现监控和管理分布式缓存服务器,包括节点的添加和删除、负载均衡等功能。 4. 客户端接口:为客户端应用提供访问分布式缓存的接口,使其能够通过缓存层访问数据。 使用Go语言实现分布式缓存可以借助一些开源框架和库,如memcached、GoCache等,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工具,简化了分布式缓存的开发和管理。 总之,分布式缓存通过在多台服务器上缓存数据,提供了高性能和可伸缩性,其原理是将缓存层插入应用服务器和数据源之间,通过共享和负载均衡来提高系统的性能。Go语言作为一种高效的编程语言,对于实现分布式缓存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