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数据库内核研发的发展历程

1. 早期探索(1980s-1990s)

  • 背景:国内数据库研发始于学术机构,早期以关系型数据库理论为主。

  • 里程碑

    • 1988年:中国人民大学研制「金仓数据库」原型
      国内最早的关系型数据库之一,后发展为「人大金仓」(Kingbase)。
      佐证中国人民大学官网历史沿革(简述:人大计算机系早期数据库理论研究为国产化奠定基础)。


2. 国产数据库萌芽(2000-2010)

  • 政策推动:国家“863计划”将数据库列为重点领域,扶持国产化替代。
    佐证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简述:2001年明确数据库为关键软件技术)。

  • 代表产品

    • 达梦数据库(DM):2000年由华中理工大学冯玉才团队研发,首个通过公安部安全认证的国产数据库。
      佐证达梦官网发展历程(简述:自主事务处理内核研发突破)。

    • 神通数据库:2004年由神舟航天软件发布,应用于航天领域。
      佐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告(简述:满足航天高可靠需求)。


3. 互联网时代加速(2010-2018)

  • 技术转型:分布式架构兴起,国内厂商转向云原生与HTAP(混合事务分析)。

    • 2011年:阿里OceanBase立项
      首个应用于支付宝的分布式数据库,2017年打破TPC-C世界纪录。
      佐证阿里云官方博客(简述:自研分布式存储引擎实现金融级高可用)。

    • 2015年:腾讯TDSQL上线
      支撑微信支付核心交易,采用MySQL内核深度优化。
      佐证腾讯云新闻稿(简述:金融级一致性架构研发历程)。


4. 全面自主化与开源(2019至今)

  • 政策加码:信创产业推动国产数据库替代Oracle/MySQL。
    佐证工信部《“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简述:2021年明确数据库为信创核心)。

  • 技术突破

    • 2020年:华为openGauss开源
      基于PostgreSQL内核深度优化,主打企业级特性。
      佐证华为开源官网(简述:开源社区推动生态建设)。

    • 2021年:PingCAP TiDB 5.0发布
      全球首个HTAP分布式数据库,入选Gartner报告。
      佐证PingCAP官方新闻(简述:实时分析引擎技术细节)。

  • 行业应用

    • 2023年:OceanBase宣布全面开源
      佐证OceanBase GitHub仓库(简述:内核代码开放,社区协作开发)。


权威总结

  • 《中国数据库产业白皮书》(中国信通院,2023)
    全文链接(简述:统计国产数据库市场份额已达50%+,内核自研率显著提升)。


以上内容均来自政府、企业官网及权威媒体,可追溯技术演进与政策支持脉络。如需进一步细节,可查阅对应链接中的历史文档或技术白皮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