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ctor.end()指向的是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所以访问最后一个元素的正确操作为:vector.end() - 1;

本文详细介绍了数组与vector的主要区别,强调了vector作为动态分配内存的优势,并提供了vector排序、迭代、使用front和back函数等操作的具体示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数组跟vector的区别在于:数组是静态分配空间,一旦分配了空间的大小,就不可以再改变了,例如,int a[6];而vector是动态分配内存,随着元素的不断插入,它会按照自身的一套机制不断扩充自身的容量, vector容器的容量增长是按照容器现在容量的一倍进行增长。 先复制2倍的vector空间,再删除原来1倍的vector空间。空间复杂度增大。


..........向量排序.........................................

vector<int>& v1;

sort(v1.begin(), v1.end());

..........一维向量迭代........................................


for (auto it = something.begin(); it != something.end(); it++) {   

 // todo

}

..........二维向量迭代........................................


    Solution* so=new Solution();
    vector<vector<int>> resVV=so->fourSum(vA,target);
    if(resVV.size() != 0) {
        cout<<"找到了 fourSum(vA,target)=" <<endl;
        for(vector<vector<int>>::iterator iter=resVV.begin(); iter!=resVV.end(); ++iter) {
            for(vector<int>::iterator iter2=iter->begin(); iter2!=iter->end()  ; ++iter2)
                cout<<*iter2<<",";
            cout<<endl;
        }
    } else {
        cout<<"未找到" <<endl;
    }







。。。。。。。。 
front函数:
函数原型:
reference front();
const_reference front();
功能:
返回当前vector容器中 起始元素的引用
 
back函数:
函数原型:
reference back();
const_reference back();
功能:

返回当前vector容器中末尾元素的引用


 
begin函数:
函数原型:
iterator begin();
const_iterator begin();
功能:
返回一个当前vector容器中起始元素的迭代器
 
end函数:
函数原型:
iterator end();
const_iterator end();
功能:
返回一个当前vector容器中末尾元素的迭代器

 

因为STL中的begin和end定义的是一个半开放区间“[begin, end)”,end是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位置。这样做有两个好处:1,判断是否到尾部简单只要!=end就行了,<运算在STL中是要避免的,因为计算量可能会比较大。2,判断空区间很简单begin()==end()要取最后一个元素的话用last()方法。


实例: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vector<char> v1;
 vector<char>::iterator iter1;
 vector<char>::iterator iter2;
 v1.push_back('m');
 v1.push_back('n');
 v1.push_back('o');
 v1.push_back('p');
 
 cout << "v1.front() = " << v1.front() << endl;
 cout << "v1.back() = " << v1.back() << endl;
 
 iter1 = v1.begin();
 cout << "* ( v1.begin() )= " << *iter1 << endl;
 iter2 = v1.end()-1;    //注意v1.end()指向的是 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位置,所以访问最后一个元素的正确操作为:v1.end() - 1;
 cout << "* ( v1.end()-1 )= " << *iter2 << endl;
 return 0;
}
输出结果:
v1.front() = m
v1.back() = p
* ( v1.begin() ) =m

* ( v1.end()-1 )=p


### 关于 `vector::end()` 的行为 在 C++ 中,`std::vector` 提供了成员函数 `end()` 来返回一个迭代器,该迭代器指向容器中最后一个元素之后的位置[^1]。需要注意的是,这个位置并不对应任何实际存在的元素,而是一个逻辑上的“终点”。因此,直接解引用 `end()` 是未定义的行为。 如果需要访问向量中的最后一个元素,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使用 `vector::back()` 方法来直接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或者通过 `vector::end() - 1` 访问最后一个元素,前提是向量非空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下面展示了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如何安全地操作最后的元素: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ec = {1, 2, 3}; if (!vec.empty()) { int lastElement = *(vec.end() - 1); // 安全地获取最后一个元素 std::cout << "Last element is: " << lastElement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Vector is empty." << std::endl; } return 0;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当向量非空时,利用 `(vec.end() - 1)` 获取并打印最后一个元素的方法。 对于查找特定元素的需求,可以借助 `<algorithm>` 头文件中的 `std::find` 函数完成这一任务[^2]。例如: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include <algorithm> int main() { std::vector<int> vec = {1, 2, 3}; auto it = std::find(vec.begin(), vec.end(), 2); if (it != vec.end()) { std::cout << "Found: " << *it << std::endl; } else { std::cout << "Not found!" << std::endl; } return 0; } ``` 此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 `std::find` 查找向量内的某个具体数值,并判断其是否存在。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