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上一篇中介绍了QNAP使用Container Station运行docker的基本流程:https://blog.csdn.net/i826056899/article/details/145163348
当试着用这个流程安装qBittorrent时,会遇到很多问题,是因为hellow-world的示例很简单,没有涉及到端口映射,卷映射等功能,当然还有qBittorrent本身独特的坑。
本篇重点介绍运行一个qBittorrent容器的方法。
1. 运行Container Station
访问QNAP后台,并运行Container Station。Container Station的安装及使用参考我们上一篇博客。成功运行后如图所示:
2. 添加镜像
添加镜像有多种方法,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从仓库直接下载,另一类是从本地导入。其中从仓库直接下载又可根据不同的仓库地址分为不同的方法,我们主要介绍使用默认仓库下载,即直接使用Docker Hub下载。对于使用Docker Hub有网络问题的小伙伴可自行研究其他方法。
查看存储库可点击这里,搜索时默认使用Docker Hub及Canonical镜像服务器中的镜像:
2.1 搜索并部署qBittorrent
点击右上角浏览,在弹出的搜索框中输入qbittorrent,开始搜索。我们选择linuxserver/qbittorrent,因为这个用户最多最常用。点击部署即可。
注意:如果你不是第一次使用这个镜像,或之前已经导入了,则在本地设备中可以看到这个镜像,直接使用即可。
2.2 部署qBittorent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版本,这里选择默认的latest,进入下一步
这里名称随便填写,不要重复即可。重启策略可根据需要填写,这里使用默认。
对于网络设置,8080是默认的webui访问端口,如果你已经用过了8080端口,为了避免冲突,主机的端口应该选个其他的设置比如8999,然后容器端口依然选择8080。6881是qbittorrent默认端口,但是这个端口通常被ISP封禁,最简单的方法是修改主机端口映射,这样其他地方可以不用修改。如下图,记得一定要点击高级设置。
高级设置中与qBittorrent息息相关的有两个,网络及存储。点进网络如下图,其中大部分参数都是我们上一步填写的内容(如果这里主机端口没自动出现,需要手动按照上一步的内容重新填写一下)。
注意这里的网络模式,默认使用NAT模式,也就是说docker内会再使用 一个子网,也可以使用自定义,比如Host模式或者Bridge桥接模式,Host模式下docker直接使用Host的网络,桥接模式下会使用与Host同网段的其他IP地址。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这里依然使用默认的NAT模式。
2.3 存储设置
存储设置非常重要,所以单独分一章节。
/config模式用于存储一些配置,占用空间不大,可以直接采用默认地址。
我们通常更关心的是downloads目录,因为我们可能下载大量的内容,默认的卷可能不够大,或者我们就是希望存储到指定的位置。此时需要点击“添加卷”右侧的下拉三角。选择绑定装载机主机路径。
点击右侧的文件夹符号,就可以直接选择QNAP上的文件夹,选择完成后,容器目录填写/downloads。即为qBittorrent默认的下载位置。
当然这里也可以直接使用添加卷或者从容器添加卷,只不过这两个大部分情况下不满足我们的需求。
点击应用即可完成部署。
3. qBittorrent设置
部署成功后,点击容器,查看当前容器运行状态是否为正在运行。对于使用NAT网络类型的用户,看到的IP地址可能如下图所示。
此时访问QNAP的ip地址+端口号即可,比如192.168.50.6:8999
对于使用Host或者桥接模式的用户, 可使用上面IP处的ip地址+8080访问,比如192.168.50.123:8080。
webUI的的用户名密码可查看日志信息,里面有用户名及临时密码
使用用户名及临时密码登录后,先修改密码,否则每次重启都会改变。
依次点击工具-选项-webui,修改密码
现在可以去尝试添加种子文件开始下载了。
对于使用NAT网络模式,但是访问IP:PORT后提示unauthorized的情况,通常是由于qbittorent设置导致,可参考我们这篇文章解决:qBittorent访问webui时提示unauthorized解决方法-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