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复用是现代芯片设计的基石,但这条路上的坑比你想象的多。
选型:婚姻市场般的挑三拣四
说到IP选型,简直像相亲一样,看上去各有各的好,但住一起才知道脾气合不合。
选择合适的软核单元需要考虑几个关键因素:
首先是文档质量。好的文档就像一本详细的说明书,从功能到接口定义、时序、配置和综合方法都讲得清清楚楚。
其次是验证环境的完善度。一个好的IP包含丰富的测试模型和监控器,能帮你省下大把调试时间。记得有次用了一个所谓"成熟"的以太网核,结果发现它只测了基本功能,一遇到复杂协议就出问题,害得我们项目延期一个月。
最后是设计本身的健壮性。这点最难评估,但也最重要。再好的IP如果没有经过硅验证(就是已经做成实际芯片并验证过),都不算真正可靠。
"纸面上的设计都是美好的,硅片上的bug才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