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1131)
  • 收藏
  • 关注

原创 拿高薪的螺丝钉更容易被优化?

在芯片行业,高薪往往意味着高成本。一个资深的芯片验证工程师,年薪可能是刚毕业新人的两三倍。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裁掉一个高薪员工,省下的钱能养活好几个新人。朋友是做芯片设计的,一个月能拿到四万多。但最近他总是心神不宁,说公司又开始新一轮的"人员优化"了。我当时就觉得奇怪,你工资这么高,技术也过硬,怎么还担心被裁?就是因为工资高,所以更危险啊。

2025-08-27 21:05:41 21

原创 芯片工程师为什么都成了“邮件强迫症“?

大家发邮件前都有个习惯,就是自己先读一遍。不是那种匆匆扫一眼,而是认认真真地从头到尾读一遍,像检查代码一样仔细。

2025-08-27 12:27:18 113

原创 你适合芯片工程师这个岗位么

比如说,有些人做事喜欢追求完美,注重细节,这样的人可能更适合做芯片设计或者验证工作。反过来也一样,如果一个内向的人去做需要大量沟通的芯片市场推广工作,或者一个慢性子的人去做需要快速响应的技术支持工作,都会感觉很别扭。,做事喜欢快节奏,但验证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致,每天重复的测试让他感觉像在煎熬。问题是,当一个行业变得很热门的时候,很多人就会不假思索地往里冲,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特质是否匹配。当我们选择一份工作的时候,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的光鲜,却忽略了工作本身的性质是否与自己的内在特质相符。

2025-08-26 20:54:44 177

原创 这家小公司让英伟达GPU跑出了38倍速度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公司跳出来说自己"超越了英伟达"。这次轮到了一家叫DataPelago的加州创业公司,他们声称用软件让英伟达的GPU跑得比英伟达自己的软件快38倍。听起来像是在吹牛?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

2025-08-26 07:31:06 156

原创 芯片验证经理不用再做模块验证?

朋友刚升职做芯片验证经理,抱怨说每天忙得要死,既要管团队,又要亲自下场写验证用例。验证经理不做验证,那叫什么验证经理?验证经理到底在干什么。

2025-08-25 18:40:15 256

原创 为什么在芯片公司“当众拍桌子“是职场大忌?

在芯片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技术评审会、项目汇报会这些场合,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决策。明明A方案在功耗和面积上都更优,但领导偏偏选择了B方案。朋友刚从一家知名芯片设计公司跳槽出来。问起原因,他苦笑着说:"就是太年轻气盛,在一次跨部门会议上直接质疑了技术总监的方案。很多工程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当场指出问题。毕竟,我们从学校出来就被教育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会议室不是实验室,公开场合的质疑往往会让对方感到难堪。

2025-08-25 13:02:19 307

原创 为什么在芯片公司“当众拍桌子“是职场大忌?

在芯片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技术评审会、项目汇报会这些场合,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决策。明明A方案在功耗和面积上都更优,但领导偏偏选择了B方案。朋友刚从一家知名芯片设计公司跳槽出来。问起原因,他苦笑着说:"就是太年轻气盛,在一次跨部门会议上直接质疑了技术总监的方案。很多工程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当场指出问题。毕竟,我们从学校出来就被教育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会议室不是实验室,公开场合的质疑往往会让对方感到难堪。

2025-08-25 13:02:19 171

原创 为什么在芯片公司“当众拍桌子“是职场大忌?

在芯片公司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技术评审会、项目汇报会这些场合,经常会出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决策。明明A方案在功耗和面积上都更优,但领导偏偏选择了B方案。朋友刚从一家知名芯片设计公司跳槽出来。问起原因,他苦笑着说:"就是太年轻气盛,在一次跨部门会议上直接质疑了技术总监的方案。很多工程师的第一反应就是当场指出问题。毕竟,我们从学校出来就被教育要实事求是,有一说一。会议室不是实验室,公开场合的质疑往往会让对方感到难堪。

2025-08-25 13:02:19

原创 英特尔跌落神坛的启示

那时候走进任何一家电脑城,"Intel Inside"的贴纸到处都是,仿佛这就是性能和品质的保证。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供应链一断,再强的设计能力也发挥不出来。更要命的是AI时代的到来。英伟达从一个做游戏显卡的公司,摇身一变成了AI芯片的霸主,股价涨了几十倍。还有一些AI芯片公司,股价被炒得火热,大家都觉得这是中国在AI芯片领域的希望。是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是适应变化的组织能力。苹果的A系列芯片,高通的骁龙处理器,都是基于ARM架构,功耗低、集成度高,完美适应了移动设备的需求。

2025-08-25 07:30:36 104

原创 你天天刷短视频,怎么可能突然就成为芯片大佬?

但如果你想在芯片这个领域有所建树,你接触的应该是EDA工具的使用心得,是各种芯片厂商的技术白皮书,是最新的制程工艺进展。台积电3纳米工艺量产了,三星也在追赶,英特尔在搞什么新架构,这些信息不是从天而降的,需要你主动去接触。就像我那个朋友说的,他现在看到任何电子产品,第一反应不是好看不好看,而是想知道里面用的是什么芯片,功耗控制得怎么样,散热方案是怎么设计的。让自己真正浸泡在这个环境里,让这些专业的信息流进入你的大脑,改造你的认知结构。说白了,你接触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这是最朴素的道理。

2025-08-24 17:29:31 387

原创 马斯克:我的生活比电视剧还要“刺激“

最近,HBO热剧《硅谷》的主演库迈尔·南贾尼在播客里聊起了一段颇有意思的往事。这位47岁的演员兼喜剧人说,他曾经遇到过特斯拉CEO马斯克,而这位世界首富对他们的剧集评价可不怎么样。"他跟我说,我参加的那些派对比你们剧里演的酷多了。"南贾尼回忆起马斯克的原话,然后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当然了,你的派对肯定比我的更厉害啊。《硅谷》这部剧专门讽刺科技圈的各种怪象——那些自命不凡的"程序员兄弟"、荒唐的创业故事、还有风投圈的种种闹剧。观众看得哈哈大笑,觉得编剧把这帮科技精英的德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2025-08-24 14:32:31 384

原创 马斯克:我的生活比电视剧还要“刺激“

最近,HBO热剧《硅谷》的主演库迈尔·南贾尼在播客里聊起了一段颇有意思的往事。这位47岁的演员兼喜剧人说,他曾经遇到过特斯拉CEO马斯克,而这位世界首富对他们的剧集评价可不怎么样。"他跟我说,我参加的那些派对比你们剧里演的酷多了。"南贾尼回忆起马斯克的原话,然后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当然了,你的派对肯定比我的更厉害啊。《硅谷》这部剧专门讽刺科技圈的各种怪象——那些自命不凡的"程序员兄弟"、荒唐的创业故事、还有风投圈的种种闹剧。观众看得哈哈大笑,觉得编剧把这帮科技精英的德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2025-08-24 14:32:31 305

原创 马斯克:我的生活比电视剧还要“刺激“

最近,HBO热剧《硅谷》的主演库迈尔·南贾尼在播客里聊起了一段颇有意思的往事。这位47岁的演员兼喜剧人说,他曾经遇到过特斯拉CEO马斯克,而这位世界首富对他们的剧集评价可不怎么样。"他跟我说,我参加的那些派对比你们剧里演的酷多了。"南贾尼回忆起马斯克的原话,然后自己都忍不住笑了,"当然了,你的派对肯定比我的更厉害啊。《硅谷》这部剧专门讽刺科技圈的各种怪象——那些自命不凡的"程序员兄弟"、荒唐的创业故事、还有风投圈的种种闹剧。观众看得哈哈大笑,觉得编剧把这帮科技精英的德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2025-08-24 14:32:31 279

原创 给领导做选择题/填空题,而不是问答题

就是把所有工作内容一股脑倒出来,然后等着领导问问题。比如:"这周我调试了三个模块,修复了五个bug,还优化了两个算法......"领导听完一头雾水,只能问:"那现在项目进度怎么样?在公司食堂,听到两个芯片工程师在聊天。一个抱怨说:"我明明做了很多工作,但领导总觉得我没什么贡献。"另一个点点头:"是啊,在芯片行业工作的人都知道,技术活干得再好,如果不会汇报,也很难得到认可。领导要花时间理解你说的内容,还要自己总结重点,最后还得做判断。大部分人习惯把汇报当成问答题来做。每次汇报完,领导都是一脸茫然。

2025-08-24 09:34:29 101

原创 原来芯片公司也有“愧疚式教育“

但如果你认为"根据我的贡献,我值得更多",那你就有了向上突破的可能。先让你觉得公司很不容易,研发投入巨大,市场竞争激烈,然后再给你一个"还算不错"的年终奖,让你产生一种"公司真的很照顾我"的感觉。你加班到深夜调试芯片,周末还在想着优化算法,本来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回报,但愧疚式教育会让你觉得:"公司能给我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你的技术能力、你的经验积累、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这些都有客观的市场标准。

2025-08-23 20:50:50 381

原创 原来芯片公司也有“愧疚式教育“

但如果你认为"根据我的贡献,我值得更多",那你就有了向上突破的可能。先让你觉得公司很不容易,研发投入巨大,市场竞争激烈,然后再给你一个"还算不错"的年终奖,让你产生一种"公司真的很照顾我"的感觉。你加班到深夜调试芯片,周末还在想着优化算法,本来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回报,但愧疚式教育会让你觉得:"公司能给我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你的技术能力、你的经验积累、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这些都有客观的市场标准。

2025-08-23 20:50:50 315

原创 原来芯片公司也有“愧疚式教育“

但如果你认为"根据我的贡献,我值得更多",那你就有了向上突破的可能。先让你觉得公司很不容易,研发投入巨大,市场竞争激烈,然后再给你一个"还算不错"的年终奖,让你产生一种"公司真的很照顾我"的感觉。你加班到深夜调试芯片,周末还在想着优化算法,本来这些都是你应得的回报,但愧疚式教育会让你觉得:"公司能给我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你的技术能力、你的经验积累、你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这些都有客观的市场标准。

2025-08-23 20:50:50 333

原创 A19 Pro芯片是“性能过剩“,还是AI手机的起点

最近关于iPhone 17 Pro Max的消息满天飞,什么"改变一切的芯片"、"史上最强"之类的话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作为一个关注技术的人,我更想聊聊A19 Pro背后那些真正值得注意的技术点。先说说制程工艺。A19 Pro用的是台积电的N3P,也就是所谓的"第三代3纳米"。N3P最大的改进在于功耗控制。简单说就是:同样的性能下更省电,或者同样功耗下性能更强。但现实中苹果会怎么选择呢?从以往经验看,苹果通常会选择后者——把省下来的功耗预算用来推高CPU和GPU的频率。

2025-08-23 16:29:43 541

原创 A19 Pro芯片是“性能过剩“,还是AI手机的起点

最近关于iPhone 17 Pro Max的消息满天飞,什么"改变一切的芯片"、"史上最强"之类的话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但作为一个关注技术的人,我更想聊聊A19 Pro背后那些真正值得注意的技术点。先说说制程工艺。A19 Pro用的是台积电的N3P,也就是所谓的"第三代3纳米"。N3P最大的改进在于功耗控制。简单说就是:同样的性能下更省电,或者同样功耗下性能更强。但现实中苹果会怎么选择呢?从以往经验看,苹果通常会选择后者——把省下来的功耗预算用来推高CPU和GPU的频率。

2025-08-23 16:29:43 229

原创 适合芯片工程师的汇报法则

芯片行业是个技术密集型行业,大家都觉得只要技术够硬,就能混得风生水起。但现实往往不是这样。你看那些升职快的同事,技术未必比你强,但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特别会汇报工作。不是说技术不重要,而是在现代职场里,会表达和会做事一样重要。尤其是芯片这种复杂的技术领域,你的成果如果说不清楚,领导怎么知道你的价值?

2025-08-23 07:55:31 233

原创 就这样被“温水煮青蛙“

你在一家公司专门做模拟电路,天天接触的都是运放、比较器这些东西。时间久了,你会觉得自己很专业,对这块领域了如指掌。你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技术领域里打转。如果你不主动跳出现有的圈子去学习,你的认知上限就被锁死在你所在的那个小团队里。很多在芯片公司干了好几年的工程师,反而比刚入行的新人更容易被淘汰。按理说,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应该更有竞争力才对。而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变化。AI芯片崛起了,新的封装技术不断涌现。你的同事、你的老板,大家关注的还是怎么把现有的项目做好。这些信息很难自然而然地流到你的工作环境里。

2025-08-22 22:50:30 257

原创 就这样被“温水煮青蛙“

你在一家公司专门做模拟电路,天天接触的都是运放、比较器这些东西。时间久了,你会觉得自己很专业,对这块领域了如指掌。你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技术领域里打转。如果你不主动跳出现有的圈子去学习,你的认知上限就被锁死在你所在的那个小团队里。很多在芯片公司干了好几年的工程师,反而比刚入行的新人更容易被淘汰。按理说,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应该更有竞争力才对。而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变化。AI芯片崛起了,新的封装技术不断涌现。你的同事、你的老板,大家关注的还是怎么把现有的项目做好。这些信息很难自然而然地流到你的工作环境里。

2025-08-22 22:50:30 375

原创 就这样被“温水煮青蛙“

你在一家公司专门做模拟电路,天天接触的都是运放、比较器这些东西。时间久了,你会觉得自己很专业,对这块领域了如指掌。你只是在一个很小的技术领域里打转。如果你不主动跳出现有的圈子去学习,你的认知上限就被锁死在你所在的那个小团队里。很多在芯片公司干了好几年的工程师,反而比刚入行的新人更容易被淘汰。按理说,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应该更有竞争力才对。而外面的世界在飞速变化。AI芯片崛起了,新的封装技术不断涌现。你的同事、你的老板,大家关注的还是怎么把现有的项目做好。这些信息很难自然而然地流到你的工作环境里。

2025-08-22 22:50:30 162

原创 我们这些老兵啊,天下太平了就成了眼中钉

一个在某知名芯片公司干了八年的朋友说,他们部门又开始"优化"了。说是优化,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就是要清理一批老员工。他苦笑着说:"我们这些老兵啊,就像开国功臣一样,打天下的时候离不开,天下太平了就成了眼中钉。为什么在芯片这个靠技术吃饭的行业里,那些最有经验的老员工反而最不安全?

2025-08-22 12:02:46 233

原创 公司里的老员工大多比较沉稳

有时候领导让你去做一个你觉得没意义的项目,有时候甚至让你暂停手头的工作去支援别的组。市场在变,技术在变,战略在变,组织架构自然也要跟着变。担心自己的位置不保,担心原来的工作白做了,担心新的方向自己不适合。因为技术可以学,经验可以积累,但心态的稳定需要时间和智慧的沉淀。当你能够平静地接受领导的各种安排,从容地面对组织的各种变化时,你就具备了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基础。当领导安排你做一个看起来不重要的工作时,稳定的心态让你能够认真对待。当公司进行组织调整时,稳定的心态让你不会被短期的混乱影响。

2025-08-21 22:24:37 217

原创 为什么芯片公司最怕“组织扁平化“?

从最顶层的系统架构,到中间的模块设计,再到底层的电路实现,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抽象逻辑和设计原则。每个子系统又细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还要考虑时序、功耗、面积等约束。毕竟,扁平化组织一直被当作现代企业管理的标杆,沟通效率高、决策速度快、员工积极性强。更关键的是,芯片设计的迭代成本极高。这种高风险环境下,决策权必须集中在有经验的架构师和项目负责人手中,而不能分散到每个工程师。这种复杂度下,需要有清晰的责任边界和汇报关系,才能保证设计的一致性。越是成功的芯片公司,组织架构越是层次分明,而不是我们常说的。

2025-08-21 12:25:57 98

原创 为什么芯片公司最怕“组织扁平化“?

从最顶层的系统架构,到中间的模块设计,再到底层的电路实现,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抽象逻辑和设计原则。每个子系统又细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还要考虑时序、功耗、面积等约束。毕竟,扁平化组织一直被当作现代企业管理的标杆,沟通效率高、决策速度快、员工积极性强。更关键的是,芯片设计的迭代成本极高。这种高风险环境下,决策权必须集中在有经验的架构师和项目负责人手中,而不能分散到每个工程师。这种复杂度下,需要有清晰的责任边界和汇报关系,才能保证设计的一致性。越是成功的芯片公司,组织架构越是层次分明,而不是我们常说的。

2025-08-21 12:25:57 197

原创 为什么芯片公司最怕“组织扁平化“?

从最顶层的系统架构,到中间的模块设计,再到底层的电路实现,每一层都有自己的抽象逻辑和设计原则。每个子系统又细分为若干模块,每个模块还要考虑时序、功耗、面积等约束。毕竟,扁平化组织一直被当作现代企业管理的标杆,沟通效率高、决策速度快、员工积极性强。更关键的是,芯片设计的迭代成本极高。这种高风险环境下,决策权必须集中在有经验的架构师和项目负责人手中,而不能分散到每个工程师。这种复杂度下,需要有清晰的责任边界和汇报关系,才能保证设计的一致性。越是成功的芯片公司,组织架构越是层次分明,而不是我们常说的。

2025-08-21 12:25:57 392

原创 与人愉快的共事比效率高更重要

做芯片不像写代码,一个人关在小黑屋里就能搞定。从架构设计到流片量产,每个环节都需要一堆人配合。前端的同事设计完逻辑,要交给后端做版图;要给验证团队跑测试;测试发现问题,又要回到前端修改。这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卡住了,整个项目都得停摆。而每个环节的人,都有自己的优先级和工作安排。凭什么人家要优先处理你的事儿?答案很简单:因为大家喜欢和你合作。

2025-08-21 07:21:41 270

原创 任何行业只要不稀缺就没有尊严

程序员也是一样,写简单业务逻辑的码农越来越多,但做系统架构、算法优化的高手依然稀缺。那些依然能够获得职业尊严的芯片工程师,往往具备几个特点:要么在某个细分领域做到了专家级别,要么掌握了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要么积累了丰富的实际项目经验。各大高校集成电路专业扩招,培训机构批量输送人才,数字设计、验证这些相对标准化的岗位,市面上的人才供给量大幅增加。还有那些专门做特定领域芯片的工程师,比如汽车芯片、医疗芯片、工业控制芯片,他们不仅要懂芯片设计,还要。真正影响职业尊严的,不是行业标签,而是个人的不可替代性。

2025-08-20 22:08:55 174

原创 英伟达自研HBM,这是要吃独食?

英伟达这个AI芯片界的老大,居然要自己动手做HBM基础芯片了,预计2027年下半年就要试产。一直以来,英伟达都是那个"甲方爸爸"的角色。需要什么芯片就找供应商定制,SK海力士、三星这些大厂都抢着给它供货。为什么要这么干?道理其实很简单——掌控权。现在的AI大潮下,HBM内存就是那个卡脖子的关键零件。英伟达虽然财大气粗,但终究要看别人脸色。万一哪天供应商出了问题,或者价格被卡住了,那可就被动了。做HBM基础芯片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干的事。这玩意儿需要用到3纳米制程,还要达到10Gbps以上的传输速度。

2025-08-20 16:51:33 400

原创 为什么“说话难听“的芯片工程师往往混得最惨?

一个总是说"这个方案不行""那个设计有问题"的人,久而久之,大脑就习惯了从负面角度思考问题。而那些习惯说"我们可以试试这样""这个想法不错,如果再加上..."的人,思维就会更开阔,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相反,他们的语言系统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面对复杂的电路设计、时序收敛问题,如果脑子里总是"完蛋了""搞不定"这些词,很容易就被困住。项目遇到挫折时,不要抱怨"又要加班了",而是说"这是个学习的好机会"。相反,那些说话让人感觉舒服、充满希望的工程师,更容易获得团队的支持,项目也更容易成功。

2025-08-20 12:14:18 346

原创 为什么“说话难听“的芯片工程师往往混得最惨?

一个总是说"这个方案不行""那个设计有问题"的人,久而久之,大脑就习惯了从负面角度思考问题。而那些习惯说"我们可以试试这样""这个想法不错,如果再加上..."的人,思维就会更开阔,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相反,他们的语言系统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面对复杂的电路设计、时序收敛问题,如果脑子里总是"完蛋了""搞不定"这些词,很容易就被困住。项目遇到挫折时,不要抱怨"又要加班了",而是说"这是个学习的好机会"。相反,那些说话让人感觉舒服、充满希望的工程师,更容易获得团队的支持,项目也更容易成功。

2025-08-20 12:14:18 222

原创 为什么“说话难听“的芯片工程师往往混得最惨?

一个总是说"这个方案不行""那个设计有问题"的人,久而久之,大脑就习惯了从负面角度思考问题。而那些习惯说"我们可以试试这样""这个想法不错,如果再加上..."的人,思维就会更开阔,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相反,他们的语言系统里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面对复杂的电路设计、时序收敛问题,如果脑子里总是"完蛋了""搞不定"这些词,很容易就被困住。项目遇到挫折时,不要抱怨"又要加班了",而是说"这是个学习的好机会"。相反,那些说话让人感觉舒服、充满希望的工程师,更容易获得团队的支持,项目也更容易成功。

2025-08-20 12:14:18 249

原创 如何在全职工作中坚持学习

为什么那些最忙的芯片工程师,反而是学习最积极的人?按道理说,芯片行业的工作强度大家都知道,每天对着复杂的代码,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哪还有精力去学新东西?但现实恰恰相反,越是在这个行业待得久的人,越是停不下学习的脚步。最近我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关键就在于把学习当成了游戏中的"支线任务"。每个芯片工程师都有自己的主线任务:完成项目开发,解决技术问题,按时交付产品。这些是工作的核心,也是我们的KPI所在。但是,如果只专注于主线任务,很容易陷入机械化的重复工作中。支线任务就不同了。

2025-08-20 07:19:42 296

原创 DRAM中的Bank、Row、Column概念详解

内存就像一座巨大的图书馆,而DRAM的组织结构就是这座图书馆的分类系统。今天我们来聊聊DRAM内部的几个核心概念:Bank、Row、Column和Burst。想象一下,你家里有好几个书架,每个书架都可以独立使用。Bank就是这样的概念。在DRAM芯片内部,Bank是一组独立的存储阵列。每个Bank都可以处于不同的数据访问或刷新周期阶段。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当一个Bank在忙着处理数据时,其他Bank可以同时处理其他操作,这就是所谓的pipeline(流水线)操作。

2025-08-19 22:42:23 377

原创 “佛系“一点,走得更远?

有个同学现在已经是某大厂的芯片部门总监了,但他从来不是那种加班到深夜的人。相反,那些当年天天熬夜、周末也不休息的"拼命三郎",现在大多还在基层岗位上原地踏步。整天紧张兮兮的人,往往更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积累起来就成了职场发展的绊脚石。而那些心态平和的人,做事不慌不忙,反而很少出错。领导交代任务时,他们会认真听、仔细问;做汇报时,他们思路清晰、逻辑分明。久而久之,领导就会觉得这个人靠谱,重要的事情愿意交给他们。芯片项目动辄几千万投资,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团队的压力都会很大。

2025-08-19 12:19:01 239

原创 “佛系“一点,走得更远?

有个同学现在已经是某大厂的芯片部门总监了,但他从来不是那种加班到深夜的人。相反,那些当年天天熬夜、周末也不休息的"拼命三郎",现在大多还在基层岗位上原地踏步。整天紧张兮兮的人,往往更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积累起来就成了职场发展的绊脚石。而那些心态平和的人,做事不慌不忙,反而很少出错。领导交代任务时,他们会认真听、仔细问;做汇报时,他们思路清晰、逻辑分明。久而久之,领导就会觉得这个人靠谱,重要的事情愿意交给他们。芯片项目动辄几千万投资,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团队的压力都会很大。

2025-08-19 12:19:01 408

原创 “佛系“一点,走得更远?

有个同学现在已经是某大厂的芯片部门总监了,但他从来不是那种加班到深夜的人。相反,那些当年天天熬夜、周末也不休息的"拼命三郎",现在大多还在基层岗位上原地踏步。整天紧张兮兮的人,往往更容易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看似不起眼的小问题,积累起来就成了职场发展的绊脚石。而那些心态平和的人,做事不慌不忙,反而很少出错。领导交代任务时,他们会认真听、仔细问;做汇报时,他们思路清晰、逻辑分明。久而久之,领导就会觉得这个人靠谱,重要的事情愿意交给他们。芯片项目动辄几千万投资,一旦出现问题,整个团队的压力都会很大。

2025-08-19 12:19:01 295

原创 不要总是免费分享

这不是在提倡自私,而是在重新思考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分享。选择在合适的时候、以合适的方式分享自己的价值。无条件的给予不仅不会换来感激,反而会让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你可以分享技术,但要确保这种分享是双向的、有回报的。这种回报不一定是金钱,可能是技术交流、资源互换,或者是影响力的提升。关键是要让别人意识到,你的知识和时间是有价值的,不是免费的公共资源。当你开始珍惜自己的价值时,别人也会开始珍惜。当你不再是那个有求必应的"好人"时,你反而可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

2025-08-18 21:34:53 374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