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下载
市场趋势&应用场景
随着车企停止销售燃油车计划的逐步推出与各国碳中和政策的陆续实施,新能源汽车无疑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我国也提出相应“碳中和”发展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交通方式,根据 2020 年 11 月 2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 2025 年,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 12.0 千瓦时 / 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 20% 左右。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将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根据 EV Volumes 预测,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预计销量达到 600 万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 2025 年销量预计达到 1800 万辆,对应 2021 年 -2025 年的年均增长率达到 44%,2025 年全球动力
电池的需求量预计为 919.4GWh,将逼近甚至超过 1TWh,而目前仅为 158.2Gwh,动力电池未来仍然具有很大潜力。
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要求不断提升,对锂电池要求愈发提高,电池企业对于电池缺陷检测的传统方法是人工测量和判断,容易受检测人员主观意愿、情绪、视觉疲劳等人为因素的影响,使检测结果出现偏差疏漏。因此在锂电池生产制造的过程中,机器视觉检测重要性凸显、机器视觉通过光学装 置和非接触式传感器能够实现人眼可及和不可及的功能,广泛应用于识别、测量、定位、检测等场景,相较人眼在精确性、可靠性、敏捷性等维度具备明显优势。
锂电池工艺复杂,机器视觉应用场景丰富。
- 电芯前段工序:在涂布、辊压等环节,锂电池表面容易产生露箔、暗斑、亮斑、掉料、划痕等缺陷,机器视觉主要应用于涂布的涂覆纠偏、尺寸测量, 极片的表面瑕疵检测、尺寸测量、卷绕对齐度等环节。
- 电芯中段工序:主要应用于裸电芯极耳翻折、极耳裁切碎屑、极耳、入壳顶盖 和密封钉焊接质量检测以及电芯外观检测、尺寸测量、贴胶定位等。
- 模 组 和 PACK 段 电 池 成 型 工 序:主 要 应 用 于 底 部 蓝 胶、BUSBAR 焊缝、侧焊缝、模组全尺寸和 PACK 检测等。
电缺陷应用
应用场景和挑战
场景 1:在电芯前段工序中高速切叠机定位缺陷检测, 工艺流程如图 1.
挑战:在高速叠片场景中,平均效率要求在 125ms/ 片;顺时触发 CPU 使用率需要小于 60% 才能达到厂家验收标准,且多流程工艺系统性能波动需控制在 20% 以内。
硬件配置:
相机:16x1200w;
视觉控制器:Intel i7 10700E 32G +1660S
场景 2: 电芯前段工艺模切分切缺陷检测, 工艺流程如图 2.
挑战 : 圆柱形电池卷绕工艺模切分切场景中,检测锂电正负极极片。图片数据量大,高分辨相机多, 缺陷检测精度 5x5pix。在极限应用中,一个相机每秒要读 20 张 16000x10000 的图片。每秒检测 6-10 米极片。CPU 使用率低于 60%。
硬件配置:
相机:线扫相机 2x16K; 2x8k
视觉控制器:Intel i7 10700E 32G +1660S
基于英特尔硬件和软件工具优化锂电池缺陷检测应用
目前市场主流方案负载流程:
Intel第12代处理器助力锂电池缺陷检测方案:
下图是 Hikrobot 之前使用 10 代处理器 +NV1660s 显卡方案和现在使用的 12 代处理器方案之间主要指标参数。可以看出, 同样的 i7 处理器,12 代处理器在 CPU 个数、总线速度,集成显卡执行单元数量上和 cache size 等各方面都全面胜出,这样在锂电池检测方案中使用 12 代处理器,处理节拍会更快,稳定性更好,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任务,并且帮客户节省一张
Intel 12 代酷睿处理器具有 Hybrid mode, Performance Core – 性能核,采用 Golden Cove 微架构,以高时钟高能耗方式运行,通 过 提 供 超 强 性 能,来 处 理 高 运 算 高 负 荷 的 任 务; Efficient Core - 能效核,通过最佳功效比,来加强多线程处理能力,可以应对大吞吐量负载,并针对后台应用进行优化
在锂电池缺陷检测方案中,充分应用英特尔 12 代酷睿处理器混合模式,将原本运行在英伟达 1660s 显卡上的负载:图像处理,推理,图片存储压缩,显示和渲染都迁移至 CPU 和 Intel 集成的GPU 平台。在 P-Core 运行锂电池方案中图像预处理、 处理分析,显示 和渲染等高运算高负荷子任务,而在 E-core 运行低运算力的子任务,譬如图片的读写,数据搬运等 IO 读写任务,并且尽量使用 DMA 进行 IO 传输以减少 CPU 的占用,并且保证实时性。对于图片 JPG 编码子任务,则使用 12 代处理器中集成的 GPU来进行硬件解码以提高效率,降低 CPU 占用率。
Intel 第 12 代处理器帮助客户方案实现多负载均衡,能效核核性能核物尽其用,充分发挥 Intel 集成显卡性能,让处理器发挥更大效能,降低客户硬件成本,让客户的产品达到最优的效率!
具体优化方向和技术指标如下:
存图波动优化
- iGPU 硬件 JPEG 编码
锂电池检测的流程中,存图作为最后一个工序,也是一个关键工序。如果存图动作太慢,会导致前面流程传输过来的图片积压,当超过缓冲 buffer size,会覆盖旧的图片,导致图片丢失。Intel 第十二代酷睿平台在内置的 GPU (iGPU) 里有 JPEG 图片的硬件编码功能,相对于软件 JPEG 压缩,GPU 硬件编码功能不但效率高,而且节省 CPU 算力,所以 Hikrobot 的锂电池检测产品中,都采用 iGPU 硬件 JPEG 编码压缩功能来提供帮助快速存图。
- 重复初始化不同尺寸图片的耗时优化
当压缩不同尺寸的图片时,Intel Media SDK 需要重新初始化硬件编码,导致效率低下。我们通过 reset 编码通道、局部初始化的方法,把重新初始化的时间从 200ms 减少到 1ms,大大提高了存图效率。
内存拷贝效率提升
- 升级至 Intel C++ 编译器 2023
针对内存拷贝的问题,可以通过切换到 intel 编译器,达到性能提升的效果。从 VTune 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在使用VS2019(V142) 时,采用的时 AVX2 指令集,切换到 intel编译器 (intel C++ compiler 2023) 之后,编译器进行了一些优化,采用了 AVX512 指令集。一定程度上能提到内存拷
贝波动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为运行 100 次内存拷贝耗时平均值的对比,性能提高5.3%。
- 采用 IPP 进行优化
Intel IPP 库中提供了用于内存拷贝的优化方法,相较于 C 标准库中的 memcpy 方法,其在内存拷贝速度和效率方面表现显著优异。因此,建议尝试使用 Intel IPP 库中的内存拷贝函数,以提高程序性能和稳定性。
例如,在对一张 8k*9k RGB*3 的图像进行内存拷贝操作时,统计 100 次耗时结果,使用 Intel IPP 库中的内存拷贝函数相较于 C 标准库中的 memcpy 方法,性能提高了 73%。同时,波动范围也从 74ms-87ms 稳定到 43ms-46ms,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 采用双根双通道 DDR5 内存条进行优化
两根 DDR5 内存比单根内存大幅提升了数据的读写速度。下图是用单根和双跟 DDR5 4800 内存来做的读写对比测试,可以看出,采用双跟内存条后,读写速度都会大幅提升。
系统级波动优化
- 在 BIOS 中关闭超线程设置
超线程并不总是首选的解决方案。对于一些任务,例如游戏和流媒体等,超线程通常能够一定程度提升其性能。但并非所有任务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对于某些任务,即使开启超线程,处理速度也不会提高。这是由于并非所有应用程序都可以有效地加载到多线程内核中,且开启 超线程后,操作系统需要更频繁地进行线程调度,以确保多个线程能够公平地共享 CPU 时间片。这可能会增加调度开销,从而降低系统性能。故是否开启超线程需要分情况考虑。
针对海康 Vision Master 性能波动的问题,关闭超线程能降低程序波动,提高其稳定性。具体分析数据为:关闭超线 程 后,程 序 稳 定 运 行 时,其 性 能 波 动 幅 度 从 原 来 的23.8% 降低到 4.1%;在开启其他应用程序的瞬时波动从原来的 57.8% 降低到 31.2%。
- 调整进程优先级
将进程优先级设置为高将进程优先级设置为高,可以使得操作系统分配更多的 CPU 时间给该进程,这可以使得该进程更快的做出响应,提高性能和稳定性。对于需要大量CPU 资源的进程,该方法效果更加明显。在 Windows 中,可以使用 SetPriorityClass 函数来设置进程的优先级。也可以在任务管理器中手动设置其进程优先级。
针对海康 Vision Master 性能波动的问题,设置进程的优先级到高,能进一步降低程序波动,提高其稳定性。具体分析数据为:设置进程的优先级到高后,程序稳定运行时,其性能波动幅度从 Disable Hyperthreading in BIOS 之后的4.1% 降低到 3.8%;在开启其他应用程序的瞬时波动从
Disable Hyperthreading in BIOS 之后的 31.2% 降低到13.9%。
- Adjust for best performance in Windows OS
Windows 10 包含许多视觉效果,例如动画和阴影效果。 这些会使得桌面显示更好,但它们也会占用额外的系统资源并降低您的 PC 速度。"Adjust for best performance" 是Windows 中的一个功能,它通过禁用某些视觉效果来优化操作系统的性能。
- 采用 vTune 进行软件优化
vTune 是 intel 的一个 performance tuning tool,能够容易的帮助客户调试问题,找到热点,解决问题和给予性能上的提升。通过使用 vTune 工具来定位解决问题,Hikrobot 的视觉软件 VisionMaster 从 Version4.0 升级到 Version4.2,整体流程效率提高 130%,流程耗时波动下降 75%。
效果:
通过以上硬件和软件的方案。在锂电池前段工艺中, 英特尔赋能合作伙伴实现
- CPU 资源占用率小于 60%
- 多流程工艺系统性能瞬时波动控制在 15% 以内
- 不同尺寸图片存图耗时提升 200
- ...
在新能源锂电这条超长赛道上, 锂电池技术迭代与创新,已经成为业内追逐的焦点,其中视觉的机会也会日益增长。 未来英特尔将于生态伙伴继续深度合作协同,助力锂电行业在中国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