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javax.transaction.Transactional
二.@Autowired 和 @Resource 的区别是什么?
Spring AOP 和 AspectJ AOP 有什么区别?
十二.String,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
一.@Transactional 原理和常见的坑
前期准备
// 提供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UserDao {
// select * from user_test where uid = "#{uid}"
public MyUser selectUserById(Integer uid);
// update user_test set uname =#{uname},usex = #{usex} where uid = #{uid}
public int updateUser(MyUser user);
}
//=======================================================================================
@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Controller {
@Autowired
private UserDao userDao;
public void update(Integer id) {
MyUser user = new MyUser();
user.setUid(id);
user.setUname("张三-testing");
user.setUsex("女");
userDao.updateUser(user);
}
public MyUser query(Integer id) {
MyUser user = userDao.selectUserById(id);
return user;
}
// 正常情况
@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
public void testSuccess() throws Exception {
Integer id = 1;
MyUser user = query(id);
System.out.println("原记录:" + user);
update(id);
throw new Exception("事务生效");
}
}
事务不生效的几种 Case
主要讲解 4 种事务不生效的 Case:
-
类内部访问:A 类的 a1 方法没有标注 @Transactional,a2 方法标注 @Transactional,在 a1 里面调用 a2;
-
私有方法:将 @Transactional 注解标注在非 public 方法上(Methods annotated with '@Transactional' must be overridable);
-
异常不匹配:@Transactional 未设置 rollbackFor 属性,方法返回 Exception 等异常(@Transactional 注解默认处理运行时异常,即只有抛出运行时异常时,才会触发事务回滚,否则并不会回滚);
-
多线程:主线程和子线程的调用,线程抛出异常。
类内部访问
//我们在类 UserController 中新增一个方法 testInteralCall():
public void testInteralCall() throws Exception {
testSuccess();
throw new Exception("事务不生效:类内部访问");
}
//=======================================================================================
//这里 testInteralCall() 没有标注 @Transactional,我们再看一下测试用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ApplicationContext applicationContext = new ClassPathXmlApplicationContext("applicationContext.xml");
UserController uc = (UserController) applicationContext.getBean("userController");
try {
uc.testSuccess();
} finally {
MyUser user = uc.query(1);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的记录:" + user);
}
}
// 输出:
// 原记录:MyUser(uid=1, uname=张三, usex=女)
// 修改后的记录:MyUser(uid=1, uname=张三-testing, usex=女)
事务并没有回滚
因为 @Transactional 的工作机制是基于 AOP 实现,AOP 是使用动态代理实现的,如果通过代理直接调用 testSuccess(),通过 AOP 会前后进行增强,增强的逻辑其实就是在 testSuccess() 的前后分别加上开启、提交事务的逻辑。
现在是通过 testInteralCall() 去调用 testSuccess(),testSuccess() 前后不会进行任何增强操作,也就是类内部调用,不会通过代理方式访问。
原理
[事务] Transactional注解在同一个类中调用的失效问题_fastjson_的博客-CSDN博客
调用的是AOP代理对象而不是目标对象,首先执行事务切面,事务切面内部通过TransactionInterceptor环绕增强进行事务的增强,即进入目标方法之前开启事务,退出目标方法时提交/回滚事务。
源码解读
@Transactional 执行机制
看最核心的逻辑,代码中的 interceptorOrInterceptionAdvice 就是 TransactionInterceptor 的实例,入参是 this 对象。
红色方框有一段注释,大致翻译为 “它是一个拦截器,所以我们只需调用即可:在构造此对象之前,将静态地计算切入点。”
this 是 ReflectiveMethodInvocation 对象,成员对象包含 UserController 类、testSuccess() 方法、入参和代理对象等。
进入 invoke() 方法后:
前方高能!!!这里就是事务的核心逻辑,包括判断事务是否开启、目标方法执行、事务回滚、事务提交。
private 导致事务不生效原因
在上面这幅图中,第一个红框区域调用了方法 getTransactionAttribute(),主要是为了获取 txAttr 变量,它是用于读取 @Transactional 的配置,如果这个 txAttr = null,后面就不会走事务逻辑,我们看一下这个变量的含义:
我们直接进入 getTransactionAttribute(),重点关注获取事务配置的方法。
前方高能!!!这里就是 private 导致事务不生效的原因所在,allowPublicMethodsOnly() 一直返回 false,所以重点只关注 isPublic() 方法。
异常不匹配原因
回到事务的核心逻辑,因为主方法抛出 Exception() 异常,进入事务回滚的逻辑:
进入 rollbackOn() 方法,判断该异常是否能进行回滚,这个需要判断主方法抛出的 Exception() 异常,是否在 @Transactional 的配置中:
我们进入 getDepth() 看一下异常规则匹配逻辑,因为我们对 @Transactional 配置了 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所以能匹配成功:
两种 @Transactional
javax.transaction.Transactional 与 Spring 的Transactional
@Transactional(rollbackOn = Exception.class)
@Transactional(rollbackFor = Exception.class)
javax.transaction.Transactional VS org.springframework.transaction.annotation.Transactional
Spring @Transactional
javax.transaction.Transactional
这是Java除了EJB方法之外,Java EE 7之后,现在允许CDI bean方法成为事务性的。所以从Java EE 7开始,它也定义了自己的Transactional注解(它不能重用Spring的注解)。
二.@Autowired 和 @Resource 的区别是什么?
@Autowired
@Autowired
属于 Spring 内置的注解,默认的注入方式为byType
(根据类型进行匹配),也就是说会优先根据接口类型去匹配并注入 Bean (接口的实现类)。这会有什么问题呢? 当一个接口存在多个实现类的话,
byType
这种方式就无法正确注入对象了,因为这个时候 Spring 会同时找到多个满足条件的选择,默认情况下它自己不知道选择哪一个。这种情况下,注入方式会变为
byName
(根据名称进行匹配),这个名称通常就是类名(首字母小写)。就比如说下面代码中的smsService
就是我这里所说的名称,这样应该比较好理解了吧。我们还是建议通过
@Qualifier
注解来显示指定名称而不是依赖变量的名称。
@Resource
@Resource
属于 JDK 提供的注解,默认注入方式为byName
。如果无法通过名称匹配到对应的实现类的话,注入方式会变为byType
。
@Resource
有两个比较重要且日常开发常用的属性:name
(名称)、type
(类型)。如果仅指定
name
属性则注入方式为byName
,如果仅指定type
属性则注入方式为byType
,如果同时指定name
和type
属性(不建议这么做)则注入方式为byType
+byName
。
小结
@Autowired
是 Spring 提供的注解,@Resource
是 JDK 提供的注解。
Autowired
默认的注入方式为byType
(根据类型进行匹配),@Resource
默认注入方式为byName
(根据名称进行匹配)。当一个接口存在多个实现类的情况下,
@Autowired
和@Resource
都需要通过名称才能正确匹配到对应的 Bean。@Autowired
可以通过@Qualifier
注解来显示指定名称,@Resource
可以通过name
属性来显示指定名称。
三.什么是序列化?常见的序列化协议有哪些?
什么是序列化?什么是反序列化?
需求:如果需要持久化 Java 对象比如将 Java 对象保存在文件中,或者在网络传输 Java 对象,这些场景都需要用到序列化。
简单来说:
序列化:将数据结构或对象转换成二进制字节流的过程
反序列化:将在序列化过程中所生成的二进制字节流的过程转换成数据结构或者对象的过程
对于 Java 这种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来说,我们序列化的都是对象(Object)也就是实例化后的类(Class)
序列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网络传输对象或者说是将对象存储到文件系统、数据库、内存中。
实际开发中有哪些用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场景?
对象在进行网络传输(比如远程方法调用 RPC 的时候)之前需要先被序列化,接收到序列化的对象之后需要再进行反序列化;
将对象存储到文件中的时候需要进行序列化,将对象从文件中读取出来需要进行反序列化。
将对象存储到缓存数据库(如 Redis)时需要用到序列化,将对象从缓存数据库中读取出来需要反序列化。
序列化协议对应于 TCP/IP 4 层模型的哪一层?
OSI 七层协议模型中,表示层做的事情主要就是对应用层的用户数据进行处理转换为二进制流。反过来的话,就是将二进制流转换成应用层的用户数据。
OSI 七层协议模型中的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对应的都是 TCP/IP 四层模型中的应用层,所以序列化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应用层的一部分。
常见序列化协议对比
JDK 自带的序列化方式一般不会用 ,因为序列化效率低并且部分版本有安全漏洞。比较常用的序列化协议有 hessian、kyro、protostuff。
JDK 自带的序列化方式
JDK 自带的序列化,只需实现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即可。序列化号 serialVersionUID 属于版本控制的作用。
序列化的时候 serialVersionUID 也会被写入二级制序列,当反序列化时会检查 serialVersionUID 是否和当前类的 serialVersionUID 一致。
如果 serialVersionUID 不一致则会抛出
InvalidClassException
异常。强烈推荐每个序列化类都手动指定其
serialVersionUID
,如果不手动指定,那么编译器会动态生成默认的序列化号。缺点:
不支持跨语言调用 : 如果调用的是其他语言开发的服务的时候就不支持了。
性能差 :相比于其他序列化框架性能更低,主要原因是序列化之后的字节数组体积较大,导致传输成本加大。
Kryo
Kryo 是一个高性能的序列化/反序列化工具,其变长存储特性并使用了字节码生成机制,拥有较高的运行速度和较小的字节码体积。
GitHub - EsotericSoftware/kryo: Java binary serialization
Dubbo+Kryo 作为生产环境的序列化方式
四.深拷贝和浅拷贝区别了解吗?什么是引用拷贝?
浅拷贝:浅拷贝会在堆上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区别于引用拷贝的一点),不过,如果原对象内部的属性是引用类型的话,浅拷贝会直接复制内部对象的引用地址,也就是说拷贝对象和原对象共用同一个内部对象。
深拷贝 :深拷贝会完全复制整个对象,包括这个对象所包含的内部对象。
引用拷贝:引用拷贝就是两个不同的引用指向同一个对象。
五.优惠券设计
六.数据库优化
优化方案
Mysql索引
多表查询优化
查看执行计划 explain sql
一条MySQL语句的执行过程
七.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静态代理
静态代理的特点
1、目标角色固定 [定义行为(共同) 定义接口]
2、在应用程序执行前就得到目标角色 [目标对象(实现行为)]
3、代理对象会增强目标对象的行为 [代理对象(实现行为、增强目标对象的行为)]
4、有可能存在多个代理 引起"类爆炸"(缺点) [通过代理对象实现目标对象的功能]
5、需要实现接口,造成代码冗余
6、只能对固定接口的实现类实现代理,灵活性较差
7、显示声明代理对象,在编译期就生成了代理类
静态代理的实现
//1.定义行为(共同) 定义接口
/**
* 定义行为
*/
public interface Marry {
public void toMarry();
}
//================================================================================
//2.目标对象(实现行为)
/**
* 静态代理 ——> 目标对象
*/
public class You implements Marry {
// 实现行为
@Override
public void toMarry() {
System.out.println("我要结婚了...");
}
}
//================================================================================
//3.代理对象(实现行为、增强目标对象的行为)
/**
* 静态代理 ——> 代理对象
*/
public class MarryCompanyProxy implements Marry {
// 目标对象
private Marry marry;
// 通过构造器将目标对象传入
public MarryCompanyProxy(Marry marry) {
this.marry = marry;
}
// 实现行为
@Override
public void toMarry() {
// 增强行为
before();
// 执行目标对象中的方法
marry.toMarry();
// 增强行为
after();
}
/**
* 增强行为
*/
private void after() {
System.out.println("新婚快乐,早生贵子!");
}
/**
* 增强行为
*/
private void before() {
System.out.println("场地正在布置中...");
}
}
//================================================================================
//4.通过代理对象实现目标对象的功能
// 目标对象
You you = new You();
// 构造代理角色同时传入真实角色
MarryCompanyProxy marryCompanyProxy = new MarryCompanyProxy(you);
// 通过代理对象调用目标对象中的方法
marryCompanyProxy.toMarry();
//静态代理对于代理的角色是固定的,如dao层有20个dao类,如果要对方法的访问权限进行代理,
//此时需要创建20个静态代理角色,引起类爆炸,无法满足生产上的需要,于是就催生了动态代理的思想。
动态代理
动态代理的特点
1、在程序运行时通过反射机制动态创建代理类
2、动态代理类的字节码在程序运行时,由Java反射机制动态产生
3、只需将被委托类作为参数传入即可,使用灵活
4、服务内容只需写在invoke方法中,减少了代码冗余
5、代理的行为可以代理多个方法,即满足生产需要的同时又达到代码通用的目的
6、效率较低
7、目标对象不固定
8、在应用程序执行时动态创建目标对象
9、代理对象会增强目标对象的行为
基于JDK实现
基于JDK实现:通过JDK提供的工具方法Proxy.newProxyInstance动态构建全新的代理类(继承Proxy类,并持有InvocationHandler接口引用)字节码文件并实例化对象返回。由Java内部的反射机制来实例化代理对象,并代理的调用委托类方法。
newProxyInstance
//Proxy类:
//Proxy类是专门完成代理的操作类,可以通过此类为一个或多个接口动态地生成实现类,此类提供了如下操作方法:
/*
返回一个指定接口的代理类的实例方法调用分派到指定的调用处理程序。 (返回代理对象)
loader:一个ClassLoader对象,定义了由哪个ClassLoader对象来对生成的代理对象进行加载
interfaces:一个Interface对象的数组,表示的是我将要给我需要代理的对象提供一组什么接口,如果 我提供了一组接口给它,那么这个代理对象就宣称实现了该接口(多态),这样我就能调用这 组接口中的方法了
h:一个InvocationHandler接口,表示代理实例的调用处理程序实现的接口。每个代理实例都具有一个 关联的调用处理程序。对代理实例调用方法时,将对方法调用进行编码并将其指派到它的调用处理程序 的 invoke 方法(传入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子类)
*/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Class<?>[] interfaces,
InvocationHandler h)
//=======================================================================================
//获取代理对象
public class JdkHandler implements InvocationHandler {
// 目标对象
private Object target; // 目标对象的类型不固定,创建时动态生成
// 通过构造器将目标对象赋值
public JdkHandler(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
* 1、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返回Object)
* 2、增强目标对象的行为
* @param proxy 调用该方法的代理实例
* @param method 目标对象的方法
* @param args 目标对象的方法形参
* @return
* @throws Throwabl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voke(Object proxy, Method method, Object[] args) throws Throwable {
// 增强行为
System.out.println("==============方法前执行");
// 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返回Object)
Object result = method.invoke(target,args);
// 增强行为
System.out.println("方法后执行==============");
return result;
}
/**
* 得到代理对象
* public static Object newProxyInstance(ClassLoader loader,
* Class<?>[] interfaces,
* InvocationHandler h)
* loader:类加载器
* interfaces:接口数组
* h:InvocationHandler接口 (传入InvocationHandler接口的实现类)
*
*
* @return
*/
public Object getProxy() {
return Proxy.newProxyInstance(this.getClass().getClassLoader(),target.getClass().getInterfaces(),this);
}
}
//=======================================================================================
//通过代理对象实现目标对象的功能
// 目标对象
You you = new You();
// 获取代理对象
JdkHandler jdkHandler = new JdkHandler(you);
Marry marry = (Marry) jdkHandler.getProxy();
// 通过代理对象调用目标对象中的方法
marry.toMarry();
问:Java动态代理类中的invoke是怎么调用的?
答:在生成的动态代理类$Proxy0.class中,构造方法调用了父类Proxy.class的构造方法,给成员变量invocationHandler赋值,$Proxy0.class的static模块中创建了被代理类的方法,调用相应方法时方法体中调用了父类中的成员变量InvocationHandler的invoke()方法。
注:JDK动态代理的目标对象必须有接口实现
注:JDK的动态代理依靠接口实现,如果有些类并没有接口实现,则不能使用JDK代理。
基于CGlib实现
基于CGlib实现:基于继承被代理类生成代理子类,不用实现接口,只需被代理类为非final类,底层借用ASM字节码技术实现。
JDK的动态代理机制只能代理实现了接口的类,而不能实现接口的类就不能使用JDK的动态代理,cglib是针对类来实现代理的,它的原理是对指定的目标类生成一个子类,并覆盖其中方法实现增强,但因为采用的是继承,所以不能对final修饰的类进行代理。
实现MethodInterceptor接口
public class CglibInterceptor implements MethodInterceptor {
// 目标对象
private Object target;
// 通过构造器传入目标对象
public CglibInterceptor(Object target) {
this.target = target;
}
/**
* 获取代理对象
* @return
*/
public Object getProxy() {
// 通过Enhancer对象的create()方法可以生成一个类,用于生成代理对象
Enhancer enhancer = new Enhancer();
// 设置父类 (将目标类作为其父类)
enhancer.setSuperclass(target.getClass());
// 设置拦截器 回调对象为本身对象
enhancer.setCallback(this);
// 生成一个代理类对象,并返回
return enhancer.create();
}
/**
* 拦截器
* 1、目标对象的方法调用
* 2、增强行为
* @param object 由CGLib动态生成的代理类实例
* @param method 实体类所调用的被代理的方法引用
* @param objects 参数值列表
* @param methodProxy 生成的代理类对方法的代理引用
* @return
* @throws Throwable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intercept(Object object, Method method, Object[] objects,
MethodProxy methodProxy) throws Throwable {
// 增强行为
System.out.println("==============方法前执行");
// 调用目标对象的方法(返回Object)
Object result = methodProxy.invoke(target,objects);
// 增强行为
System.out.println("方法后执行==============");
return result;
}
}
//------------------------------------------------------------------------------------
//在pom.xml文件中引入cglib的相关依赖
<!-- https://mvnrepository.com/artifact/cglib/cglib -->
<dependency>
<groupId>cglib</groupId>
<artifactId>cglib</artifactId>
<version>2.2.2</version>
</dependency>
//调用方法
// 目标对象
You you = new You();
CglibInterceptor cglibInterceptor = new CglibInterceptor(you);
Marry marry = (Marry) cglibInterceptor.getProxy();
marry.toMarry();
User user = new User();
CglibInterceptor cglibInterceptor = new CglibInterceptor(user);
User u = (User) cglibInterceptor.getProxy();
u.test();
JDK代理与CGLIB代理的区别
- JDK动态代理实现接口,Cglib动态代理继承思想
- JDK动态代理(目标对象存在接口时)执行效率高于Ciglib
- 如果目标对象有接口实现,选择JDK代理,如果没有接口实现选择Cglib代理
八. AOP 了解吗?有什么用?切面执行顺序如何控制?
谈谈自己对于 AOP 的了解
AOP(Aspect-Oriented Programming:面向切面编程)能够将那些与业务无关,却为业务模块所共同调用的逻辑或责任(例如事务处理、日志管理、权限控制等)封装起来,便于减少系统的重复代码,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并有利于未来的可拓展性和可维护性。
Spring AOP 就是基于动态代理的,如果要代理的对象,实现了某个接口,那么 Spring AOP 会使用 JDK Proxy,去创建代理对象,而对于没有实现接口的对象,就无法使用 JDK Proxy 去进行代理了,这时候 Spring AOP 会使用 Cglib 生成一个被代理对象的子类来作为代理,如下图所示:
Spring AOP 和 AspectJ AOP 有什么区别?
Spring AOP 属于运行时增强,而 AspectJ 是编译时增强。
Spring AOP 基于代理(Proxying),而 AspectJ 基于字节码操作(Bytecode Manipulation)。
Spring AOP 已经集成了 AspectJ ,AspectJ 应该算的上是 Java 生态系统中最完整的 AOP 框架了。
AspectJ 相比于 Spring AOP 功能更加强大,但是 Spring AOP 相对来说更简单,
如果我们的切面比较少,那么两者性能差异不大。但是,当切面太多的话,最好选择 AspectJ ,它比 Spring AOP 快很多。
AspectJ 定义的通知类型有哪些?
多个切面的执行顺序如何控制?
1、通常使用@Order 注解直接定义切面顺序
// 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Order(3)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LoggingAspect implements Ordered {
2、实现Ordered 接口重写 getOrder 方法
@Component
@Aspect
public class LoggingAspect implements Ordered {
// ....
@Override
public int getOrder() {
// 返回值越小优先级越高
return 1;
}
用AOP实现异步上传
//1.首先定义一个日志实体:
public class FileUploadLog {
private Integer id;
// 唯一编码
private String batchNo;
// 上传到文件服务器的文件key
private String key;
// 错误日志文件名
private String fileName;
//上传状态
private Integer status;
//上传人
private String createName;
//上传类型
private String uploadType;
//结束时间
private Date endTime;
// 开始时间
private Date startTime;
}
//=======================================================================================
//2.然后定义一个上传的类型枚举,用于记录是哪里操作的:
public enum UploadType {
未知(1,"未知"),
类型2(2,"类型2"),
类型1(3,"类型1");
private int code;
private String desc;
private static Map<Integer, UploadType> map = new HashMap<>();
static {
for (UploadType value : UploadType.values()) {
map.put(value.code, value);
}
}
UploadType(int code, String desc) {
this.code = code;
this.desc = desc;
}
public int getCode() {
return code;
}
public String getDesc() {
return desc;
}
public static UploadType getByCode(Integer code) {
return map.get(code);
}
}
//=======================================================================================
//3.最后,定义一个注解,用于标识切点: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Target({ElementType.METHOD})
public @interface Upload {
// 记录上传类型
UploadType type() default UploadType.未知;
}
//=======================================================================================
//4.然后,编写切面:
@Component
@Aspect
@Slf4j
public class UploadAspect {
public static ThreadFactory commonThreadFactory = new ThreadFactoryBuilder().setNameFormat("upload-pool-%d")
.setPriority(Thread.NORM_PRIORITY).build();
public static ExecutorService uploadExecuteService = new ThreadPoolExecutor(10, 20, 300L,
TimeUnit.SECONDS, new LinkedBlockingQueue<>(1024), commonThreadFactory, 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Pointcut("@annotation(com.aaa.bbb.Upload)")
public void uploadPoint() {}
@Around(value = "uploadPoint()")
public Object uploadControl(ProceedingJoinPoint pjp) {
// 获取方法上的注解,进而获取uploadType
MethodSignature signature = (MethodSignature)pjp.getSignature();
Upload annotation = signature.getMethod().getAnnotation(Upload.class);
UploadType type = annotation == null ? UploadType.未知 : annotation.type();
// 获取batchNo
String batchNo = UUID.randomUUID().toString().replace("-", "");
// 初始化一条上传的日志,记录开始时间
writeLogToDB(batchNo, type, new Date)
// 线程池启动异步线程,开始执行上传的逻辑,pjp.proceed()就是你实现的上传功能
uploadExecuteService.submit(() -> {
try {
String errorMessage = pjp.proceed();
// 没有异常直接成功
if (StringUtils.isEmpty(errorMessage)) {
// 成功,写入数据库,具体不展开了
writeSuccessToDB(batchNo);
} else {
// 失败,因为返回了校验信息
fail(errorMessage, batchNo);
}
} catch (Throwable e) {
LOGGER.error("导入失败:", e);
// 失败,抛了异常,需要记录
fail(e.toString(), batchNo);
}
});
return new Object();
}
private void fail(String message, String batchNo) {
// 生成上传错误日志文件的文件key
String s3Key = UUID.randomUUID().toString().replace("-", "");
// 生成文件名称
String fileName = "错误日志_" +
DateUtil.dateToString(new Date(), "yyyy年MM月dd日HH时mm分ss秒") + ExportConstant.txtSuffix;
String filePath = "/home/xxx/xxx/" + fileName;
// 生成一个文件,写入错误数据
File file = new File(filePath);
OutputStream outputStream = null;
try {
outputStream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utputStream.write(message.getBytes());
}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error("写入文件错误", e);
} finally {
try {
if (outputStream != null)
outputStream.close();
} catch (Exception e) {
LOGGER.error("关闭错误", e);
}
}
// 上传错误日志文件到文件服务器,我们用的是s3
upFileToS3(file, s3Key);
// 记录上传失败,同时记录错误日志文件地址到数据库,方便用户查看错误信息
writeFailToDB(batchNo, s3Key, fileName);
// 删除文件,防止硬盘爆炸
deleteFile(file)
}
}
//=======================================================================================
//5.那么怎么使用呢?更简单,只需要在 service 层加入注解即可,顶多就是把错误信息 return 出去。
@Upload(type = UploadType.类型1)
public String upload(List<ClassOne> items) {
if (items == null || items.size() == 0) {
return;
}
//校验
String error = uploadCheck(items);
if (StringUtils.isNotEmpty) {
return error;
}
//删除旧的
deleteAll();
//插入新的
batchInsert(items);
}
九.MQ 消息丢失、重复、积压问题,如何解决?
案例分析
引入 MQ 消息中间件最直接的目的是:做系统解耦合流量控制,追其根源还是为了解决互联网系统的高可用和高性能问题。
-
系统解耦:用 MQ 消息队列,可以隔离系统上下游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比如京豆服务的系统需求无论如何变化,交易服务不用做任何改变,即使当京豆服务出现故障,主交易流程也可以将京豆服务降级,实现交易服务和京豆服务的解耦,做到了系统的高可用。
-
流量控制:遇到秒杀等流量突增的场景,通过 MQ 还可以实现流量的“削峰填谷”的作用,可以根据下游的处理能力自动调节流量。
引入 MQ 消息中间件实现系统解耦,会影响系统之间数据传输的一致性。 消息生产端和消息消费端的消息数据一致性问题(也就是如何确保消息不丢失)。
而引入 MQ 消息中间件解决流量控制, 会使消费端处理能力不足从而导致消息积压,这也是你要解决的问题。
案例解答
消息丢失
如何知道有消息丢失?
哪些环节可能丢消息?
如何确保消息不丢失?
消息检测-拦截器机制
在生产端发送消息之前,通过拦截器将消息版本号注入消息中(版本号可以采用连续递增的 ID 生成,也可以通过分布式全局唯一 ID生成)。然后在消费端收到消息后,再通过拦截器检测版本号的连续性或消费状态,这样实现的好处是消息检测的代码不会侵入到业务代码中,可以通过单独的任务来定位丢失的消息,做进一步的排查。
如果同时存在多个消息生产端和消息消费端,通过版本号递增的方式就很难实现了,因为不能保证版本号的唯一性,此时只能通过全局唯一 ID 的方案来进行消息检测,具体的实现原理和版本号递增的方式一致。
重复消费消息
如何解决消费端幂等性问题(幂等性,就是一条命令,任意多次执行所产生的影响均与一次执行的影响相同),只要消费端具备了幂等性,那么重复消费消息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最简单的实现方案,就是在数据库中建一张消息日志表, 这个表有两个字段:消息 ID 和消息执行状态。这样,我们消费消息的逻辑可以变为:在消息日志表中增加一条消息记录,然后再根据消息记录,异步操作更新用户业务数据。
想要解决“消息丢失”和“消息重复消费”的问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实现一个全局唯一 ID 生成的技术方案。
消息积压-消费端
如果是线上突发问题,要临时扩容,增加消费端的数量,与此同时,降级一些非核心的业务。通过扩容和降级承担流量,这是为了表明你对应急问题的处理能力。
其次,才是排查解决异常问题,如通过监控,日志等手段分析是否消费端的业务逻辑代码出现了问题,优化消费端的业务处理逻辑。
最后,如果是消费端的处理能力不足,可以通过水平扩容来提供消费端的并发处理能力,但特别注意, 那就是在扩容消费者的实例数的同时,必须同步扩容主题 Topic 的分区数量,确保消费者的实例数和分区数相等。如果消费者的实例数超过了分区数,由于分区是单线程消费,所以这样的扩容就没有效果。
比如在 Kafka 中,一个 Topic 可以配置多个 Partition(分区),数据会被写入到多个分区中,但在消费的时候,Kafka 约定一个分区只能被一个消费者消费,Topic 的分区数量决定了消费的能力,所以,可以通过增加分区来提高消费者的处理能力。
总结
十. 说一说你对多态的理解
因为子类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父类,因此Java允许把一个子类对象直接赋给一个父类引用变量,无须任何类型转换,或者被称为向上转型,向上转型由系统自动完成。
当把一个子类对象直接赋给父类引用变量时,例如 BaseClass obj = new SubClass();,这个obj引用变量的编译时类型是BaseClass,而运行时类型是SubClass,当运行时调用该引用变量的方法时,其方法行为总是表现出子类方法的行为特征,而不是父类方法的行为特征,这就可能出现:相同类型的变量、调用同一个方法时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行为特征,这就是多态。
十一. ==和equals()有什么区别?
扩展阅读
hashCode()用于获取哈希码(散列码),eauqls()用于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它们应遵守如下规定:
-
如果两个对象相等,则它们必须有相同的哈希码。
-
如果两个对象有相同的哈希码,则它们未必相等。
在Java中,Set接口代表无序的、元素不可重复的集合,HashSet则是Set接口的典型实现。
当向HashSet中加入一个元素时,它需要判断集合中是否已经包含了这个元素,从而避免重复存储。由于这个判断十分的频繁,所以要讲求效率,绝不能采用遍历集合逐个元素进行比较的方式。实际上,HashSet是通过获取对象的哈希码,以及调用对象的equals()方法来解决这个判断问题的。
HashSet首先会调用对象的hashCode()方法获取其哈希码,并通过哈希码确定该对象在集合中存放的位置。假设这个位置之前已经存了一个对象,则HashSet会调用equals()对两个对象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说明对象重复,此时不会保存新加的对象。若不等说明对象不重复,但是它们存储的位置发生了碰撞,此时HashSet会采用链式结构在同一位置保存多个对象,即将新加对象链接到原来对象的之后。之后,再有新添加对象也映射到这个位置时,就需要与这个位置中所有的对象进行equals()比较,若均不相等则将其链到最后一个对象之后。
Object类提供的equals()方法默认是用==来进行比较的,也就是说只有两个对象是同一个对象时,才能返回相等的结果。而实际的业务中,我们通常的需求是,若两个不同的对象它们的内容是相同的,就认为它们相等。鉴于这种情况,Object类中equals()方法的默认实现是没有实用价值的,所以通常都要重写。
由于hashCode()与equals()具有联动关系,所以equals()方法重写时,通常也要将hashCode()进行重写,使得这两个方法始终满足相关的约定。
十二.String,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
String类由final修饰,所以不能被继承。
扩展阅读
由于字符串无论在任何 Java 系统中都广泛使用,会用来存储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网络路径,文件处理等场景里,保证字符串 String 类的安全性就尤为重要了,如果字符串是可变的,容易被篡改,那我们就无法保证使用字符串进行操作时,它是安全的,很有可能出现 SQL 注入,访问危险文件等操作。
在多线程中,只有不变的对象和值是线程安全的,可以在多个线程中共享数据。由于 String 天然的不可变,当一个线程”修改“了字符串的值,只会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对象,不会对其他线程的访问产生副作用,访问的都是同样的字符串数据,不需要任何同步操作。
字符串作为基础的数据结构,大量地应用在一些集合容器之中,尤其是一些散列集合,在散列集合中,存放元素都要根据对象的 hashCode() 方法来确定元素的位置。由于字符串 hashcode 属性不会变更,保证了唯一性,使得类似 HashMap,HashSet 等容器才能实现相应的缓存功能。由于 String 的不可变,避免重复计算 hashcode,只要使用缓存的 hashcode 即可,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在散列集合中使用 String 对象的性能。
当字符串不可变时,字符串常量池才有意义。字符串常量池的出现,可以减少创建相同字面量的字符串,让不同的引用指向池中同一个字符串,为运行时节约很多的堆内存。若字符串可变,字符串常量池失去意义,基于常量池的 String.intern() 方法也失效,每次创建新的字符串将在堆内开辟出新的空间,占据更多的内存。
当通过语句str.intern()调用intern()方法后,JVM 就会在当前类的常量池中查找是否存在与str等值的String,若存在则直接返回常量池中相应Strnig的引用;若不存在,则会在常量池中创建一个等值的String,然后返回这个String在常量池中的引用。
因为要保证String类的不可变,那么将这个类定义为final的就很容易理解了。如果没有final修饰,那么就会存在String的子类,这些子类可以重写String类的方法,强行改变字符串的值,这便违背了String类设计的初衷。
String类是不可变类,即一旦一个String对象被创建以后,包含在这个对象中的字符序列是不可改变的,直至这个对象被销毁。
StringBuffer对象则代表一个字符序列可变的字符串,当一个StringBuffer被创建以后,通过StringBuffer提供的append()、insert()、reverse()、setCharAt()、setLength()等方法可以改变这个字符串对象的字符序列。一旦通过StringBuffer生成了最终想要的字符串,就可以调用它的toString()方法将其转换为一个String对象。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都代表可变的字符串对象,它们有共同的父类 AbstractStringBuilder,并且两个类的构造方法和成员方法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的,而StringBuilder是非线程安全的,所以StringBuilder性能略高。一般情况下,要创建一个内容可变的字符串,建议优先考虑StringBuilder类。
先看看 "hello" 和 new String("hello") 的区别:
当Java程序直接使用 "hello" 的字符串直接量时,JVM将会使用常量池来管理这个字符串,JVM会使用常量池来管理字符串直接量。
String a = "abc"在执行这句话时,JVM会先检查常量池中是否已经存有"abc",若没有则将"abc"存入常量池,否则就复用常量池中已有的"abc",将其引用赋值给变量a。
当使用 new String("hello") 时,JVM会先使用常量池来管理 "hello" 直接量,再调用String类的构造器来创建一个新的String对象,新创建的String对象被保存在堆内存中
new String("abc") 在执行这句话时,JVM会先使用常量池来管理字符串直接量,即将"abc"存入常量池。然后再创建一个新的String对象,这个对象会被保存在堆内存中。并且,堆中对象的数据会指向常量池中的直接量。
显然,采用new的方式会多创建一个对象出来,会占用更多的内存,所以一般建议使用直接量的方式创建字符串。
拼接字符串有很多种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有4种,下面列举了这4种方式各自适合的场景。
+ 运算符:如果拼接的都是字符串直接量,则适合使用 + 运算符实现拼接;
StringBuilder:如果拼接的字符串中包含变量,单线程并不要求线程安全,则适合使用StringBuilder,即自动创建StringBuilder实例并调用其append()方法;
StringBuffer:如果拼接的字符串中包含变量,多线程并且要求线程安全,则适合使用StringBuffer;
String类的concat方法:如果只是对两个字符串进行拼接,并且包含变量,则适合使用concat方法;
十三.接口和抽象类
Java中接口和抽象类的定义语法分别为interface与abstract关键字
抽象类:在Java中被abstract关键字修饰的类称为抽象类,被abstract关键字修饰的方法称为抽象方法,抽象方法只有方法的声明,没有方法体。抽象类的特点:
a、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只能被继承;
b、包含抽象方法的一定是抽象类,但是抽象类不一定含有抽象方法;
c、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修饰符只能为public或者protected,默认为public;
d、一个子类继承一个抽象类,则子类必须实现父类抽象方法,否则子类也必须定义为抽象类;
e、抽象类可以包含属性、方法、构造方法,但是构造方法不能用于实例化,主要用途是被子类调用。
接口:Java中接口使用interface关键字修饰,特点为:
a、接口可以包含变量、方法;变量被隐式指定为public static final,方法被隐式指定为public abstract(JDK1.8之前);
b、接口支持多继承,即一个接口可以extends多个接口,间接的解决了Java中类的单继承问题;
c、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d、JDK1.8中对接口增加了新的特性:(1)、默认方法(default method):JDK 1.8允许给接口添加非抽象的方法实现,但必须使用default关键字修饰;定义了default的方法可以不被实现子类所实现,但只能被实现子类的对象调用;如果子类实现了多个接口,并且这些接口包含一样的默认方法,则子类必须重写默认方法;(2)、静态方法(static method):JDK 1.8中允许使用static关键字修饰一个方法,并提供实现,称为接口静态方法。接口静态方法只能通过接口调用(接口名.静态方法名)。
接口与抽象类的区别
相同点
(1)都不能被实例化
(2)接口的实现类或抽象类的子类都只有实现了接口或抽象类中的方法后才能实例化。
不同点
(1)接口只有定义,不能有方法的实现,java 1.8中可以定义default方法体,而抽象类可以有定义与实现,方法可在抽象类中实现。
(2)实现接口的关键字为implements,继承抽象类的关键字为extends。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所以,使用接口可以间接地实现多重继承。
(3)接口强调特定功能的实现,而抽象类强调所属关系。
(4)接口成员变量默认为public static final,必须赋初值,不能被修改;其所有的成员方法都是public、abstract的。抽象类中成员变量默认default,可在子类中被重新定义,也可被重新赋值;抽象方法被abstract修饰,不能被private、static、synchronized和native等修饰,必须以分号结尾,不带花括号。
(5) 由于接口定义的是一种规范,因此接口里不能包含构造器和初始化块定义。接口里可以包含成员变量(只能是静态常量)、方法(只能是抽象实例方法、类方法、默认方法或私有方法)、内部类(包括内部接口、枚举)定义。
十四.static与final
final:
final可以修饰:属性,方法,类,局部变量(方法中的变量)
final修饰的属性的初始化可以在编译期,也可以在运行期,初始化后不能被改变。
final修饰的属性跟具体对象有关,在运行期初始化的final属性,不同对象可以有不同的值。
final修饰的属性表明是一个常数(创建后不能被修改)。
final修饰的方法表示该方法在子类中不能被重写,final修饰的类表示该类不能被继承。
对于基本类型数据,final会将值变为一个常数(创建后不能被修改);但是对于对象句柄(亦可称作引用或者指针),final会将句柄变为一个常数(进行声明时,必须将句柄初始化到一个具体的对象。而且不能再将句柄指向另一个对象。但是,对象的本身是可以修改的。这一限制也适用于数组,数组也属于对象,数组本身也是可以修改的。方法参数中的final句柄,意味着在该方法内部,我们不能改变参数句柄指向的实际东西,也就是说在方法内部不能给形参句柄再另外赋值)。
static:
static可以修饰:属性,方法,代码段,内部类(静态内部类或嵌套内部类)
static修饰的属性的初始化在编译期(类加载的时候),初始化后能改变。
static修饰的属性所有对象都只有一个值。
static修饰的属性强调它们只有一个。
static修饰的属性、方法、代码段跟该类的具体对象无关,不创建对象也能调用static修饰的属性、方法等
static和“this、super”势不两立,static跟具体对象无关,而this、super正好跟具体对象有关。
static不可以修饰局部变量。
static final和final static:
static final和final static没什么区别,一般static写在前面。
static final:
static修饰的属性强调它们只有一个,final修饰的属性表明是一个常数(创建后不能被修改)。static final修饰的属性表示一旦给值,就不可修改,并且可以通过类名访问。
static final也可以修饰方法,表示该方法不能重写,可以在不new对象的情况下调用
十五. 泛型
集合对元素类型没有任何限制,由于把对象“丢进”集合时,集合丢失了对象的状态信息,只知道它盛装的是Object,因此取出集合元素后通常还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这种强制类型转换既增加了编程的复杂度,也可能引发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从Java 5开始,Java引入了“参数化类型”的概念,允许程序在创建集合时指定集合元素的类型,Java的参数化类型被称为泛型(Generic)。
// list2将元素当做Object处理 泛型擦除
List<String> list1 = ...; List list2 = list1; // list2将元素当做Object处理
List<? super T>和List<? extends T>区别
? 是类型通配符,List<?> 可以表示各种泛型List的父类,意思是元素类型未知的List;
List<? super T> 用于设定类型通配符的下限,此处 ? 代表一个未知的类型,但它必须是T的父类型;
List<? extends T> 用于设定类型通配符的上限,此处 ? 代表一个未知的类型,但它必须是T的子类型。
Java的四种应用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