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tCode刷题实战348:设计井字棋

算法的重要性,我就不多说了吧,想去大厂,就必须要经过基础知识和业务逻辑面试+算法面试。所以,为了提高大家的算法能力,这个公众号后续每天带大家做一道算法题,题目就从LeetCode上面选 !

今天和大家聊的问题叫做 设计井字棋,我们先来看题面:

https://leetcode-cn.com/problems/design-tic-tac-toe/

Design a Tic-tac-toe game that is played between two players on a n x n grid.

You may assume the following rules:

  1. A move is guaranteed to be valid and is placed on an empty block.

  2. Once a winning condition is reached, no more moves is allowed.

  3. A player who succeeds in placing n of their marks in a horizontal, vertical, or diagonal row wins the game.

请在 n × n 的棋盘上,实现一个判定井字棋(Tic-Tac-Toe)胜负的神器,判断每一次玩家落子后,是否有胜出的玩家。

在这个井字棋游戏中,会有 2 名玩家,他们将轮流在棋盘上放置自己的棋子。

在实现这个判定器的过程中,你可以假设以下这些规则一定成立:

  1 . 每一步棋都是在棋盘内的,并且只能被放置在一个空的格子里;

  2 . 一旦游戏中有一名玩家胜出的话,游戏将不能再继续;

  3 . 一个玩家如果在同一行、同一列或者同一斜对角线上都放置了自己的棋子,那么他便获得胜利。

示例

示例:
给定棋盘边长 n = 3, 玩家 1 的棋子符号是 "X",玩家 2 的棋子符号是 "O"。

TicTacToe toe = new TicTacToe(3);

toe.move(0, 0, 1); -> 函数返回 0 (此时,暂时没有玩家赢得这场对决)
|X| | |
| | | | // 玩家 1 在 (0, 0) 落子。
| | | |

toe.move(0, 2, 2); -> 函数返回 0 (暂时没有玩家赢得本场比赛)
|X| |O|
| | | | // 玩家 2 在 (0, 2) 落子。
| | | |

toe.move(2, 2, 1); -> 函数返回 0 (暂时没有玩家赢得比赛)
|X| |O|
| | | | // 玩家 1 在 (2, 2) 落子。
| | |X|

toe.move(1, 1, 2); -> 函数返回 0 (暂没有玩家赢得比赛)
|X| |O|
| |O| | // 玩家 2 在 (1, 1) 落子。
| | |X|

toe.move(2, 0, 1); -> 函数返回 0 (暂无玩家赢得比赛)
|X| |O|
| |O| | // 玩家 1 在 (2, 0) 落子。
|X| |X|

toe.move(1, 0, 2); -> 函数返回 0 (没有玩家赢得比赛)
|X| |O|
|O|O| | // 玩家 2 在 (1, 0) 落子.
|X| |X|

toe.move(2, 1, 1); -> 函数返回 1 (此时,玩家 1 赢得了该场比赛)
|X| |O|
|O|O| | // 玩家 1 在 (2, 1) 落子。
|X|X|X|
 
进阶:
您有没有可能将每一步的 move() 操作优化到比 O(n^2) 更快吗?


解题

https://blog.csdn.net/qq_29051413/article/details/108559996

定义三个数组:rows[]、cols[]、dig[]。

  玩家一在 (r,c) 坐标放入一个棋子,我们就让 rows[r]++、cols[c]++,意思是 r 行和 c 列放入了玩家一的棋子。

  如果是(r,c)在左上到右下的斜线里,对 dig[0]++,如果是在右上到左下的斜线里,dig[1]++。

  玩家二和上面一样的操作,只不过是把++换成–。

  这样处理的好处是:每放入一颗棋子,对三个数组++或–后。我们进行以下判断:

  1、rows[r] == n 是否成立,若成立,说明 r 行一定执行了 n 次 +1 操作,换句话说,r 行放了 n 个玩家一的棋子,即玩家一获胜;

  2、cols[c] == n 是否成立,和上一条一样的原理;

  3、dig[0] == n 是否成立,即左上到右下的斜线是否全是玩家 1 的棋子;

  4、dig[1] == n 是否成立,即右上到左下的斜线是否全是玩家 1 的棋子。

  需要注意的是,若网格是 3 × 3 ,此时 rows[r] = 1,不能理解为 r 行有玩家一的 1 颗棋子,因为它也可能是放了两颗玩家一的棋子和一颗玩家二的棋子,即加了两次 1,减了依次 1,最终是 1 。

  我们不关心这些数组等于的其他值,我们只关心是否等于 n,只有当某一行或者某一列或者某一斜线全是某一个玩家的棋子,它的值才能取到 n 或者 -n。只要掺杂了不同玩家的棋子,或者有空位,就不可能取到 n 或者 -n ,即此时游戏尚未结束。

class TicTacToe {

    private int[] rows;
    private int[] cols;
    private int[] dig;

    // 棋盘的大小为 n × n
    private int n;

    /**
     * Initialize your data structure here.
     */
    public TicTacToe(int n) {
        rows = new int[n];
        cols = new int[n];
        dig = new int[2];
        this.n = n;
    }

    /**
     * Player {player} makes a move at ({row}, {col}).
     *
     * @param row The row of the board.
     * @param col The column of the board.
     * @param player The player, can be either 1 or 2.
     * @return The current winning condition, can be either:
     * 0: No one wins.
     * 1: Player 1 wins.
     * 2: Player 2 wins.
     */
    public int move(int row, int col, int player) {
        boolean gameOver = false;
        if (player == 1) { // 1 号玩家
            rows[row]++; // 1 号玩家在这一行新加了一个棋子,用 +1 表示
            cols[col]++;
            if (row == col) dig[0]++;
            if (row + col == n - 1) dig[1]++;
            gameOver = rows[row] == n || // 若第 row 行全是玩家 1 的棋子,那么 rows[row] 的值就是 n
                    cols[col] == n || // 若第 col 行全是玩家 1 的棋子,那么 cols[col] 的值就是 n
                    (row == col && dig[0] == n) || // 若左上到右下全是玩家 1 的棋子,那么 dig[0] 的值就是 n
                    (row + col == n - 1 && dig[1] == n); // 若右上到左下全是玩家 1 的棋子,那么 dig[1] 的值就是 n
            return gameOver ? player : 0;
        } else { // 2 号玩家
            rows[row]--; // 2 号玩家在这一行新加了一个棋子,用 -1 表示
            cols[col]--;
            if (row == col) dig[0]--;
            if (row + col == n - 1) dig[1]--;
            gameOver = rows[row] == -n ||
                    cols[col] == -n ||
                    (row == col && dig[0] == -n) ||
                    (row + col == n - 1 && dig[1] == -n);
            return gameOver ? player : 0;
        }
    }
}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有所收获,请顺手点个在看或者转发吧,你们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

上期推文:

LeetCode1-340题汇总,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LeetCode刷题实战341:扁平化嵌套列表迭代器

LeetCode刷题实战342:4的幂

LeetCode刷题实战343:整数拆分

LeetCode刷题实战344:反转字符串

LeetCode刷题实战345:反转字符串中的元音字母

LeetCode刷题实战346:数据流中的移动平均值

LeetCode刷题实战347:前 K 个高频元素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