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言进行信息传达时,语气、语调以及面部表情、姿态手势是语言的辅助和补充,而在界面设计中,文字的字体、规格及其编排形式,就相当于文字的辅助信息传达手段。
宋体字型结构方中有圆,刚柔相济,既典雅庄重,又不失韵昧灵气,从视觉角度来说,宋体阅读最省目力,不易造成视觉疲劳,具有很好的易读性和识别性。
楷体字型柔和悦目,间架结构舒张有度,可读性和识别性均较好,适用于较长的文本段落,也可用于标题。
仿宋体笔画粗细均匀,秀丽挺拔,有轻快、易读的特点,适用于文本段落。因其字型娟秀,力度感差,故不宜用作标题。
黑体不仅庄重醒目,而且极富现代感,因其形体粗壮,在较小字体级数时宜彩等线体(即细黑),否则不易识别。
圆体视觉冲击力不如黑体,但在视觉心理上给人以明亮清新、轻松愉快的感觉,但其识别性弱,故只适宜作标题性文字。
手写体分为两种,一种来源于传统书法,如隶书体,行书体,另一种是以现代风格创造的自由手写体,如广告体,POP体。手写体只适用于标题和广告性文字,长篇文本段落和小字体级数时不宜使用,应尽量避免在同一页面中使用两种不同的手写体,因为手写体形态特征鲜明显著,很难形成统一风格,不同手写体易造成界面杂乱的视觉形象,手写体与黑体宋体等规范的字体相配合,则会产生动静相宜,相得宜彰的效果。
美术体是在宋体、黑体等规范字体基础上变化而成的各种字体,如综艺体、琥珀体。美术体具有鲜明的风格特征,不适于文本段落,也不宜混杂使用,多用于字体级数较大的标题,发挥引人注目,活跃界面气氛的作用。
拉丁字母依据其基本结构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饰线体(Serif):此类字体在笔画末端带有装饰性部分,笔画精细对比明显,与中文的宋体具有近似形态特征,饰线体在阅读时具有较好的易读性,适于用作长篇幅文本段落。代表字体是新罗马体(Times New Roman)。
(2)无饰线体(Sans Serif):笔画的粗细对比不明显,笔画末端没有装饰性部分,字体形态与中文的黑体相类似。由于其笔画粗细均匀,故在远距离易于辨认,具有很好的识别性,多用于标题和指示性文字。无饰线体具有简洁规整的形态特征,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代表字体是赫尔维梯卡体(Helvetica)。
(3)装饰体(Decorative,也称Display):即通常所说的“花”体,由于此类字体信笺于形式的装饰意味,阅读时较为费力,易读性较差,只适合于标题或较短文本,类似于中文的美术体和手写体。代表字体是草体(Script)。
在某些特殊场合,如广告或展示性的短语中,拉丁字母全部使用小写字母,能够造成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感。
拉丁字母字体大都包含字幅(正、长、扁)、黑度(细、粗、超粗)、直斜的变化,因而由一种基本字型可以变化出多种具有相似特征的同族字体,这些字体统称为“字族”。
同一页面中字体应尽量在同一字族中选用,以保证界面具有明确、统一的风格特征。
在计算机字库中,有关字体特征的表示大多彩缩略语,如Cn(Condensed,长体),Ex(Expanded,扁体),Lt(Light,细),Med(Medium,中粗),DemBol或Dm(Demi Bold,半粗),Bd(Bold,粗),XBd(Extra Bold,特粗),It(Italic,斜体)等。中文正文的字符数每行以20-35个为宜,西文则约40-70个字符最易阅读,因此较宽的文字幅面应考虑采用分栏的排布方式。通常设定行距为字高的150-200%,西文的行距通常小于中文行距。
粗细对比是刚与柔的对比,也有人称之为男性性格与女性性格的对比。在同一行文字中使用粗细对比的效果最为强烈。粗字少细字多易取得平衡,给人以明快新颖的感觉,细字少粗字多,则不易平衡,但往往会产生具有幽默感的特殊效果。
界面中文字编排要求视觉上产生类似于天平平衡的印象,失去平衡的文字编排设计,将得不到浏览者的信赖,并给人以粗劣的印象。
可能通过左右延伸的水平线,上下延伸的垂直线,动感的弧线和斜线,穿插的图形来诱导视线依照设计师安排好的结构形式顺序浏览。
在界面的四角配置文字或符号,界面的势力范围就明确地确定下来,界面中即使存在让人感觉动荡不定的元素也会因此而稳定下来。在四角中,左上和右下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是处理的重点,处理得好,可以使界面左右均衡,同时还会形成从左上到右下沿对角线流动的视觉过程,给人以自然稳定的感觉。
非规律性造型形式的错落变化,应出现在周围有较充分的留白空间的场所,效果较为显著。如在界面中央或正上方表现效果较好,标题性文字往往使用此手法处理。
分栏式结构中,文字群体通常只出现在一栏中,每行的字符数相对较少,易于浏览。分栏中如果都排布文字群体,界面会显得十分拥挤,故不宜采用。其他栏中可设置目录、标题、导航等简洁的文字信息,整体形式繁简对比,疏密得当。国内使用较多的是三分栏,国外四分栏式结构则较为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