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这个东西?
可能年过30,从生理角度人就开始慢慢衰老,当看到一个个年轻人正在经历我当年经历过的那些事情,痛苦于同样的痛苦,迷茫于类似的迷茫,就想说些事情,算是给自己过去的一个总结,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借此抛去以前的包袱。继续往前走的时候能轻装上阵。
从哪里开始呢?先总结下论坛里常见的问题。
我这么累,希望在哪里?
技术人员有哪些发展方向,每个方向的前景和钱景如何?
怎么才能进外企?
怎样才能得到晋升?需要什么样的能力?
如何写简历?
如何面试?
跳槽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寻找把握机会
etc
我远非成功人士,也非技术大牛,只是因为和猎头交流的过程中,痛感中国职场年轻人对职业规划的缺乏甚至麻木,甚至演变成一种普遍的抱怨,而这种心态除了恶心自己、弄坏别人的心情外,对改变自身处境毫无帮助。
于是,这,就当作一个走过很多弯路的人的教训和经验分享吧。
-----------------------华丽的分割线--------------------------------
时间:2001年3月
地点:上海
人物:我,男,22岁,不高不帅
求职意向:IT 软件开发
人物背景:内地非重点院校,机械专业
天气:比较燥热
心情:激动
求职:成功
职业规划:失败
话说当年,因为看了一部“将爱情进行到底”,就莫名喜欢上了上海。因为看了部台湾人写的宝蓝C++和微软VC++争霸记,就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投入IT业。
于是放弃了学校的招聘会,一番寻寻觅觅,网上的技术论坛四处留求职帖子(当时51Job啥的还刚起步),终于看到有人留言要人,QQ沟通后,约定时间去上海面试。当时的小算盘是,如果这个公司不行,就继续在上海参加招聘会。
于是,一个燥热的下午,我来到了上海,将行李放在老乡宿舍后,就给那个人打了个电话。对方很热情的福建口音,听说我到了,跟我说:“你在复旦门口等我,我马上驱车过来”。
当时心情那个激动啊,心目中这个公司的形象顿时高大起来。NND,我这样个小兵,人家经理都要开车过来接我,如果成了的话,以后一定要好好干。
在复旦门后晒了半个小时的太阳,坐等右等,奔驰,宝马跑过去不少,帕萨特进进出出,可面对我火辣辣的目光,就没一辆车停下来。
终于,我接到了电话:“你在哪儿啊?”。我四处回头,复旦门口没有停车嘛。“我穿白色衬衣”,那人接着说道。我又一看,另一头是有个穿白衬衣的老兄,不过旁边停的不是四个轮的汽车,是个破旧的自行车。
暗号对上了,就坐上了他的自行车,骑向一个偏僻的方向。
后来才知道,这个老兄普通话不太好,把“骑车”说成了“驱车”。
于是,就这样开始了我来上海的第一次面试
自行车左拐右拐,来到了一个很偏僻的,有点像快递仓库的地方。周围都是2层楼的平房,似乎都是些小工厂小作坊。具体的路名我已经忘记了,应该是复旦后面一个偏僻的小马路。
当时心里有些打鼓,不过既然来了,也就试一次吧。当时胆子比较大,也没听到过劫钱劫色的事情,现在估计就要犹豫了。
上了二楼,两个房间,都是毛坯房唰了下粉的那种。外间3个人在写程序,进来的时候只是看了我一眼。里间类似小办公室,也是2个人,条件稍微好点,至少有个饮水机。
于是面试正式开始,看上去一个负责技术的人递给我一份卷子,开始做题。
题目的具体内容都忘记了,模糊的印象是VC编程内容,难度应该不大。
做完后,在外面无聊的坐了几分钟,几个人在里面讨论。心里忐忑,第一次有将命运交给别人决定的感觉。
过了没多久,门开了,让我进去,里面3个人,暂时编号A,B,C吧。
A:就是接我的自行车男,后来知道他就是所谓的经理。
B:高个,看上去比较严肃。后来知道是负责一般管理的。
C:不高,比较瘦。也是后来知道是技术核心。
当我正式进去后,B和C慢慢的有了些暗地里的冲突,最终导致了C的离职。
现在看来,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走向。这些人,包括外面的两个程序员,我后来还一直保持着联系。现在回想起来,总是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