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象的equal方法和hashCode方法

from
http://gumeng000.iteye.com/blog/712632

equal方法
Object类的equals方法用于检测一个对象是否等于另外一个对象,而Object类中这个方法的定义为两个对象是否具有相同的引用。源码如下:
Java代码

1.
2.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3. return (this == obj);
4.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两个对象具有相同的引用,那这两个对象一定是相等的,但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比较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经常发生的场景就是需要比较两个对象的状态的相等性,比如某个对象的唯一性标识一致我们就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java规范中对equal方法有如下要求
自反性:对于任何非空引用x,x,equal(x)应该返回true
对称性:对于任何引用x,x如果x.equal(y)返回true,那么y.equal(x)也应该返回true
传递性:对于任何x,y,z,如果x.equal(y)返回true,y.equal(z)返回true,那么z.equal(x)返回true也应该返回true。
一致性:如果x,y的引用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反复调用equal方法应该返回同样的结果
非空性:对于任意非空引用x,x.equal(null)都应该返回false
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重写equal方法,针对规范,比较典型的写法如下:
Java代码

1. /**
2. * [简要描述]:<br/>
3. * [详细描述]:<br/>
4. *
5. * @author GraMind
6. * @param obj
7. * @return
8. * @exception
9. * @see java.lang.Object#equals(java.lang.Object)
10. */
11. @Override
12.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13. {
14. if (this == obj) 1
15. return true;
16. if (obj == null) 2
17. return false;
18.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3
19. return false;
20. ClassName other = (ClassName) obj; 4
21. if (id != other.id) 5
22. return false;
23. .......
24. return true;
25. }

/**
* [简要描述]:<br/>
* [详细描述]:<br/>
*
* @author GraMind
* @param obj
* @return
* @exception
* @see java.lang.Object#equals(java.lang.Objec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1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2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3
return false;
ClassName other = (ClassName) obj; 4
if (id != other.id) 5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对于上面的代码
1)检测两者是否引用同一个对象
2)检测object是否为null,如果为null直接返回false
3)避免父子类引用相同的域(比如上类父子都具有id属性),比较是否属于同一级类,如果每个子类都具有统一的语义也可以使用instanceof来检测
4)转换要比较的类为对应的类类型变量
5)根据需要比较相应的域
注意:如果在子类中重写了equal方法,就要在其中包含super.equal(...)。
散列码
散列码是有对象导出来的一个整形值,且没有规律。如果重写equal方法那么就必须重写hashCode方法
想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你必须要先知道Java中的集合。  
总的来说,Java中的集合(Collection)有两类,一类是List,再有一类是Set。
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前者集合内的元素是有序的,元素可以重复;后者元素无序,但元素不可重复。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了:要想保证元素不重复,可两个元素是否重复应该依据什么来判断呢?
这就是Object.equals方法了。但是,如果每增加一个元素就检查一次,那么当元素很多时,后添加到集合中的元素比较的次数就非常多了。
也就是说,如果集合中现在已经有1000个元素,那么第1001个元素加入集合时,它就要调用1000次equals方法。这显然会大大降低效率。
于是,Java采用了哈希表的原理。哈希(Hash)实际上是个人名,由于他提出一哈希算法的概念,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哈希算法也称为散列算法,是将数据依特定算法直接指定到一个地址上。
初学者可以这样理解,hashCode方法实际上返回的就是对象存储的物理地址(实际可能并不是,比如大家可以看下String的hashCode实现)。
这样一来,当集合要添加新的元素时,先调用这个元素的hashCode方法,就一下子能定位到它应该放置的物理位置上。
如果这个位置上没有元素,它就可以直接存储在这个位置上,不用再进行任何比较了;如果这个位置上已经有元素了,
就调用它的equals方法与新元素进行比较,相同的话就不存了,不相同就散列其它的地址。
所以这里存在一个冲突解决的问题。这样一来实际调用equals方法的次数就大大降低了,几乎只需要一两次。
所以,Java对于eqau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是这样规定的:
1、如果两个对象相同,那么它们的hashCode值一定要相同;2、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相同,它们并不一定相同 上面说的对象相同指的是用eqauls方法比较。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