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断网了。每个人都有些感触,论坛里面,新闻里面,blog里面,都是关于这件”事关大事”的感触。没想到吧,我也有。
慢的乐趣
那天在上海5G还在和亚涛说呢,真不知道没有手机的日子是怎么过的。比如说,上大学的时候,有同学来,要到火车站去接人,真不知道那个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手机,怎么会那么有信息互相碰到。
技术加速了交流的速度,也逼着我们加快信息处理的速度,就像工业化时代的流水线逼着工人加快装配的速度一样。原来写一封信,3天到达,回信回来,就是7天以后了。后来有了电子邮件,这下好了,发出去,立刻就能收到,当天就能回来,自己又要写回信,一天中间几个回合。到了即时通讯工具盛行的时代,更是你一句我一句,一来一往,好似两个人的大脑直接连在了一起的样子(就是中间还有一个脑电波到机械,机械到电信号,电信号传输过去变成视觉信号,视觉信号重新被识别成脑电波信号的过程)。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我们的脑子也越来越快,同时也越来越累,累得不知道什么是幸福。一切幸福都是在缓慢中展开,在缓慢中沉淀,又在缓慢中永存。速度是美丽的死敌。就像米兰昆德拉在《慢》里面所问的:“为什么缓慢的乐趣消失了呢?以前那些闲逛的人们到哪里去了?那些民谣小曲中所歌咏的漂泊的英雄,那此游荡于磨坊、风车之间,酣睡在星座之下的流浪者,他们到哪里去了?他们随着乡间小路、随着草原和林中隙地、随着大自然消失了吗?”
被技术吞噬的生活
郑子颖说网络是吞噬时间的东西,没有网络和电视的晚上有多得用不完的时间。“去年南丹路新家刚刚装修好的时候,曾经过过几个礼拜家中无电视、无网络的日子。当家里没有电视和宽带的时候,会发现晚上的时间特别多,人也容易特别早就犯困想睡觉。没有电视和宽带,会发现其实晚上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可以和家人多说说话,可以多看一些报纸杂志和书,可以听听广播,可以多收拾收拾屋子,可以把买了但不听的唱片都听几遍,可以把一直挂在晾衣架上的衣服收拾下来叠好。听广播、收拾房间、叠衣服的时候还可以神游天外,就可以多一些想点事情的时间,可以想想自己最近待人接物的得失,也可以整理整理对一些问题的思路。”我同意。
与速度一样,效率是磨平感情的东西。最近祝贺信年的短信越来越多,发来的短信中间认识的发信人却越来越少,当”轻触鼠标”就可以发出1000封新年祝贺的时候,每一个祝贺的分量,就只有原来的1000分之一。我坚持贺卡一定是手写的,就算是短信也一定是一个一个的输入的,因为朋友真正在乎的,是你在发出贺卡的时候所花的,哪怕是30秒钟的时间,因为他知道,至少,在写贺卡的时候,你想到了他。
而信息是让思维迟钝的东西。一不留神,在网上就会打开十几个网页,在几秒钟的扫描以后,一个一个的关掉。信息像潮水一样涌来,而大脑的处理能力有限,这种情况下信息就会成瘾。打开浏览器,倒也不为寻求什么,就是喜欢那种信息流过皮肤的感觉;没有了这种感觉,就会网瘾发作,觉得生活中断了似的,浑身不舒服。
这次断网,让大家意识到自己的这种依赖,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网断了,生活没有断,或许,生活再往好的方向有些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