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用户体验角度看工具

用户体验

作为互联网从业人员,经常会接触到“用户体验”这个词!
我们可能为了一个菜单该放在哪里而争论,或一边苦逼的编码一边骂着SB产品经理!
我们为别人考虑着“用户体验”,但是对自己一直在用的软件,为什么却这么将就呢?

软件=工具

作为软件开发人员,使用的软件不在少数,我们都称为工具。即为工具,我们好像就不那么纠结难不难用了!好像工具就应该比较难用才对!而实际上,我们为别人做的软件,对别人来说也是工具。我们为什么要为用户考虑这么多,为什么不为自己考虑考虑?

现在,我们从用户体验的角度重新审视下我们常用的工具!

简单

在做软件的时候,我们知道要把用户当作“白痴”来看待!要尽可能的把功能做简单,能一步完成的绝对不能分成两步。所以软件要做得足够的简单。但是简单并不代表功能上的简单,比如说Windows下的记事本,那叫简陋!对于工具型软件来说,“简单”有三个层面上的意思:

功能够用

软件功能应该也适用28原则,即在使用软件的大部分(80%,甚至更多)情况下,只会使用很少(20%,甚至更少)的功能。所以软件没必要太多的功能。只要有足够的核心功能即可。过多的功能只会增加软件的复杂度和学习成本。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Office。Office功能很强大,但是大家大部分情况下会用到它多少功能?有5%吗?而且,你会发现,你需要的功能消失在了它的菜单列表里了!

现在再看Word的工具栏,是什么感觉?

操作简单

在功能的基础上,软件还需要操作简单。工具是为了提高效率的,太复杂的操作会间接的降低效率。比如:你本来就是为了编辑点文本,但是得花半年甚至更多时间去学习编辑工具。等你学完了,黄花菜都凉了。(无意黑谁,只是提醒注意任务的主次!)

符合直觉

符合直觉就是说,当你刚接触一个软件的时候,可以靠猜或者随便点点就能掌握基本的功能!

典型的反面例子就是Vim!当一个完全没接触过Vim的人,打开Vim,三秒钟就懵逼了!怎么输入?怎么保存?怎么退出?目前我使用Vi的原因是Vi是Linux默认安装的文本编辑器!

有人会说,Vim的编辑效率很高,各种奇技淫巧!这点我承认,但是对我来说,然并卵,这个下面再提!

符合“简单”的工具,先推荐两个,Markdown和Pandoc!

Markdown三分钟入门

Markdown就是一个很简单的工具!

文件名以md结尾

语法说明
# title标题,一个#号代表一个级别
- text列表
\1. text还是列表
[text](url)链接
![](img-url)图片
> text引用
*斜体*斜体
**粗体**粗体
` ` `代码(去除空格,避免CSDN解析加的空格)

演示请见下面的gif!

Pandoc三十秒入门

Markdown负责内容,Pandoc则负责展示!Pandoc是个牛逼的格式转换工具!请至官网查看Pandoc支持的转换类型!(很多,这里不贴了~)

比如你想把Markdown转换成Word

pandoc source.md -o target.docx

那如果你想把Markdown转换成epub,html,你猜你该输什么命令呢?

跨平台/全平台

做前端的同学深有体会,各种浏览器兼容性问题!但是为了用户能在各个浏览器上看到一样的效果,还是忍了!

我们用的工具也一样。一般我们会在Windows或者Mac上开发,而部署都是在Linux上!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能有工具既能在Windows上运行,也能在Mac和Linux上运行。当然功能和使用感受要完全相同。

比如,Notepad++,ULtraEdit,EditPlus,Office是在Windows上接受度比较高的编辑类软件,TextMate是Mac上很知名的编辑器。但是一出这个系统,你就用不了了,就得花时间再去学另一个软件,也是一种浪费!

颜值

好看这个东西,见仁见智!自己觉得好看就行了!比起意淫用户喜欢什么样的配色、布局、字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配色、布局、字体,应该很简单吧?比如,我就比较偏爱暗色系的主题!当初NetBeans就是因为颜值太差,被我抛弃了~

现在来看Vim和Emacs,颜值也是比较差的。不过两者的定制化比较高,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来配置。不过由于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功能靠配置是没法解决的。比如说,现在编辑器里都默认自带的目录树和页签。Vim和Emacs都是模拟出来的,看起来很不协调!

有人可能觉得颜值不重要!你可以把下面的图片设为背景,干一天活试试~

速度

做网站另一个重点要考虑的问题就是速度。一般首页都是要优化到秒开的!对于工具来说,其实也有这个问题。比如说,你灵感突现,需要赶紧记下来,然后打开Word,Word刚打开,你忘了~

不限制/打断思考

不知道大家是如何定义自己的工作性质的?我很赞同《人件》里所说的,我们实际上是“非高科技脑力劳动者”!

既然是脑力劳动者,我们的主要工作是思考,手快没用,脑子快才是王道!(所以Vim输入再快都没用,你得脑子转得够快才行,手快只是辅助,帮助记录所想!)所以我们需要有工具能帮助我们思考!至少不能限制和打断我们的思考!

这也是我选择工具时很看重的一点!从这一点来看的话,其实很多软件都不合格!

集中吐槽

上面列出了几点需求,同时小吐槽了一下。这里集中吐槽几款工具!

Office

  • 简单:★★☆
  • 跨平台/全平台:★☆
  • 颜值:★★☆
  • 速度:★★
  • 不限制/打断思考:★★

从简单性来说,Office入门容易,精通难!Windows独有,其他平台都是第三方软件!颜值一般,速度一般!

最大的问题是很容易打断思考!大家可以回忆下,我们用Office写文档或者写PPT的时候,是怎么写的?这个地方字体是不是要加粗?该用几号字体?这个图片该放哪里?有多少是涉及到内容本身的?分分钟就跑偏的节奏!

eclipse

  • 简单:★☆
  • 跨平台/全平台:★★★★☆
  • 颜值:★★
  • 速度:★
  • 不限制/打断思考:★

eclipse在Java界是默认的IDE,我很早之前就抛弃了。现在看来,它的各种毛病都还在!

首先说简单,作为一个专业IDE,就已经和简单不挂钩了!全平台支持,这个值得表扬!没给五星,是因为在各个平台下的体验还是有些许的差异的!颜值在默认主题下还好,但是自定义主题就露馅了!

看工具栏的按钮,锯齿明显!

速度只能说,我等得花都谢了~

eclipse的主要问题也在打断思维上!

  • Crash: 我最初使用eclipse的时候是3.0左右,时不时就crash!我想好思路想实现了,eclipse不见了~你说郁闷不郁闷?
  • 快捷键:eclipse流行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插件机制。可能是太开放的原因,插件功能快捷键根本不统一!比如说:我编写Java,Ctrl-Shift-F是格式化!我编写JSP或者其他语言的时候,格式化快捷键就不是这个了!一个软件,我要学几套快捷键吗?
  • 保存时编译:双刃剑,机器差一点,立马卡顿~
  • 恶心的进度条:eclipse的很多操作都会出现进度条。有些进度条还好,在后台。有些进度条就直接弹出,还不让后台执行。每个进度条后面都有个终止按钮,但是没鸟用~你按了,按钮置灰,滚动条还在欢快的滚~

Java

  • 简单:★★★
  • 跨平台/全平台:★★★★★
  • 颜值:
  • 速度:★★
  • 不限制/打断思考:★★

吐槽完工具,来吐槽语言!Java是门不错的工程语言。
网上吐槽比较多的是Java的启动速度和语法不灵活!我觉得最大的问题也是限制思考!

  • Java只支持面向对象编程!所有的东西都是对象!这就像你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面向对象比较善于建模,但是不擅长计算!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新语言大部分都支持多种编程范式:Clojure,Kotlin,Scala,Golang
  • Java对面向对象编程,支持得并不彻底!例如:面向对象推荐与对象相关的行为最好和该对象关联,像people.walk(),computer.start()这样的代码形式!但是对已有的对象,除了继承,Java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添加行为!这也就是为什么Java里有那么多Util类的一个原因!

推荐工具

Markdown+Pandoc

  • 简单:★★★★
  • 跨平台/全平台:★★★★★
  • 颜值:
  • 速度:★★★★
  • 不限制/打断思考:★★★★

Markdown和Pandoc在上面都做过了介绍。这里总结下,使用Markdown专注内容,而使用Pandoc来进行展示。

Intellij IDEA

  • 简单:★☆
  • 跨平台/全平台:★★★★☆
  • 颜值:★★★★
  • 速度:★
  • 不限制/打断思考:★★★★

IDEA启动速度很慢,不过每天就启动一次,启动完后基本就是指哪打哪的神器!贴几张网上的gif图!



PlantUML

  • 简单:★★★
  • 跨平台/全平台:★★★★★
  • 颜值:★★★
  • 速度:★★★★
  • 不限制/打断思考:★★★★

PlantUML是基于Graphviz的所想即所得的绘图工具,相关内容请见官网,不做过多介绍!
PlantUML的一个显著缺点是,当元素多了以后,并不好维护!
所以我主要使用PlantUML做局部的建模!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如何量化用户体验对有效提高产品的可用性而言至关重要。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如何有效可靠地使用(收集、分析和呈现)几种重要的用户体验度量数据:操作绩效(正确率等)、可用性问题(频率和严重程度)、各种类型的满意度数据及生理/行为数据(如眼动跟踪)。同时对“综合性量化度量数据”和“投资回报率(ROI)”等问题进行了专门介绍。 第1章 引言 1.1 本书架构 1.2 什么是可用性 1.3 可用性为什么重要 1.4 什么是可用性度量 1.5 可用性度量的价值 1.6 十个关于可用性度量的常见误解 第2章 背景知识 2.1 设计可用性研究 2.1.1 选择参加者 2.1.2 样本大小 2.1.3 组内或组问研究 2.1.4 平衡 2.1.5 自变量和因变量 2.2 数据类型 2.2.1 称名数据 2.2.2 顺序数据 2.2.3 等距数据 2.2.4 比率数据 2.3 度量和数据 2.4 描述统计 2.4.1 集中趋势的测量 2.4.2 变异性的测量 2.4.3 置信区间 2.5 比较平均数 2.5.1 独立样本 2.5.2 配对样本 2.5.3 比较两个以上的样本 2.6 变量之间的关系 2.7 非参数检验 2.8 图形化呈现数据 2.8.1 柱状图或条形图 2.8.2 折线图 2.8.3 散点图 2.8.4 饼图 2.8.5 堆积条形图 2.9 小结 第3章 规划可用性研究 3.1 研究目标 3.1.1 形成式可用性 3.1.2 总结式可用性 3.2 用户目标 3.2.1 绩效 3.2.2 满意度 3.3 选择正确的度量:十种可用性研究 3.3.1 完成一次业务 3.3.2 比较产品 3.3.3 评估同一种产品的频繁使用 …… 第4章 绩效度量 第5章 基于问题的度量 第6章 自我报告式的度量 第7章 行为和生理度量 第8章 合并和比较度量 第9章 专题 第10章 案例研究 第11章 推进
用户体验角度来看,三种服务模式分别为:自助服务、人工服务和自动化服务。 自助服务模式,如自助银行、自助购物等,用户需要自己操作设备完成服务,相对来说,此模式对用户体验的要求较高,用户需要熟悉设备操作流程,能有效降低企业客服成本,但也会因设备故障等问题给用户留下不良印象。 人工服务模式,例如电话接待、客服受理等,用户需要与服务人员进行交流,此模式对于用户的体验质量较为依赖服务人员的技能水平。相比自助服务,人工服务更能够个性化解决用户问题。 自动化服务模式,例如智能客服机器人,通过AI技术与用户进行交流,具有自动化处理的优势,且能够根据用户的交互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种模式的用户体验相比人工服务要好,但相应的技术、数据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 从技术角度来看,三种服务模式分别侧重于不同的技术应用。 自助服务模式需要设备、硬件等的支持,并需要提供用户操作流程的设计和开发。 人工服务模式需要利用电话、邮件等交互工具,并对客服人员进行培训和管理。 自动化服务模式需要涉及到语音、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多种AI技术的应用。 总体而言,三种服务模式之间存在技术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密切联系,需要根据客户需求、产品形态、技术成熟度等综合因素来选择使用哪一种服务模式。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