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IT终成空,重新创业回龙观

转眼间,IT快十年了。很多人说那些老IT要么自己创业,要么转行,三十五岁以后就变挨踢了。可我认识的那些七十年代的老IT们,大多还在这个行业里讨生活,只不过大多都已经看淡名利,安稳下来,很少再到职场上去兴风作浪。这也是最近几年七十年代的老IT们很少出现在职场上的原因之一。我认识的一个老IT就住在龙跃,每天朝九晚五,领着儿子到处玩,再也不见当年那份憧憬未来,志向远大的热血情怀。
我最早使用的工具叫FrontPage98,是当时非常流行的一种网页制作工具。那时候,会做个网页似乎就是个大拿,能要出相当不错的一份薪水。我那时候认定,这就是我一生会从事的行业。于是,就随着这波网络大潮一起,潮起潮落,直到今天。(待续)


续二

其实在这近十年的江湖闯荡中,我也有过很多次创业机会,但有的是因为没把握住,有的是因为时运不济,最后还是回到职场上去寻找下一次机会。记得有一次一个猎头给我打电话介绍我去一家公司,一听地址行业,我马上听出那原来就是我以前工作过的一家公司,如果当年继续留在那儿,我现在说不定早就是那儿的CEO了。可惜我不安于现状的性格让我在这十年里转战南北,教育、医疗、电信、证券、物流、政务。。。
几乎转便了IT各行各业。从Asp,VC到Java,C#,为了跟上时代我必须不停地学习充电,如同穿上红舞鞋般不停地旋转。终于有一天,我知道我必须停下来了。回首前路,我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次完整的规划,只是一味地习武练功,寻找机会。我相信上天会把机会赋予有准备的人。殊不知,认识机会比获得机会更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当几个机会同时摆在面前的时候,应该如何取舍。证券,医疗,电信,哪个更有前途?是做产品还是做项目?是到一家小公司去做鸡头还是到家大公司从中下层做起?这个公司的企业文化我是否适应?是专注于技术还是从技术走向市场?一次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的机会,而且可能是再也不会有的机会,如果走错可能付出的是走几年的弯路。人在江湖,一旦迈出将不可回头。记得我有一个同事,毕业后直接去了BEA,在享尽了外企的优厚待遇后终于不甘现状,怀着一腔热血走进职场。在几年的颠沛流离之后终于明白,他放弃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去寻找另一个并不适合他的梦想。想回头,已经永不可能。


续三

回首这些年来的经历,一个最深刻的教训就是:一定要在很早的时候规划好自己的职业道路,规划得越细致,离成功越近,走的弯路越少。最关键的当然是要有自知之明。谁都想创业成功,但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做老板一定要想清楚,想不清楚就去做职业咨询,听听专家的意见。当选好了就要做好长期打算。比如你认为自己可以在教育行业创业,在找工作的时候尽量选择做教育产品的公司,多了解其中的业务需求,发现其中的创业点。那时如果有另外一个做电信的公司高薪聘你,你就要考虑清楚,是改变你的创业规划,还是为了钱去随波逐流。如果发现自己不适合创业,也要尽早寻找退路,找个相对稳定的大公司,为自己的养老做好打算。可惜这一切我理解得太晚了,当我又一次创业失败回到职场的时候,当年我手下的一名程序员已经是软通动力的一名高级分析员,享受带薪年假了。


续四

技术的陷阱.看到现在的很多IT新人为技术方向而争得面红耳赤时候,我似乎又想起当年的自己,总认为自己是搞技术的,技术的高度就是事业的高度.不断地追随潮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新架构,研究技术发展方向,似乎这些就是一个技术人员天经地义的成长道路。今天,当我看到杨勃的豆瓣网,王微的土豆网,六班长的回龙观社区网.他们所用的技术都非常简单,所用的技术代价与一个ERP项目相比简直就是芝麻与西瓜的对比,但所创造的影响和收益却正好颠倒过来。今天我在这里无意贬低ERP而去抬举网站,但对于混迹与IT行业的个人而言,他必须明白一点,技术是为业务服务的,技术再高,永远是业务的垫脚石。现在许多IT公司的老板,无论是否出身于技术,几乎都具有销售的人脉或者售前的市场判断能力。正如盖楼,盖楼的技术无论有多高超,永远需要有房地产公司告诉他,应该盖酒店还是写字楼。一个技术人员,如果只顾着埋头研究怎么绑钢筋,怎么浇水泥,而不抬起头来看看这块地为什么建酒店,为什么建写字楼,那他就必须在30岁前找好自己养老的位置,做个踏踏实实的打工族。如果象我一样,一边低头研究绑钢筋,一边想着将来怎么拿块地做房地产,那结果也会和我一样。


续五

今天,当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方向的时候,我忽然发现自己已经走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进:作为一个高龄打工仔与一群下一代一起成长?退:离开IT行业我又能做什么呢?虽然不断有些朋友跟我取得联系,想一起做些事情,但我经历多了,对那些别人看起来很有希望的事情总能看到许多难解的细节。做项目,客户的反复,回款的压力,项目的延续性每一个问题都不能回避;做产品,市场的定位,宣传的代价,效益的长期性都是问题;做运营,前期的投入,推广的难度,用户群的兴趣都需要认真的调研。而这些决不是一个技术人员在家里能够调研清楚的。
我 到底还能做什么呢?


续六

去年初,我自做主张和爱人一起在观里开了一家小店,开业之初就接到胖墩儿发出的信使警告,可惜我没有在意,今年果然以关张收场。后来一个朋友约我一起开饭馆,我断然拒绝,无论别人做得多么风光,做自己不了解的东西,成功的概率和中彩的概率一样,天道酬勤只对那些走对了路的人有用。我必须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找到方向,我的年龄也不允许我再用青春去另起炉灶了。于是,我想到了一个营生,IT家教。
在我最近几年的开发生涯中,带过很多新人,其中就有不少是培训后过来找工作的。对于这些经过面试辅导后过来的学生,我普遍感到他们所经历的培训缺乏成型的程序思想和对自我学习能力的锻炼,他们所做的所谓实战训练也相当初级,跟实际开发相差很大。也许是培训方怕教的太难学生学不会。但在我的团队里,项目需要什么你就要会什么,不会就要去学,去找资料。我是一个懒人,哪怕一个刚毕业没经过培训的学生来了教法也是一样,先自己分析需求,自己画用例,做界面,然后设计类结构,写表结构说明,自己生成代码,自己写逻辑。我教1、2,然后你写出3、4,然后我再写5、6,你再摸着写7,8。这样,当一个项目下来之后,几乎所有的团队成员都会自己分析需求,都会设计数据库,都会自己去网上找资料学技术。曾经有个河北经贸大学的实习生到我们公司实习,来的时候只会些VC基础和简单的SQL语句。我带了他两个多月,他后来就能独立完成一个普通的项目。而那些从新东方或者北大青鸟招进来的毕业生,虽然多会些语法和架构,但做起东西来依然需要手把手的教,感觉不比新生少费多少力气。当我需要重新找到职业方向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曾经带过的程序员们,虽然那时是做项目,但实际上我在实战中对他们做了培训,我想我是完全可以胜任培训工作的。但我并不想去培训机构。去年我曾经招过一个从北大青鸟毕业的学生,他毕业后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学校于是给他讲义让他备课,准备让他到大连去做培训讲师。由此我联想到我在应聘过程中接触过的几个培训学校,他们关心的是如何应付学生,“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听不懂,也不能让学生们觉得太容易,不要被学生问倒了。“这是一个培训学校的面试官给我的三项要求。我认为既然他们最终要走向社会,必然要以实战中的项目为核心,不管难度多大,学生们起码应该见过。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得在一个项目里要用到对xml的操作,程序员问我,我以前做过,但一时也想不起来,就告诉他在百度里用Dom4j去查找相关资料,终于靠他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打算用自己在实际开发过程中用过的方法去培训学员,现在培训的门槛很高,我个人也没能力去办什么培训班,干脆就先sohu一把,做个IT家教吧。但我该从何做起呢?满大街去贴电线秆子吗?
我想到了豆瓣网,一个web2.0时代的神话产物,也许它能给我某些启示。


续七

在web1.0的时代,以阿里巴巴、淘宝为代表的第一代运营模式是以商品为核心的,不管运营细节上有多少出入,一个分门别类的商品黄页是每个电子商务的必备门面。无论是B2B还是B2C,每个客户点进商务网站如同走进商场选购商品,所不同的是一个在网上一个在大街上。第一代电子商务实际上就是把生活中的购物方式搬到了网上,优点是增加了许多搜索功能和可以坐在家里买东西。
web2.0刚刚开始,以豆瓣为代表的第二代电子商务改摆开商品任君选购改为引导客户购买,一个客户进入豆瓣,他未必想买哪本书,但他人的书评会吸引他对一本书的兴趣。以一本书为核心形成读者群构成一个小社区,读者可以在这个社区内交流。阅读-评论—交友-社区,用相同兴趣作为媒介,把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真实地搬到网上,也使得豆瓣相对于一般交友网站或者QQ更有针对性,加入“友邻”的往往是不认识但趣味相投的朋友,这比陌生人随意添加要有效和可靠得多。实际上,豆瓣的豆友们已经在现实生活中组织了各种各样的聚会、活动,豆瓣的SNS已经远远把传统阅读社区抛在了后面。但是,豆瓣的追随者们似乎就没那么幸运了,人们可以为一本书写评论,相互探讨,但决不会为一款服装或一类冰箱去组成一个团体。有些商品可以进入2.0的时代,有些似乎只能暂时留在1.0的世界里。那么培训行业呢?家教行业呢?

续八

近年来IT培训业的蓬勃发展为许多培训机构创造了大量财富,北大青鸟,新东方,达内等纷纷从北京走向全国,到处开疆拓土。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新毕业和想转行的学子们纷纷花钱进入各种培训机构,以求获得更好的发展,各个培训机构也使出浑身解数招揽生员,培训专员的招聘广告到处飞扬,仅我在hlg的人在职场上就见过多次。但学员如何选择培训机构呢?怎么样判别一个培训机构或一个培训讲师的优劣呢?
当年新东方刚刚起步的时候,其实力不见得比那些拥有多少外教的培训学校强,但他抓住了一点:猜题。在新东方培训过TOEFL,GRE的学员都应该知道,经过那里的培训,英语能力不一定能强多少,但猜题的能力却有不少长进。在出国潮的带动下,殷殷学子们放弃了其他培训机构的外教,纷纷走进新东方的课堂,造就了今天的新东方。
如今,当广大学子们纷纷走进培训机构的时候,功利二字再次成为头顶金字,而现在,靠猜题已经不可能了,想进公司的门槛,没点真本事是不行的,进了人家的公司,没点真本事同样也是不行的。对于IT培训,我相信速成也反对速成,所谓相信,是我相信一个学员可以通过短期的项目培训掌握一项谋生的技能(软件工人),所谓反对,是因为技能与思想是两码事情,会编程不等于会分析,没有分析能力,就象会用瓦刀砌砖却必须等别人画出墙线来才能砌。现在中国的软件市场远远没有国外的规范,在那些中小公司里打工别指望项目经理会把系统分析到程序员只要会写方法体就行了。大多都要求程序员有一定的项目分析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经过短时间的培训能够获得的。那么,学员对培训者的要求必然是:学一门真实的手艺,获得一个饭碗,然后希望能扶上马后再送一程.当在公司里遇到问题的时候,能有一个后盾。那么、讲师与学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就存在了,与CSDN不同,这种互动是两个认识的人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关系拓展开去,就是一个以教师为纽带的一个班级的社会。当这种互动关系记录在网络上可以任人查看的时候,这名讲师的品质和能力以及他所教授的学生的品质和能力就为大家所认识。这和豆瓣是否有相似之处呢?

续九(终结篇)

职业设计做好了,创业蓝图规划出来了,剩下的就是建网站,找生源,联系合作者,屡败屡战的我又开始创业了。

写到这里,我不禁环顾这间在回龙观买下的房子。IT十年,买下一套房子,结婚,养了一个孩子,过着一个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虽算不上成功,却也不愁温饱。如果中国的IT业能象国外一样能给一个IT人工作到老的社会宽容,也许我就不必写下上面那些创业感言。可惜,我生活在中国,IT是吃青春饭的,当青春逝去的时候,两手空空的我靠什么继续生活呢?
今天,当我写下自己的创业计划,规划出自己日后的职业方向的时候,我感到的不是创业的激情,而是生存危机慢慢袭来时天然升起的自卫使命感。看着那些比我小一轮的下一代天天叫嚷着创业,我宁可用自己的经验去换取他们所拥有的时间。有家有小,日后孩子上学,医疗养老,都取决于我现在是否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走对了,可以为自己的后半生找到生活的依靠;走错了呢,我将何去何从?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