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出生在北上广,我的人生就彻底没救了吗?

640?wx_fmt=png



“逃离北上广”似乎已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了,越来越多的人将这句话落实到了人生规划中。在大城市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和高房价的重压之下,从2015年开始,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出现逐年下降。去年年初,北京的常住人口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640?wx_fmt=png

 

但是,城市和城市之间的差距日益拉大也是不争的事实,资源分配和个人发展机遇的不平衡让每一个想逃离的人摇摆不定。


是继续在北上广深打拼坚持最初的梦想,还是离开后安家置业安安稳稳过一生?相信每一个异乡人都深深纠结其中过。

 

放眼国内,眼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似乎是这样的:东北衰落、西南崛起、东部转型、中南升级。

 

而那些逃离了北上广的人最后都去了哪里呢?


前不久,广受热议的“抢人大战”便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例子。从中,我们不难看到,部分二三线城市已经在捉急地想办法争取人才资源了。其中,不少城市主动打响“人才争夺战”,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留住大学生,武汉甚至直接喊出“毕业大学生能以8折的价格买到房子”这样诱人的口号。

 


武汉吧!房价给你打8折!

640?wx_fmt=jpeg


郑州吧!我们买房直接给20万补贴!

640?wx_fmt=jpeg


成都吧!大学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640?wx_fmt=jpeg


长沙吧!我们大专生就可以落户!

640?wx_fmt=jpeg 640?wx_fmt=jpeg


而说到底,人们的选择还是要回归到一个事儿上:那就是城市的发展问题——这个城市值不值得你为之投资青春,当然还有金钱。

 

那么那些看似落后的二三线城市想要快速发展,逆风翻盘,赶超一线大城市,到底有没有可能

 

国内专家的分析我们已经了解的足够多,今天阿信带大家看看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给我们支了什么招儿!


640?wx_fmt=jpeg


1916年的5月4日,简·雅各布斯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小镇,她的家族中大多数人是教师,女孩和男孩一样都被平等对待,这样的家庭里,每个人都被鼓励去自由追求自己心中理想的职业和生活。她从小所接受的观念是“女人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她早年做过《斯克兰顿论坛》做义务记者。经济大萧条时,她去纽约为时尚杂志《Vogue》撰稿。之后,在《建筑论坛》担任编辑。她在负责报道城市重建计划的过程中,她逐渐对传统的城市规划观念发生了怀疑,并由此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

 

你也可以说,今天我们真的很难再找到第二个,像简·雅各布斯这样有着同样影响力的城市学家了。

 

《纽约客》曾这样评价道:“雅各布斯是少数具有真正原创性的城市规划师,她有点疯狂甚至有些古怪的洞见已经多次得到了证实。她的畅销级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半个多世纪了,仍然在释放巨大的能量,影响着一批批建筑学者、社区工作者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谈起规划,人们都会想起雅各布斯。

 

令人困扰的城市经济发展问题,时时刻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抉择。今天,我们再次提起雅各布斯以及她的作品,却发现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她就提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城市发展模型和思考。

 

城市发展之

终点开放型的漂移美学

在书中,她曾借用日本人类学家梅棹忠夫关于“漂移美学”的发现来告诉大家,成功的经济发展在本质上说必须是终点开放型的,而不是目标导向型。

 

在历史上,当日本人处在一种实用主义的不确定状态时,很多事情能做得更好,例如在明治维新时期,人们就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人知道接下来会发生怎样的事情。相反,当他们有了明确的目标,下了坚定的决心时,结果反而事与愿违。


640?wx_fmt=jpeg

 

什么是终点开放型的城市发展模式? 


说白了,就是说发展经济的过程里需要保持随机应变的实用主义色彩。

 

而我们之所以要这么做,一方面的原因在于,许多无法预见的问题会随时涌现出来,发明农业生产的人不知道土地会被耗竭,发明汽车的人无法预知酸雨。

 

人们曾把经济发展定义为一个持续的创新过程,把新的发明有效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但事实上,我们还可以扩大这个定义,把发展理解为一种随机应变的过程,不断通过新的工作去解决新的问题,找到某种临时性的解决方案,然后又需要用更新的智慧去应付更新的问题……

 

相反,用“目标明确”“规划长远”和“决心坚定”的方式去完成某个任务的“产业发展战略”,则属于一种非良性的思考方式。

 

举个例子吧,世界上最早成功建立的铁路是用于伦敦的观光。塑料最早是用于玩具和厨房器皿,以及作为象牙的廉价替代品,后来塑料材料才逐渐用来替代各种弹簧、水管和金属。个人计算机吸引人之处首先是用于玩游戏,然后才是辅助日常工作。


640?wx_fmt=jpeg

 

而城市的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候所谓的“野蛮生长”也不见得是什么坏事。不是有人这样说过嘛,“所有伟大的发明都来源于不起眼的事物。”经济发展中的漂移现象同样如此。


最早的油井是为了给油灯提供燃料,但数十年之后,随着电力的普及,煤油灯很快过时了。不过在此期间,人们却发现了石油有很多其他的用途。

 

胶水出现的时候是为了把沙子固定在纸上,但到了后来,胶水自身的用途和经济意义远远超过了砂纸。

 

早先修建货运铁路的时候,人们只是为了把货物运到运河边的港口,早期的收音机只是为了联系那些无法架设有线通信装置的地方,例如轮船。

 

留声机的发明人爱迪生当时以为,这种装置最大的用途是在商业交往中进行记录......


经济发展和扩张过程中的开放型漂移有着自己的规律,但它并不遵循军事意义上的“挑战”与“反应”的规律,并不像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的那样,某个文明如果不能对挑战做出正确反应,就会灭亡。

 

所以,我们说,城市经济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的规律更像生物的进化,它并没有我们可以预测的固定方向。

 

城市发展之

没有天生的大城市

 

城市经济发展中还有另一种不容忽视的方式——进口置换。

 

什么是进口置换?

 

一般来说,当一座城市为自身市场快速生产许多曾依靠进口的产品,并快速改变继续进口的产品组合时,其出口量基本维持不变或有所扩张。在这些情况下,该城市通过生产过去的进口而得到的增长,是纯粹的增量,是经济的绝对扩张。

 

世界上的大城市都有过许多次置换进口的时期和爆炸式增长的时期。

 

以日本为例,如果日本当初依靠增加丝绸或者其他原材料的出口,而不是在其城市里迅速生产用丝绸换回的进口品,那么它今天可能是最落后、最贫困的国家。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吧,日本尽管几乎不产铁,并且必须进口大部分燃料,却仍能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


640?wx_fmt=jpeg

 

除了日本外,美国芝加哥也是个不错的例子。

 

在芝加哥第一次进口置换时期,10年之内扩大了7倍,人口从1845年的1.2万人增长到了1855年的8万人,这说的不是闲置的城市人口,而是有工作和工作机会的人口,是芝加哥经济的增长。

 

这一时期的芝加哥是一个大的中转站,它买卖和处理商品——主要是通过五大湖和新铁路运到东部市场的面粉和木料,还是从东部运到中西部去的产品的集散地。它的中转业务在发展,新的出口在发展(一些机械制造、造船和一些地区银行业务),其原有工作衍生而来的出口也都发展得不错。虽然,直到1855年,在众人看来,芝加哥还没有被看作制造业城市,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很明显已经是了,哪怕当时它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出口商,产品仅仅出口到了附近的郊区而已。

 

但不管怎么说,历史事实确实向我们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当一个城市用本地产品来置换许多不同的进口品时,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城市爆炸式的发展。


640?wx_fmt=gif

 

中国城市的扩张时代过去了,下一个风口是城市更新。而现在我们的许多二线城市是不是处在这样一种人口置换的红利,随后向曾经的美国芝加哥或者日本那样迎来城市的产业升级呢?

 

总之,无论是漂移的发展模式还是进口置换,我们都不难看出,雅各布斯对城市发展的洞见和思考还是非常值得后人深思和借鉴的。


虽然今天我们不能拿着这些方式或策略生搬硬套的对号入座,但却不得不承认一点,绝大多数发达的大城市都并非与生俱来,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径,二三线城市逆风翻盘并不是不可实现的。 



欢迎留言和大家聊聊对于大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你的选择是什么?或者关于城市发展的思考。


∞∞∞

640?wx_fmt=png

公众号回复“IT派”

邀你加入 IT派 { 深广创投圈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