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的总体结构:
趋势分析
产品定位
产品架构
迭代路径
总结
一、趋势分析
旅游成为大多数人假期的选择,也成为一种消费趋势。据国家旅游局的官方数据,2016年第四季度全国旅行社入境旅游外联438万人次,国内旅游组织4242万人次。2015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
基于地图服务的互联网巨头公司纷纷介入旅游景区地图数据的深度开发。高德的智慧景区服务,2015年古北水镇、乌镇景区的导览。解决乘客的出行问题,停车住宿就餐等问题。百度地图的3D景区,无人机航拍绘制的俯瞰景区的3D视图。
这些应用的上线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对旅游地图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互联网+旅游”这个方向的火爆。那么市面上还有哪些依据地图服务开发旅游应用的公司呢?笔者找到了一个名叫驴记导游的应用。通过分析和试用,接下来具体聊聊该产品的市场定位、产品架构、产品迭代路径和未来发展的构想。
二、产品定位
驴迹导游是做什么的?第一次打开APP,会有几页导览,那给人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是景区语音导游,另一个是卡通手绘地图。可以知道这款应用是通过卡通手绘地图的形式帮助旅游者规划景区的旅游线路并且提供专业的语音讲解。
[图 手绘风格和语音讲解]
这个应用帮助使用者解决了哪些痛点问题呢?网上一直流传的一个段子,“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景点拍照,回家见人吹爆,后来什么也不知道。”从这个产品的自我定位“全新的旅游体验”和“深入了解景区文化”可以看出他的出发点:
1、景区游玩路线规划。景区中如何不跟着人流走,不跟着感觉走,有一条科学的观景路线。那么针对自助出游的游客,它提供景区游玩路线的推荐,提供类似团游领队的功能。
2、景点知识讲解。对景点的深入了解,我们的信息来源一般有这几类,导游、景区介绍栏、导览器、自带资料。导游和导览器相比于介绍栏和资料,往往是最有效和最全面的信息来源,但价格一般比较高,没有成为大众选择(当然如果选择蹭导游的话,也不是不行)。
3、重要地点导航。游玩过程中往往需要找厕所、找商店、找出口。他提供了附件厕所的地图导航(跳转第三方应用)。
4、旅游社交。游玩前不知道去哪里、怎么玩,他提供了城市攻略和热点景区的分享。
通过分析发现,他的现实定位瞄准的人群是可能去4A或5A级景区中独自或结伴而不是团游的游客,这些游客能熟练的使用互联网并且有对景区内景点深入了解的需求。
在帮助解决了一部分问题的同时,这个应用有没有实现它所定义的“全新体验”和“深入了解”呢?清楚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分析分析在互联网已经相对发达的今天,人们选择出游的真正目的和痛点需求。
首先,是游玩的体验。关于出游(指国内游)目的,我们回归到不同的场景中分析具体的需求。
青年和学生 本地居多,时间多、行动自由、消费能力一般但是愿意主动消费、会拍照上网,一起出去玩,大家高兴,自己高兴 除了拍照发朋友圈有没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家庭团或亲友团 行动比较束缚、消费能力相对高、带家人逛逛,家人高兴,自己高兴 能不能有更多的亲子交流和互动,可能还有专门摄影纪念的需求
学生团或公司团 行动安排比较固定,有爆发期和平淡期,消费有人买单,在团队活动中享受乐趣 需要团建的领导师,可能有专门摄影需求
旅游团 大部分是外地游客,行动安排比较固定,有爆发期和平淡期,消费能力相对高但一般不主动消费,会拍照不一定都上网,钱花的值就行
能有更多的亲身体验和交流,没有直接和间接的强迫消费
外国友人 有语言文化的障碍但又有极大的兴趣,行动比较自由,一般会为体验买单 亲身体验不同的语言文化或风俗
本地老年人 有很多的空闲时光、有固定的班子、基本不拍照不上网 聊天和打发时光 能不能每天来都有不一样的事干
综上,大部分人出游并没有非要达成的目的,真正在意的是最后大家的体验。目前国内一些好的景区在努力通过设施的改善来保证体验,例如景区交通规划、住宿、就餐、导览提示、免费讲解等,但是大部分景区在考虑如何运营的问题上视乎比考虑游客的真实体验更加下功夫。但是由于基础设施的完善,考虑进一步挖掘游客的体验而不是设置收费的园中园和卖更多的纪念品。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便利能帮助更多的公司更深入的挖掘游玩体验。
其次,合适的出游计划。一般大家出游的前提是:时间、同伴、经济条件、健康条件,选择游玩目的地主要考虑:特色的自然地理、人文风俗、主题娱乐,距离。考虑时间、消费能力、团体人数和距离的因素,规划合适的出游计划。
然后,停车、住宿、吃饭的问题和突发情况的解决。
最后,除了“到此一游”外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