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步骤:文件→翻开→文件种类DXF→格子原点设置→格子显示设置→格子显示口→点设置→捕获中心→中心→格子原点设置→原点设置→鼠标左键点击要增添中心点的地位,设哪里就点哪里→测定解析→因素特征→点击设置中心点的边缘→涌现英文对话框→看Center Coordinatex…>0就可以了→可编程了.
2. 再描绘:刷新;
3. 捕获核心:捉拿中心→中央→格子原点设置→原点设置→点击要增加中央的的边缘;
4. 格子原点设置:格子原点设置→格子显示设置→格子显示→把□格子显示的勾勾去掉→设置;
5. 线切割加工定义:凹模(即内孔)→条件变革→更改加工条件→加工方向对应第一刀进刀方向(L为G41,R为G42)→切入量不改(设为0就可以了)→切剩量为落料的地方,一般为0.5mm→躲避高度无用→全圆接近角度一般设45度(只对圆孔有效)→接近种类→选line→全体Taper角度(1ST)→全体Taper角度(精加工)→全体Taper方向(I为上大,E为下大)→下扩大→主程序面间隔设TP值→点OK→条件对话框→Water→Wire线型→Brass→Work资料→Thick厚度→Punch→Close贴面加工,Open悬空加工→Cond割几刀一般3Times up→Find(F)→刀数3Times→OK→点选线割图形→点选进刀孔→点要进刀的边(注:对圆孔来说点3次可编程)→NC数据生成→设置NC文件名→OK。
6. 亲近品种:Line直线进刀,arcl圆弧进刀1, arcl圆弧进刀2,vertex端点进刀;
一般选Line直线进刀选Line直线进刀后圆弧接近半径图框无效,如果选其余,圆弧接近半径要改;
7. 全圆靠近角度:一般设45度;
8. 全体Taper角度(1ST):也就是锥度,上面有锥度下面为直身的全体Taper角度(1ST)内要输入锥度,全体Taper角度(精加工)输入0,加为下面是直身,上下都有锥度的全体Taper角度(1ST),全体Taper角度(精加工)都要输入锥度;
9. 全体Taper方向:如果割直,内孔锥补为下扩张,外形锥补为上扩张;
10. 主程序面距离TP:主程式面到床台距离,如果是直身,一般为工件厚度。
11. 无屑加工:全体角度输入0才可显示,
2. 再描绘:刷新;
3. 捕获核心:捉拿中心→中央→格子原点设置→原点设置→点击要增加中央的的边缘;
4. 格子原点设置:格子原点设置→格子显示设置→格子显示→把□格子显示的勾勾去掉→设置;
5. 线切割加工定义:凹模(即内孔)→条件变革→更改加工条件→加工方向对应第一刀进刀方向(L为G41,R为G42)→切入量不改(设为0就可以了)→切剩量为落料的地方,一般为0.5mm→躲避高度无用→全圆接近角度一般设45度(只对圆孔有效)→接近种类→选line→全体Taper角度(1ST)→全体Taper角度(精加工)→全体Taper方向(I为上大,E为下大)→下扩大→主程序面间隔设TP值→点OK→条件对话框→Water→Wire线型→Brass→Work资料→Thick厚度→Punch→Close贴面加工,Open悬空加工→Cond割几刀一般3Times up→Find(F)→刀数3Times→OK→点选线割图形→点选进刀孔→点要进刀的边(注:对圆孔来说点3次可编程)→NC数据生成→设置NC文件名→OK。
6. 亲近品种:Line直线进刀,arcl圆弧进刀1, arcl圆弧进刀2,vertex端点进刀;
一般选Line直线进刀选Line直线进刀后圆弧接近半径图框无效,如果选其余,圆弧接近半径要改;
7. 全圆靠近角度:一般设45度;
8. 全体Taper角度(1ST):也就是锥度,上面有锥度下面为直身的全体Taper角度(1ST)内要输入锥度,全体Taper角度(精加工)输入0,加为下面是直身,上下都有锥度的全体Taper角度(1ST),全体Taper角度(精加工)都要输入锥度;
9. 全体Taper方向:如果割直,内孔锥补为下扩张,外形锥补为上扩张;
10. 主程序面距离TP:主程式面到床台距离,如果是直身,一般为工件厚度。
11. 无屑加工:全体角度输入0才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