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nado学习 day3

今天学的主要是web.Applications

一个web应用是由一个路由表(router table)和请求处理器(handler)集合组成。application对象的构造函数__init__(handlers, debug=True,static_path="".........). 

第一个参数就是router table的配置,即指派哪个handler负责哪些任务。详细解释在后文。

除了第一个参数,后面的参数全部都是对属性的设置。通常会新建一个config.py文件,将所有的配置写成字典类型。这个文件如下图所示(我现在也就学到这么点)


其中,

1. 端口号一定不能<1000, 最好选6000以上的。

2. settings 里的 “debug” 在服务器真正提供服务的时候应为false;调试时设为true。若为true, 代码一改动服务器就会自动重启。

3. static_path和template_path分别为静态路径和模板路径(不懂)

下面详细讨论第一个application构造函数中的第一个参数(路由参数)

路由参数是一个元组列表,每个元组包含pattern(模式)和handler(处理器)。当httpserver接收到一个http请求,server从接收到的请求中解析出url path(http协议start line中),然后顺序遍历路由表,如果发现url path可以匹配某个pattern,则将此http request交给web应用中对应的handler去处理。

路由的设置主要分为3种

1. 常规情况

(r'/',index.IndexHandler)

2. 需要往handler传参时,要传的参数加在最后

(r'/home', index.HomeHandler, {"word1":"nice","word2":"wonderful"})

同时,要改写这个handler的initialize()函数,像酱紫,然后才可以在get函数里得到参数值


3. 如果想给这个url起个名儿,可以使用tornado.web.url()函数

该函数的最后一个参数是这个url的name,这么做的好处是,url更改时,不需要修改别的地方,根据name仍然可以找到更改后的url。倒数第二个参数可以是向这个handler传的参数。但此时这个url就不是元组路由了。例如

tornado.web.url( r'/happyjessie', index.HomeHandler, {"word1":"smart", "word2":"clever"}, name = "goodJess")

同时,在handler的get函数中,需要利用name反向解析,获得这个router的正则表达式,然后就可以在get函数中使用了

url=self.reverse_url("goodJess") 

self.write("<a href='%s'> go to another site </a>" %(url))


今天就总结这么多。。。感觉我每天总结的越来越少。。。。哎其实我想赶紧把视频课全部看完,今天看了大概有3-4个小时,感觉都是零碎的知识点就没怎么总结。。。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