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法
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
vmstat [-s] [-n] [-S unit]
vmstat [-m] [-n] [delay [ count]]
vmstat [-d] [-n] [delay [ count]]
vmstat [-p disk partition] [-n] [delay [ count]]
vmstat [-f]
vmstat [-V]
-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
-f:显示从系统启动至今的fork数量 。引申閱讀: http://www.cnblogs.com/leoo2sk/archive/2009/12/11/talk-about-fork-in-linux.html
-m:显示slabinfo
-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
-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
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
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
-d:显示磁盘相关统计信息。
-p: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
-S:使用指定单位显示。参数有 k 、K 、m 、M ,分别代表1000、1024、1000000、1048576字节(byte)。默认单位为K(1024 bytes)
-V:显示vmstat版本信息。
输出属性说明:
字段说明:
Procs(进程):
r: 运行队列中进程数量
b: 等待IO的进程数量
Memory(内存):
swpd: 使用虚拟内存大小
free: 可用内存大小
buff: 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
cache: 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
Swap:
si: 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
so: 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
IO:(现在的Linux版本块的大小为1024bytes)
bi: 每秒读取的块数
bo: 每秒写入的块数
系统:
in: 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
cs: 每秒上下文切换数。
CPU(以百分比表示):
us: 用户进程执行时间(user time)
sy: 系统进程执行时间(system time)
id: 空闲时间(包括IO等待时间)
wa: 等待IO时间
vmstat -a 3
Memory(内存):
inact: 非活跃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active: 活跃的内存大小(当使用-a选项时显示)
vmstat 2 10 //每两秒查看一次
CPU:
1) 如果(process r)是连续的大于在系统中的CPU的个数表示系统现在运行比较慢,有多数的进程等待CPU.
2) 如果r的输出数大于系统中可用CPU个数的4倍的话,则系统面临着CPU短缺的问题,或者是CPU的速率过低,系统中有多数的进程在等待CPU,造成系统中进程运行过慢.
3) 如果空闲时间(cpu id)持续为0并且系统时间(cpu sy)是用户时间的两倍(cpu us) 系统则面临着CPU资源的短缺.
如果disk 经常不等于0, 且在 b中的队列 大于3, 表示 io性能不好。
简单的说就是:
r 和 b 不高于5,如果r 经常大于4,且id 经常少于40,则表示CPU 负荷很重。
us+sy 不超过80%,如果大于80,进程就会在运行队列中花费等待时间,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就会下降。
wa 不超过25, 如果说wa >40表明磁盘io没有也许存在不合理的平衡,或者对磁盘操作比较频繁
内存:
si和so基本为零。 其中si表示当前每秒交换回内存(Swap in)的总量,单位为kbytes;so表示当前每秒交换出内存(Swap out)的总量,单位为kbytes。如果si,so 长期不等于0,表示系统使用swap 频繁,即内存不足。
一般情况下,如果内存的占用率比较高,但是,CPU的占用很低的时候,可以考虑是有很多的应用程序占用了内存没有释放.
要注意的是,Linux 内存在使用后不会释放,所以一般会看到内存使用率很高,要判断linux 内存是否正常,需要通过对swap 交换区的交换频率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