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在土豆网上看到一个名为“日本第一头脑王”的节目。它邀请了全日本非常出众的八个高智商的人进行角逐,最终选出一个最聪明的人。节目很精彩,出现的问题几乎囊括了各个不同的领域。如若没有绝对的高智商、超强的记忆力和多领域学科涉猎,恐怕很难回答其中的哪怕是很小的一部分问题。不过选手们果然实例出众,不愧是百里挑一的高智商天才,总能在第一时间给出答案,令人惊叹不已。
看完后,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人的智商究竟是天生的还是通过后天培养可以提高的。于是在网上找寻各种科学依据,但是结果让人沮丧。人的智商基本在两岁前就已经定型。聪明的人天生就聪明,愚蠢的人天生便愚蠢。所以,高智商的人群才被称为天才。自从了解到这一事实,我也只能够自我安慰一下,寄希望下辈子能够有机会体验一把天才的感觉。不过,也正如现实所证明的,高智商不代表有高成就,比如布什父子的智商据说只有90多,属于偏下的水平。而很多在科学上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也并非出类拔萃的天才,做科学更多的需要钻研精神和对科学的热情。后天的努力虽然不能让我们的智商更卓越,但是却足以让我们的人生更具价值。
有心摘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在寻求提高智商方法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了about.com这个网站。这是The New York Times旗下的一个网站,上面囊括了多种多样的与科学有关的文章。它的教育板块下面有一个心理学板块,里面有很多关于大脑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材料。我看了一些,觉得颇有意思,而且有一些内容确实具备相当的实践价值。于是决定把这些有趣的材料翻译过来,供大家参考一下。
我想还是先从左右脑理论开始吧。这部分的内容相信大部分人多少有所了解。但是考虑到这是后面其他一些文章的基础,还是简单复述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