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文章探讨了人们如何通过自我欺骗来应对现实压力,分析了大脑的三重结构(理智脑、情绪脑和本能脑)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决策。作者指出,习惯和即时满足感常常阻碍个人成长,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增强认知、培养耐心和延迟满足。文章强调了面对焦虑、设定优先级和保持在舒适区边缘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关于学习、成长和目标设定的策略。
摘要由CSDN通过智能技术生成

“醒着的人”——人在很多时候,非常善于去自我欺骗,特别是遇到现实世界的打击,对自己在认知上的差距,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欺骗合理化自己的失败,脆弱的心理难以接受真实世界的千疮百孔。

上篇 内观自己,摆脱焦虑

大脑——一切问题的起源

三重大脑

  • 理智脑:认知
  • 情绪脑:情绪
  • 本能脑:本能

今天熬夜了就好好玩,明天再学习……

我太困了,应该休息一下(玩手机)

今天是最后一天放纵日,明天再开始减肥……

理智脑很少有主见,大多是时候我们以为我们在思考,其实都是在对自身的行为和欲望合理化,这正是人类被称为“自我解释动物”的原因。

理智脑就像肌肉一样,遵循着用进废退的原则。如果长期习惯感情用事、不假思索,那感性思维就会占据主导地位;而若是经常反思、时常思考,那么理性思维便会占据上分。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有自我巩固——越用越强,越强越用。我经常喜欢晚上莫名其妙要去下楼买东西吃,很多时候我下楼都感觉自己不饿,但还是去做了,买的吃的永远是自己经常买的,事实上这就是我养成的习惯,不假思索非常方便。

想要从既有的习惯跳出不是依靠自制力(这对我真的很难)还是依靠认知

焦虑:焦虑的根源

安全感:无论个体还是群体,安全感来源于自己某一方面的独特优势:或能力、或财富、或权力、或影响力。

我曾经阅读过这样的一段话,对比一段稳定的工作的人和一个没有稳定却有很多钱的人来说,后者更加缺乏安全感,因为他需要持续的收入来确保自己的未来有安全感,即使自己有很多钱,但是未来是未知的,没人会嫌钱多,当收入更不是欲望,焦虑由此而生,但持续的收入真的能给自己带来安慰。

直面焦虑
  1. 完成焦虑:日程安排太满吗,内在欲望涉及面太广或外在安排太紧,很难深入和从容
  2. 定位焦虑:从零基础就开始直视该邻域的能人现在的所作所为——错误的定位只会让人觉得一切都来不及了
  3. 选择焦虑:选择太多,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面对多元和不确定性,靠天生的习性是和很难应对的
  4. 环境焦虑:环境限制想做的事情,令人抓狂
  5. 难度焦虑:有些只是就是对自己来说很难,真正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逃避的,不下定决心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越焦虑
焦虑的根源
  •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
  • 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能立即看到效果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

  •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做很多事
  •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
  • 接受环境:在局限的环境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这些说辞不就是正确的废话吗?道理谁不懂呢?关键在于如何真正的提升能力和保持耐心。

耐心:得耐心者得天下

patience is the key in life. I’m just taking one step at a time,one by the time one.

提到耐心不得不提到 即时满足

  • 当你想要吃冰淇淋——just do it

  • 当你减肥却想要吃炸鸡——just do it

  • 当你在自律但是焦躁难耐……——just do it

就像nike的广告宣传语“just do it",当然耐克本意是鼓励追逐梦想,不过在这里是指即可满足自己的欲望——”所想即所得“(现在我一边码字一边吃着巧克力,我想吃了然后我做了,太简单了),爽文里面大家都爱看突然开挂的桥段,因为对比长久的修为,不断压缩时间瞬间就能成功更能刺激到我们的爽点,好像只要保持心性就能成功一样。在网上不乏这样的喷子,看见一个能力本不如他的人突然变的很厉害了,不符合在他心中所印象的dinner形象便会大放厥词——”哪怕就是低能花点时间也能这样……”,当别人问起那你呢,便非常合理的开脱——“我没时间罢了,如果我做一定比他还好”。先不谈这客观是是否可行的问题,这一点就是他只看到了时间,却忽视了时间的磨砺,是的,无论是工作、赚钱,还是想要表现出色都必须经受长久的历练,我们可以沉浸在故事中,但终究要面对一个规则:想要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

误解耐心
  • 从一天最简单的开始工作,然后沉迷于娱乐信息、醉心于周边事物,就是无法去做最重要的事情

  • 花大量的时间找干货文章,点击收藏,但这辈子也不会再点开过

  • 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每天坚持一件事情,但始终与成功无缘

  • 他们有了一点点改变就着急像全世界宣布,但遇到一点挫折很快就会消沉放弃

  • 读几天书增长知识,坚持21天就养成习惯,少吃几口饭变瘦了,读完一篇干货文章,豁然开朗,改变人生……

缺少耐心的品性,再多的努力也会白费

用意志力去抵抗——如果做不到就是意志力不行

缺乏耐心是人类的天性

社会中的精英通常是那些更好地客服天性的人,他们的耐心水平更高,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认知规律,耐心的倍增器
宏观角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复利曲线:**前期增长非常缓慢,但到达一个改点后会飞速增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舒适区边缘:**舒适区——拉伸区——苦难区

复利曲线和舒适区边缘是一对好朋友,他们组合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在宏观上看到保持耐心的力量。

微观角度:
成长权重对比:即对于学习而言,学习过后的思考、思考过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该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了也会事半功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表层学习的特征是只追求量,没有思考更没有行动,陷入“越学越焦虑,越焦虑越学”的恶行循环中。

保持学习的输入简单,而思考、行动和改变则相对困难,缺乏觉知的情况下,我们会本能的避难趋易,自觉的沉浸在表层的学习量中。

“多及是少,少即是多”,读书只要有一两个观点能够促使自己发生切实的改变就足够了,其收获远比停留在表层所知道的知识要多,通过视频学习大多就是一种表层学习,大脑跟着动而不是主动思考。

学习的平台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平台期时候付出大量的努力,但看起来毫无进步,甚至退步,不过这仅仅是个假象,因为大脑中的神经元细胞依旧在发送连接并被不停的巩固,到了某一结点后,就会进入下一个上身阶段,

知道了这个规律,就能面对长期冷寂或挫折失败时做出与他人不同的选择:有人选择放弃,而我们继续坚持。同时,不会因为自己进步缓慢而沮丧,也不会因别人成长迅速而焦虑。要盯着长远价值,看见别人进度块不要焦虑不安,毕竟每个人各自所处的阶段不同,只要继续创造价值,别人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

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标的结果。

怎样拥有耐心
  • 首面对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纳自己

    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要回排解自己,跟暴躁的自己沟通。

  • 面对诱惑,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沟通

    告诉自己:”该享受的一点都不会少,只是不是现在享受,而是完成重要的事情之后。“

    建立后娱乐机制:将享乐的快感放在重要任务完成之后,形成连接——“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天天不能玩“

  • 面对苦难,主动改变视角,赋予行动意义

    提高自己认知,增加自己知识的维度。

    当你得了大病才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所以我要去锻炼。

    明白了深度学习的意义,就可以放下急于求成的速读。

    你看到的维度越多,耐心越强。

潜意识

学习知识的目的是“消除模糊”,而获取知识的方法也是“消除模糊”,目的和方法相统一

提神思考能力的方法正是不断明确核心困难和新的感悟,并专注于此。

拆解烦恼:主动正视它,拆解它,看清它,化解它

不要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他变模糊的机会;即使已经进入潜意识,也要想办法将它挖出来。所以,当你感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难受的感觉,赶紧坐下,提问自己。

  • 到底什么让自己烦躁不安?

  • 具体什么让自己担忧?

  • 面对困境我能做什么?

    恐惧就是就是一个欺软怕硬的角色,你躲避它,它就张牙舞爪,你正式它,它就原形毕露。

行动力真正不足的原因是选择模糊:脑子有太多欲望,内心进入一种不确定性。

选择模糊就是一种不确定性,人在面对不确定性会本能的逃避。

当我们没有足够清晰的指令或者目标时,就很容易选择享乐,放弃那些本该坚持但比较烧脑的选项。

在诸多可能性中建立一条单行通道,让自己始终处于“没得选”的状态。

认识本质上就是消除模糊,认知、情绪、行动上的模糊。消除模糊需要主动反本能,所以这必然是一条更难走的道路,只要怀着勇气走下去。

潜意识的智慧
凭感觉学习

熔断读书法:一旦看到对自己有启发的内容,就出发熔断,立刻停止读书。然后开始对自己提问

  1. 为什么刚才这个点对我有启发?
  2. 我能够把这个启发点用在3个不同的事情上吗?
  3. 这个启发有没有类似的知识?

凡是被某件事情击中,有意识的追问自己

  • 为什么这个电影桥段会令我感动?发生了什么?
  • 为什么这个产品让我这么喜欢?是什么让它与众不同?
  • 为什么我不由自主的沉溺于这段剧情了?

先用感性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

学数学:简单题不用理他,看不懂的题目也不·用理他,就是只能大致看得懂些思路但是又要动脑筋的地方就是自己嗯你姑姑进步最快的地方。

让自己处于学习的“拉伸区”。

感性读书法:只取全书最触动自己的一个点,然后尽可能的去实践、改变。这样读书不仅收获更大,也不会焦虑。

凭感觉寻找人生目标

用认知力代替思考力:

元认知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