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排载流量的计算方法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铜排的截面尺寸(宽度和厚度)、环境温度、安装方式、散热方式以及铜排的表面状况等。以下是根据相关参考文章整理出的铜排载流量计算方法的清晰归纳:
一、基于截面尺寸的估算法
单条铜母排载流量
计算公式:载流量 = 宽度(mm) × 厚度系数
厚度系数示例:母排12厚时为20;10厚时为18;依次类推(如8-16, 6-14, 5-13, 4-12等)。
双母排载流量
计算公式:载流量 = 宽度(mm) × 厚度系数 × 1.5(经验系数)
按平方数估算
铜排通常按5-8A/平方计算载流量;
铝排通常按3-5A/平方计算载流量。
二、基于温度和环境因素的调整
40℃时铜排载流量
计算公式:载流量 = 排宽(mm) × 厚度系数(具体系数根据排厚确定)
示例:对于100mm宽、10mm厚的铜排,在40℃时的载流量约为1800A(使用厚度系数18计算)。
不同温度下的载流量调整
40℃时的载流量可视为基准,其他温度下需进行相应调整。例如,25℃时的载流量约为40℃时的1.18倍(即乘以0.85的倒数)。
三、多层铜排载流量的计算
双层铜排
计算公式:载流量 = 1.56-1.58 × 单层铜排载流量(具体系数根据截面大小确定)
三层铜排
计算公式:载流量 = 2 × 单层铜排载流量
四层铜排
计算公式:载流量 = 单层铜排载流量 × 2.45(但一般不推荐,建议使用异形母排替代)
四、基于简明公式的计算
单根矩形铜排载流量
计算公式:载流量 = 排宽(mm) × (排厚 + 8.5)A
示例:15mm宽、3mm厚的铜排在40℃时的载流量 = 15 × 11.5 = 172.5A
五、考虑其他因素的调整
环境温度
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载流量需按相应比例折减(如九折处理)。
母排并列
多条母排并列使用时,载流量需按相应比例折减(如交流2、3、4条母排并列使用时,可分别打8、7、6折)。
安装方式
母排的安装方式(平放、竖放)和散热方式也会影响载流量,具体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六、总结
铜排载流量的计算是一个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过程,包括铜排的截面尺寸、环境温度、安装方式、散热方式以及铜排的表面状况等。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也可以参考相关的手册或标准,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和计算方法。
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估算法,另外一种是查表法,优先使用查表法。
先看第一种:估算法
40℃时铜排载流量=排宽(b)×厚度系数(τ)
双层铜排[40℃]=(1.56-1.58)×单层铜排[40℃](根据截面大小定)
3层铜排[40℃]=2×单层铜排[40℃]
4层铜排[40℃]= 2.5×单层铜排[40℃]
铜排[40℃]= 0.85×铜排[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