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持久化详解

目录

Redis持久化简介

为什么需要持久化

Redis持久化有哪些方式?为什么重点学习RDB和AOF?

快照原理

触发方式:

手动触发:

自动触发:

bgsave运作流程

RDB深入理解

RDB的优缺点

AOF日志原理

为什么采用写后日志?

如何实现AOF

深入理解AOF重写

总结操作

Redis4.0 混合持久化

性能与实践


Redis持久化简介

为什么需要持久化

Redis的数据全部在内存里,如果突然宕机,数据就会全部丢失,因此必须有一种机制来保证Redis的数据不会因为故障而丢失,这种机制就是Redis的持久化机制。

Redis持久化有哪些方式?为什么重点学习RDB和AOF?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Redis提供四种持久化存储方式,RDB、AOF、虚拟内存(VM)、DISKSTORE。

虚拟内存方式,从version 2.4 开始就被官方明确表示不再建议使用,version 3.2 再也找不到任何关于虚拟内存的配置。DISKSTORE 是从version 2.8 提出的一种设想,到目前为止Redis官方也没有在任何版本中明确使用这种方式。 最关键的是目前官方文档上能够看到的Redis对持久化存储的明确支持就只有两种方案。第一种是快照(RDB),第二种是AOF日志。

快照是一次全量备份,AOF日志是连续的增量备份。快照是内存数据的二进制序列化形式,在存储上非常紧凑,而 AOF 日志记录的是内存数据修改的指令记录文本。AOF日志在长期的运行中会变得无比庞大,数据库重启会加载AOF日志进行指令重放,这个时间会无比漫长,所以需要定期进行AOF重写,进行瘦身操作。

快照原理

RDB持久化是把当前进程数据生成快照保存到磁盘的过程,由于是某一时刻的快照,那么快照中的值要早于或者等于内存中的值。

触发方式:

触发RDB持久化的方式有两种:手动触发、自动触发。

手动触发:

  1. save命令:阻塞当前redis服务器,直RDB过程完成为止。(如果内存比较大会造成redis长时间阻塞,这样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线上禁止使用)
  2. bgsave命令:redis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RDB持久化过程由子进程负责,完成后自动结束。阻塞只发生在fork阶段,一般很短(和实例数据大小有关系)

自动触发:

除了执行命令手动触发之外,存在以下4种方式 自动触发RDB的持久化机制。

  1. 使用save相关配置,如“save m n” 表示m秒内数据集存在n次修改时(可以配置多组条件,其中一个达标就触发),自动触发bgsave
  2. 主从复制时,从节点执行全量复制操作,主节点自动执行bgsave生成RDB文件并发送给从节点
  3. 执行debug reload命令重写加载redis时
  4. 默认情况下执行shutdown命令时,如果没有开启aof持久化则自动执行bgsave

bgsave运作流程

  1. 执行bgsave命令,redis父进程判断是否存在正在执行的子进程,如RDB/AOF子进程,如果存在bgsave命令直接返回(生成RDB、AOF要浪费大量磁盘io资源,如果开启aof,磁盘io有可能成为redis的瓶颈)
  2. 父进程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fork操作过程中父进程会阻塞,通过info stats 命令查看latest_fork_usec选项,可以获取最近一个fork操作的耗时(单位ms)(具体阻塞时间和内存大小有关)
  3. 父进程fork完成后,bgsave命令返回“Background saving started”信息并不在阻塞父进程,子进程创建RDB文件,根据父进程内存生成的临时快照文件,完成后对原有的文件进行院子替换。执行lastsave命令可以获取最后一次生成RDB的时间
  4. 子进程发送信号给父进程表示完成,父进程更新统计信息。

RDB深入理解

  • 内存中的数据同步到硬盘过程中Redis服务收到数据写操作请求,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呢?

RDB中的核心思路是Copy-on-Write,来保证在进行快照操作的这段时间,需要压缩写入磁盘上的数据在内存中不会发生变化。Redis在持久化时会调用glibc的函数fork产生一个子进程,快照持久化完全交给子进程来处理,父进程继续处理客户端请求。子进程刚刚产生时,它和父进程共享内存里面的代码段和数据段.这是 Linux 操作系统的机制,为了节约内存资源,所以尽可能让它们共享起来。在进程分离的一瞬间,内存的增长几乎没有明显变化。子进程做数据持久化,它不会修改现有的内存数据结构,它只是对数据结构进行遍历读取,然后序列化写到磁盘中。但是父进程不一样,它必须持续服务客户端请求,然后对内存数据结构进行不间断的修改。

这个时候就会使用操作系统的 COW 机制来进行数据段页面的分离。数据段是由很多操作系统的页面组合而成(一页4k),当父进程对其中一个页面的数据进行修改时,会将被共享的页面复制一份分离出来,然后对这个复制的页面进行修改。这时子进程相应的页面是没有变化的,还是进程产生时那一瞬间的数据。

子进程因为数据没有变化,它能看到的内存里的数据在进程产生的一瞬间就凝固了,再也不会改变,这也是为什么 Redis 的持久化叫「快照」的原因。接下来子进程就可以非常安心的遍历数据了进行序列化写磁盘了。

  • 在进行快照操作的这段时间,如果发生服务崩溃怎么办?

很简单,在没有将数据全部写入到磁盘前,这次快照操作都不算成功。如果出现崩溃的情况,将以上一次完整的RDB快照文件作为恢复内存数据的参考。

  • 可以每秒做一次快照吗?

对于快照来说,所谓“连拍”就是指连续地做快照。这样一来,快照的间隔时间变得很短,即使某一时刻发生宕机了,因为上一时刻快照刚执行,丢失的数据也不会太多。但是,这其中的快照间隔时间就很关键了。

所以,要想尽可能恢复数据,t 值就要尽可能小,t 越小,就越像“连拍”。那么,t 值可以小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是不是可以每秒做一次快照?毕竟,每次快照都是由 bgsave 子进程在后台执行,也不会阻塞主线程。

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虽然 bgsave 执行时不阻塞主线程,但是,如果频繁地执行全量快照,也会带来两方面的开销:

  • 一方面,频繁将全量数据写入磁盘,会给磁盘带来很大压力,多个快照竞争有限的磁盘带宽,前一个快照还没有做完,后一个又开始做了,容易造成恶性循环。
  • 另一方面,bgsave 子进程需要通过 fork 操作从主线程创建出来。虽然,子进程在创建后不会再阻塞主线程,但是,fork 这个创建过程本身会阻塞主线程,而且主线程的内存越大,阻塞时间越长。如果频繁 fork 出 bgsave 子进程,这就会频繁阻塞主线程了。

那么,有什么其他好方法吗?此时,我们可以做增量快照,就是指做了一次全量快照后,后续的快照只对修改的数据进行快照记录,这样可以避免每次全量快照的开销。这个比较好理解。

RDB的优缺点

优点:

  1. RDB是一个紧凑压缩的二进制文件,某个时间点的上的快照。适用于备份、全量复制等场景
  2. redis加载RDB恢复数据远快于AOF的方式

缺点:

  1. RDB方式数据没办法做到实时持久化/秒级持久化。
  2. bgsave每次运行都要执行fork操作创建子进程,属于重量级操作,频繁执行成本过高。
  3. RDB文件使用特定二进制格式保存,没有可读性
  4. Redis版本演进过程中有多个格式的RDB版本,存在老版本Redis服务无法兼容新版RDB格式的问题。

针对RDB不适合实时持久化的问题,Redis提供了AOF持久化方式来解决。

AOF日志原理

AOF的主要作用是解决了数据持久化的实时性。Redis先执行命令,把数据写入内存,然后才记录日志。AOF 日志存储的是 Redis 服务器的顺序指令序列,AOF 日志只记录对内存进行修改的指令记录,这些命令是以文本形式保存。PS: 大多数的数据库采用的是写前日志(WAL),例如MySQL,通过写前日志和两阶段提交,实现数据和逻辑的一致性。

AOF日志采用写后日志,即先写内存,后写日志。

为什么采用写后日志?

Redis要求高性能,采用写后日志有两方面的好处?

  • 避免额外的检查开销:Redis 在向 AOF 里面记录日志的时候,并不会先去对这些命令进行语法检查。所以,如果先记日志再执行命令的话,日志中就有可能记录了错误的命令,Redis 在使用日志恢复数据时,就可能会出错。
  • 不会阻塞当前的写操作

但这种方式存在潜在风险:

  • 如果命令执行完成,写日志之前宕机了,会丢失数据。
  • 主线程写磁盘压力大,导致写盘慢,阻塞后续操作。

如何实现AOF

AOF日志记录Redis的每个写命令,步骤分为:命令追加(append)、文件写入(write)和文件同步(sync)。

  • 命令追加 当AOF持久化功能打开了,服务器在执行完一个写命令之后,会以协议格式将被执行的写命令追加到服务器的 aof_buf 缓冲区。
  • 文件写入和同步 关于何时将 aof_buf 缓冲区的内容写入AOF文件中,Redis提供了三种写回策略:

Always,同步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完,立马同步地将日志写回磁盘;

Everysec,每秒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完,只是先把日志写到AOF文件的内存缓冲区,每隔一秒把缓冲区中的内容写入磁盘;

No,操作系统控制的写回:每个写命令执行完,只是先把日志写到AOF文件的内存缓冲区,由操作系统决定何时将缓冲区内容写回磁盘。

  • 三种写回策略的优缺点

上面的三种写回策略体现了一个重要原则:trade-off,取舍,指在性能和可靠性保证之间做取舍。

关于AOF的同步策略是涉及到操作系统的 write 函数和 fsync 函数的,在《Redis设计与实现》中是这样说明的:

为了提高文件写入效率,在现代操作系统中,当用户调用write函数,将一些数据写入文件时,操作系统通常会将数据暂存到一个内存缓冲区里,当缓冲区的空间被填满或超过了指定时限后,才真正将缓冲区的数据写入到磁盘里。 这样的操作虽然提高了效率,但也为数据写入带来了安全问题:如果计算机停机,内存缓冲区中的数据会丢失。为此,系统提供了fsync、fdatasync同步函数,可以强制操作系统立刻将缓冲区中的数据写入到硬盘里,从而确保写入数据的安全性。

深入理解AOF重写

Redis在长期运行过程中,AOF的日志会越来越大,如果实例宕机重启,重放整个AOF日志会非常耗时,导致Redis长时间无法对外提供服务。为了解决AOF文件体积膨胀的问题,Redis提供AOF文件重写机制来对AOF日志瘦身。

  • AOF重写机制

Redis通过创建一个新的AOF文件来替换现有的AOF,新旧两个AOF文件保存的数据相同,但新AOF文件没有了冗余命令。

  • AOF重写会阻塞吗?

AOF重写过程是由后台进程bgrewriteaof来完成的。主线程fork出后台的bgrewriteaof子进程,fork会把主线程的内存拷贝一份给bgrewriteaof子进程,这里面就包含了数据库的最新数据。然后,bgrewriteaof子进程就可以在不影响主线程的情况下,逐一把拷贝的数据写成操作,记入重写日志。

所以aof在重写时,在fork进程时是会阻塞住主线程的。

  • AOF日志何时会重写?

有两个配置项控制AOF重写的触发:

auto-aof-rewrite-min-size:表示运行AOF重写时文件的最小大小,默认为64MB。

auto-aof-rewrite-percentage:这个值的计算方式是,当前aof文件大小和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大小的差值,再除以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大小。也就是当前aof文件比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的增量大小,和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大小的比值。

  • 重写日志时,有新数据写入咋整?

重写过程总结为:“一个拷贝,两处日志”。在fork出子进程时的拷贝,以及在重写时,如果有新数据写入,主线程就会将命令记录到两个aof日志内存缓冲区中。如果AOF写回策略配置的是always,则直接将命令写回旧的日志文件,并且保存一份命令至AOF重写缓冲区,这些操作对新的日志文件是不存在影响的。(旧的日志文件:主线程使用的日志文件,新的日志文件:bgrewriteaof进程使用的日志文件)

而在bgrewriteaof子进程完成会日志文件的重写操作后,会提示主线程已经完成重写操作,主线程会将AOF重写缓冲中的命令追加到新的日志文件后面。这时候在高并发的情况下,AOF重写缓冲区积累可能会很大,这样就会造成阻塞,Redis后来通过Linux管道技术让aof重写期间就能同时进行回放,这样aof重写结束后只需回放少量剩余的数据即可。

最后通过修改文件名的方式,保证文件切换的原子性。

在AOF重写日志期间发生宕机的话,因为日志文件还没切换,所以恢复数据时,用的还是旧的日志文件。

总结操作

  • 主线程fork出子进程重写aof日志
  • 子进程重写日志完成后,主线程追加aof日志缓冲
  • 替换日志文件

  • 主线程fork出子进程的是如何复制内存数据的?

fork采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写时复制(copy on write)机制,就是为了避免一次性拷贝大量内存数据给子进程造成阻塞。fork子进程时,子进程时会拷贝父进程的页表,即虚实映射关系(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映射索引表),而不会拷贝物理内存。这个拷贝会消耗大量cpu资源,并且拷贝完成前会阻塞主线程,阻塞时间取决于内存中的数据量,数据量越大,则内存页表越大。拷贝完成后,父子进程使用相同的内存地址空间。

但主进程是可以有数据写入的,这时候就会拷贝物理内存中的数据。如下图(进程1看做是主进程,进程2看做是子进程):

在主进程有数据写入时,而这个数据刚好在页c中,操作系统会创建这个页面的副本(页c的副本),即拷贝当前页的物理数据,将其映射到主进程中,而子进程还是使用原来的的页c。

  • 在重写日志整个过程时,主线程有哪些地方会被阻塞?
  1. fork子进程时,需要拷贝虚拟页表,会对主线程阻塞。
  2. 主进程有bigkey写入时,操作系统会创建页面的副本,并拷贝原有的数据,会对主线程阻塞。
  3. 子进程重写日志完成后,主进程追加aof重写缓冲区时可能会对主线程阻塞。
  • 为什么AOF重写不复用原AOF日志?

两方面原因:

  1. 父子进程写同一个文件会产生竞争问题,影响父进程的性能。
  2. 如果AOF重写过程中失败了,相当于污染了原本的AOF文件,无法做恢复数据使用。

Redis4.0 混合持久化

重启Redis时,很少使用快照方式恢复内存状态,因为会丢失大量数据,使用AOF日志重放,比快照方式慢很多,实例很大的时候,启动很花费时间。

Redis 4.0 中提出了一个混合使用 AOF 日志和内存快照的方法。简单来说,内存快照以一定的频率执行,在两次快照之间,使用 AOF 日志记录这期间的所有命令操作。

这样一来,快照不用很频繁地执行,这就避免了频繁 fork 对主线程的影响。而且,AOF 日志也只用记录两次快照间的操作,也就是说,不需要记录所有操作了,因此,就不会出现文件过大的情况了,也可以避免重写开销。

Redis4.0使用新的持久化选项——混合持久化。在重启的时候,可以先加载RDB内容,然后在重放AOF日志,效率得到很大提升。这里AOF日志不再是全量的日志,而是自持久化开始到持久化结束的这段时间发生的增量AOF日志。通常这部分AOF日志很小。

性能与实践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都知道RDB的快照、AOF的重写都需要fork,这是一个重量级操作,会对Redis造成阻塞。因此为了不影响Redis主进程响应,我们需要尽可能降低阻塞。

  • 降低fork的频率,比如可以手动来触发RDB生成快照、与AOF重写;
  • 控制Redis最大使用内存,防止fork耗时过长;
  • 合理配置Linux的内存分配策略,避免因为物理内存不足导致fork失败。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3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