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因子认证

如今,大多数常见应用,如网站和 APP,在用户首次使用时通常都需要注册。一般会使用邮箱作为账号,用户再设置一个容易记住的密码。近年来,双因子认证在网站和 APP 中越来越常见,系统有时还会询问用户是否需要启用这一功能。那么,双因子认证究竟是什么?

简单来说,双因子认证就是一种双重认证机制。用户不仅要输入密码供系统审核,还需要提供第二种认证方式,最常见的就是智能卡。这就像使用银行卡在 ATM 机上取款一样,需要插入卡片并输入密码,只有通过了这两重验证,才能成功取款。

多因子认证则是比双因子认证增加了更多的验证因素。

认证因子的种类

用户需要记忆的类型

这指的是用户必须自行记忆的认证内容,例如:用户的账号及密码。

用户拥有的类型

指的是用户本身可以持有的东西,可以是硬件或软件,例如:智能卡、证书、动态密码生成器。动态密码最常见的应用是系统会发送短信到用户的手机上,并且给出一段密码,通常也叫做验证码,然后在 APP 或网站端要求用户输入这段验证码,让系统进行验证。

用户天生具有的类型

指的是用户与生俱来就拥有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我们的指纹、面部特征、DNA、虹膜等生物特征信息。例如你要解锁手机前,手机要扫描你的 DNA 或虹膜吗?当然是指纹或面部识别这方面的验证才会让用户更加方便使用。

为什么需要多因子认证

其实不外乎是因为如果只用用户可以记得的密码进行认证,不免会有以下的问题:

弱密码与强密码:弱密码通常指用户容易记住的密码,而强密码则类似于随机生成的密码。

大多数用户倾向于选择容易记忆的密码,这可能导致密码容易被破解。网络上有许多列出最常见密码的文章,许多用户可能仍在使用这些简单密码。黑客往往会首先尝试这些常见密码,因此存在安全隐患。

智能卡、证书、动态密码是什么

智能卡

为什么会被称为智能卡,是因为它们内置了特殊的芯片,这些芯片能够加密存储和处理数据。通过读卡器,我们可以读取或处理卡内的数据,而这些数据通常难以被破解或复制。

在大多数情况下,智能卡并不会单独取代密码认证机制,而是与用户记忆的密码结合使用,只有两者都正确,才能访问卡内数据。

证书

证书是一种证明文件,通常由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颁发给用户,即数字证书认证机构(Certificate Authority,简称 CA)。

证书分为实体证书和数字证书。实体证书如政府发放的身份证,而数字证书比如电子身份证等。虽然我们的身份证和驾驶证没有芯片,不具备计算能力,但它们代表了一种证明。数字证书则采用 PKI 架构(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

什么是 PKI 架构

PKI 架构由数字证书、证书机构(CA)、注册机构(RA)等组成,用于验证网上交易各方的身份。

简单来说,PKI 架构的原理是利用非对称加密算法。每个用户都有一对公钥和私钥,公钥是公开的,而私钥存储在智能卡的芯片中,由 CA 保管。

例如,当 A 想要向 B 发送加密信息时,A 会先向 CA 获取 B 的公钥,然后用它加密信息,再通过网络发送给 B。即使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被截获,黑客也无法解密,因为只有 B 的私钥才能解开。这样既保证了信息的私密性,也验证了发送者的身份,确保了交易的不可否认性。

动态密码

动态密码,也称为一次性密码(OTP),通过散列算法生成,具有时效性和不可预测性。

动态密码通常与载体一起使用,比如通过手机短信接收。Google 的 Authenticator APP 就是通过与启用双因子认证的网站绑定,生成一次性验证码。以 GitHub 为例,用户需要使用双因子认证应用,并扫描提供的条形码图像。之后,在 Google Authenticator APP 上会显示 6 位验证码,用户需要输入这个验证码。

每次登录 GitHub 时,除了账号密码,还需输入 Google Authenticator APP 上显示的验证码,该验证码每 30 秒更新一次。

其原理是 GitHub 维护每个用户的密钥,通过条形码传递给 Google Authenticator APP,APP 结合密钥和时间戳生成 6 位验证码。当验证码发送到服务器时,服务器也用相同的算法生成验证码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则验证通过。因此,APP 和 GitHub 的时间需要同步,通常使用 Unix 时间戳,以保证生成的验证码一致。

使用情境举例

以目前生活中的搭配来看,比较多的是以下三种:

  • 账号密码+动态密码:许多网站提供这种双因子认证选项。

  • 智能卡+密码:如 ATM 取款,需要插入智能卡并输入密码,还有错误尝试次数限制,防止盗用。

  • 生物特征+智能卡或证书:如机场的自助检票系统,结合护照和面部识别进行多因子身份验证。

总结

其实要采用怎样不同类型的因子进行搭配,还是要看使用情境而定,此外还需要考量成本、验证准确度及速度来决定。生物特征理论上是最安全和严谨的,但考虑到目前技术发展水平,如果准确度和速度不够高,就无法广泛使用。

双因子认证无疑比单因子认证更安全,已成为主流趋势。如果用户关注信息安全,启用双因子认证是一个好选择。尽管大多数网站将双因子认证设为可选而非必需,因为更安全的系统操作更复杂,可能会影响用户体验。特别是对于那些与财产无关的网站,用户可能不太关心安全性。

  • 4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