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书摘2

发生什么不重要,怎样看待才重要

生活的真谛就是活在当下

来自他人和社会的评价,造成了我们的骄傲和自卑。人们经常借“爱”之名,行控制之实

学会课题分离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价值的时候,才具备了让自己真正自由和自主的勇气

人并不是住在客观的师姐,而是住在自己营造的主观世界里

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愤怒其实只是一种可收可放的“手段”而已,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选择了大发雷霆

我们不可能改变过去,如果成了原因论的信徒,那就会在过去的舒服下永远无法获得幸福。

人并不受过去的原因所左右,而是朝着自己定下的目标前进。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理解

答案不应该是从别人那里得到,而应该是自己亲自找出来。

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话,就不可以“一直这样”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须不断向前迈进

悦纳自己,并不是变成别人的样子,就会幸福。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

不要一味关注“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这一点上。

一味执着于被给予了什么,现实并不会改变。

无论什么样的犯罪者,都没有因为纯粹想要作恶而去干坏事的,对其本人来说也有利己的内在理由

自己在人生阶段中选择的“不幸”是因为自己认为“不幸”对自己而言也是有利的。

生活方式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这个词甚至包含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假若生活方式不是先天被给予的,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那就可以由自己进行重新选择

你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你只不过是缺乏改变获得新生活的“勇气”,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如果要改变对自己或世界的看法,就必须改变与世界的沟通方式,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请不要忘记必须改变的究竟是什么,你依然是你,只是重新选择生活方式就可以了。

之所以只看到缺点是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阿德勒曾说“想要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呢?为什么只盯着缺点就是不肯去喜欢自己呢?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

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害怕被别人轻视或者拒绝、害怕心灵受伤。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倒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说,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如何实现这种目的。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的缺点,机器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只要躲在自己的壳里就可以不与任何人发生关联,而且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以此为理由来安慰自己。心里就会想: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会很讨人喜欢。

之所以感到孤独并不是因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感觉自己被周围的他人、社会和共同体所疏远才会孤独。我们要想体会孤独也需要有他人的存在。

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人是由于太惧怕人际关系所以才会变得讨厌自己,你是通过自我厌弃来逃避人际关系。

在阿德勒所使用的德语中,劣等感的意思就是价值更少的“感觉’也就是说,劣等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

事实上,问题不在于有所欠缺,155厘米的审稿只是一个地域平均数的客观测量数字而已。问题在于我如何看待这种身高以及赋予它什么样的价值。

”我对自己的身高的感觉终究环视在于他人的比较——也就是人际关系——中产生的一种主观上的‘自卑感’。如果没有可以比较的他人存在,我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太矮

你也有很多自卑感并深受其苦,但是,那并不是客观上的”劣等型“,而是主观上的”自卑感“,即使像身高这样的问题也可以进行主观性的还原。

困扰我们的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

主观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可以用自己的手去选择。把自己的身高看成是优点还是缺点,就全凭你自己的主观决定。

我们无法该百年客观事实,但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

并且,我们都是活在主观世界中。

在德语中”自卑感“是一个关于自我价值判断的词语,那么,价值究竟是指什么呢。

价值必须建立在社会意义上。即使1美元纸币所承载的价值是一种尝试(共通感觉),那它也不是客观意义上的价值。如果从印刷成本考虑,它根本不等于1美元。

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朔到人际关系上。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i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都不是病态,而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只要处理得到,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或者促进进步的契机

自卑情结是种把自己的自卑当成借口的病态。

价值问题最终也可以追朔到人际关系上。

人都处于追求优越性这一“希望进步的状态”之中,树立某些理想或目标并努力为之奋斗。同时,对于无法达成理想的自己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

有些人无法认清“情况可以通过现实的努力而改变”这一事实,根本没有向前迈进的勇气,他们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噶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具体就像“我因为学历低所以无法成功”或者“我因为长得不漂亮所以结不了婚”之类的想法。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也就是拿不出改变生活方式的“勇气”,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自卑感人人都有,但它沉重得没人能够一直忍受这种状态。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的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有时候会发展成另外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优越情结”。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例如大力宣扬自己是权力者--可以是班组领导,也可以是知名人士,其实就是在通过此种方式来显示自己是一种特别的存在。虚报履历或者过度追逐名牌服饰等也属于一种权势张扬、具有优越情结的特点。这些情况都属于“我”原本并不优秀或者并不特别。而通过把“我和权势相结合,似乎显得“我”很优秀。这也就是“虚假优越感”。根源在于怀有强烈的自卑感。

借助权势的力量来抬高自己的人终究是活在他人的值观和人生之中。这是必须重点强调的地方。

特意自吹自擂的人其实是对自己没有自信。阿德勒明确指出“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

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自卑情结和优越情结从名称上来看似乎是正相反的,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哲人:这种人其实是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不幸这一点来压住别人。

例如,我的身高很矮。对此,心善的人会用“没必要在意”或者“人的价值并不由身高决定”之类的话来安慰我。但是,此时我如果甩出“你怎么能够理解矮子的烦恼呢!”之类的话加以拒绝的话,那谁都会再天话可说。如此一来,恐怕周围的人一定会小心翼翼地来对待我吧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刚开始提到的那些闭门不出者就常常沉浸在以不幸为武器的优越感中。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青年:什么叫“弱势具有特权”?

哲人: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谁都无法完全理解痛苦的当事人的心情。但是,只要把自己的不幸当作保持“特别”的武器来用,那人就会永远需要不幸。

哲人:请你这样想。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当然,阿德勒也并不是肯定这种态度。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青年:您是说人生不是竞争?

哲人:是的。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当然,也没有必要把自己和别人相比较。

哲人: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哲人:是的。人都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哲人:就知识、经验或者责任来讲也许存在着差异。也许孩子不能很好地系鞋带、不能解开复杂的方程式或者是在发生问题的时候不能像成入那样去负责任。但是,人的价值并不能用这些来决定。我的回答仍然一样:所有的人都是“虽然不同但是平等”的。青年:那么,先生,您是说要把孩子当成一个成人来对待吗?哲人:不,既不当作成人来对待也不当作孩子来对待,而是“当作人”来对待。把孩子当作与自己一样的一个人来真诚相对。

青年:那么,我换个问题。所有人都平等,走在同一个平面上。虽说如此,但依然存在“差异”吧?走在前面的人比较优秀,追在后面的人则相对逊色。最终不还是归到优劣的问题上吗?

哲人:不是。无论是走在前面还是走在后面都没有关系,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当一个人想要做自己的时候,竞争势必会成为障碍。

哲人:如果那个竞争对手对你来说是可以称得上“伙伴”的存在,那也许会有利于自我研究。但在多数情况下,竟争对手并不能成为伙伴。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那人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

因为有竞争的地方就会有胜者和败者。

请从你自己的角度来具体考虑一下。假设你对周围的人都抱有“竞争”意识。但是,竟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必然会意识到胜负,会产生“A君上了名牌大学,B君进了那家大企业,C君找了一位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之类的想法

青年:哈哈,可真具体啊。

哲人:如果意识到竞争或胜负,那么势必就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常拿自己和别人相比就会产生“优于这个、输于那个”之类的想法,而自卑情结或优越情结就会随之而生。那么,对此时的你来说,他人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青年;呀,是竟争对手吗?

暂人;不,不是单纯的的意争对手。不知不觉就会把他人乃至整

世界都看成“敌人”。

哲人:也就是会认为人人都是随时会愚弄、嘲讽、攻击甚至陷害自青年:敌人?己、绝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而世界则是一个恐怖的地方。青年:您是说与不可掉以轻心的敌人之间的竞争?

哲人:竞争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此。即便不是败者、即便一直立于不败之地,处于竞争之中的人也会一刻不得安心、不想成为败者。而为了不成为败者就必须一直获胜、不能相信他人。之所以有很多人虽然取得了社会性的成功,但却感觉不到幸福,就是因为他们活在竞争之中。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敌人遍布的危险所在。

青年:虽然或许如此,但是……

哲人:但实际上,别人真的会那么关注你吗?会24小时监视着你,虎视眈眈地寻找攻击你的机会吗?恐怕并非如此。

我有一位年轻的朋友,据说他少年时代总是长时间对着镜子整理头发。于是,他祖母对他说:“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之后,他便活得轻松了一些。

青年:哈哈,您可真讨厌呀!您这是在讽刺我吧?也许我真的把周围的人看成了敌人,总是担心随时会受到暗箭攻击,认为总是被他人监视、挑剔甚至攻击。

包括你与你哥哥的关系也从“竞争”角度去考虑。如果你不把自己与哥哥或者他人的关系放在“竞争”角度去考虑的话,他们又会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呢?

青年:那也许哥哥就是哥哥、他人就是他人吧。

哲人:不,应该会成为更加积极的“伙伴”

无法真心祝福过得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作“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但是,一旦从竞争的怪圈中解放出来,就再没有必要战胜任何人了也就能够摆脱“或许会输”的恐惧心理了,变得能够真心祝福他人的幸福并能够为他人的幸福作出积极的贡献。当某人陷入困难的时候你随时愿意伸出援手,那他对你来说就是可以称为伙伴的存在。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截然不同。不再把世界当成危险的所在,也不再活在不必要的猜忌之中,你眼中的世界就会成为一个安全舒适的地方。人际关系的烦恼也会大大减少。

赋予过去的事情什么样的价值,这是“现在的你”所面临的课题。

个人的愤怒(私愤)和对社会盾或不公平产生的愤怒(公愤)不属于同一种类。个人的愤怒很快就会冷却,而公愤则会长时间地持续。因私愤而流露的发怒只不过是为了业别人屈服的一种工具而已。

哲人:如果遭人当面辱骂,我就会考虑一下那个人隐藏的“目的”不仅仅是直接性的当面辱骂,当被对方的言行激怒的时候,也要认清对方是在挑起“权力之争”

哲人:例如,孩子有时候会通过恶作剧来捉弄大人。在很多情况下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力,他们往往会在犬人真正发火之前停止恶作剧。但是,如果在大人真正生气的时候孩子依然不停止恶作剧,那么其目的就是“斗争”本身了

青年:为什么要斗争呢?

哲人:想要获胜啊,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

青年:我还是不太明白。您能举个稍微具体点儿的例子吗?

哲人:比如,假设你和朋友正在谈论时下的政治形势,谈着谈着你们之间的争论越来越激烈,彼此都各不相让,于是对方很快就上升到了人格攻击,骂你说:“所以说你是个大傻瓜,正因为有你这种人存在我们国家才不能发展。”

青年:如果被这样说的话,我肯定会忍无可忍。哲人:这种情况下,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呢?是纯粹想要讨论政治吗?不是。对方只是想要责难挑衅你,通过权力之争来达到让不顺眼的你屈服的目的。这个时候你如果发怒的话,那就是正中其下怀,关系会急剧转入权力之争。所以,我们不能上任何挑衅的当。

哲人:那么,假设你压制住了争论,而且彻底认输的对方爽快地退出。但是,权力之争并没有就此结束。败下阵来的对方会很快转入下个阶段。

青年:下一个阶段?

哲人:是的,“复仇”阶段。尽管暂时败下阵来,但对方会在别的地方以别的形式策划着复仇、等待着进行报复。

青年:比如说?

哲人:遭受过父母虐待的孩子有些会误入歧途、逃学,甚至会出现割腕等自残行为。如果按照弗洛伊德的原因论,肯定会从简单的因果律归结为:“因为父母用这样的方法教育,所以孩子才变成这样。”就像因为不给植物浇水,所以它们才会干枯一样。这的确是简单易懂的解释。但是,阿德勒的目的论不会忽视孩子隐藏的目的--也就是“报复父母”。如果自己出现不良行为、逃学,甚至是割腕,那么父母就会烦恼不已,父母还会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孩子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行为。孩子并不是受过去原因(家庭环境)的影响,而是为了达到现在的目的(报复父母)。

青年:是为了让父母烦恼才有问题行为?

哲人:是的。例如,看到割腕的孩子很多人会不可思议地想:“为什么要做那种事情呢?”

但是,请想想孩子的割腕行为会对周围的人--比如父母-一带来什么影响。如此一来,行为背后的“目的”就不言而喻了。

青年:……目的是为了复仇吧?

哲人;是的。而且,人际关系一旦发展到复仇阶段,那么当事心间几乎就不可能调和了。为了避免这一点,在受到争权挑衅时绝对不可以上当)

那么,如果当面受到了人格攻击的话该怎么办呢?要一味地忍耐吗?

哲人:不,“忍耐”这种想法本身就表明你依然拘泥于权力之争。

而是要对对方的行为不做任何反应。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这一点。

青年:不上挑衅之当这种事情有那么容易做到吗?原本您是怎么说到要控制怒气的呢?

哲人:所谓控制怒气是否就是“忍耐”呢?不是的,我们应该学习不使用怒气这种感情的方法,因为怒气终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和工具。

哲人:首先希望你能够理解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发怒是交流的一种形态,而且不使用发怒这种方式也可以交流。我们即使不使用怒气,也可以进行沟通以及取得别人的认同。如果能够从经验中明白这一点,那自然就不会再有怒气产生了。

青年:但是,即使对方明显找碴儿挑衅,恶意说一些侮辱性的语言,也不能发怒吗?哲人:你似乎还没有真正理解。不是不能发怒,而是“没必要依赖发怒这一工具,易于发怒的人不是性情急躁,而是不了解发以外的有效交流工具发怒这一工具”。所以才会说“不由得发火”之类的话。这其实是在借助发来进行交流。

哲人:我们有语言,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要相信语言的力量,青年:发怒之外的有效交流……

关于权力之争,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很多人都容易陷落进之人际关系圈套。

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一权力之争。

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对方是错误的。一旦这样想,辩论的焦点便会从“主张的正确性”变成了“人际关系的方式”。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这就是完完全全的权力之争

原本主张的对错与胜负毫无关系。如果你认为自己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但是,很多人都会陷入权力争,试图让对方屈服。正因为如此,才会认为“承认自己的错误”就等于“承认失败”。

因为不想失败,所以就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结果就会选错误的道路。承认错误、赔礼道歉、退出权力之争,这些都不是“失败”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青年;也就是说,如果过度拘泥于胜负就无法作出正确的选择暂人:是的。眼镜模糊了,只能看到眼前的胜负就会走错道路,们只有摘掉竞争或胜负之争的眼镜才能够改变完善自己。

人际关系是一个怎么考虑都不为过的重要问题。

哲人:那么你为什么把别人看成是“敌人”而不能认为是“伙伴”呢?那是因为勇气受挫的你在逃避“人生的课题”。

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行为方面的目标有以下两点:

① 自立。

② 与社会和谐共处。

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也有以下两点: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哎呀,我能明白其重要性。作为个体自立,同时能够与他人及社会和谐共处,这好像与我们之前的辩论内容也紧密相关。

哲人:而且,这些目标可以通过阿德勒所说的直面“人生课题”来实现。

人际关系有距离和深度。为了强调这一点,阿德勒也曾使用“三大羁绊”这样的表达方式

一个个体在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就会遇到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生课题。在“不得不面对”这一意

义上确实可以说是“义务”。

原则上来说,根本不可能存在不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的工作。

青年:广义上来说也许如此。

哲人:不过,如果从距离和深度这一观点来考虑的话,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可以说门槛最低。工作上的人际关系因为有着成果这一简单易懂的共通目标,即使有些不投缘也可以合作或者说必须合作;而且,因“工作”这一点结成的关系,在下班或者转行后就又可以变回他人关系。青年:的确如此。

哲人:而且,在这个阶段的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的,就是那些被称为自闭的人。青年:唉?请稍等!先生您是说他们并非不想工作或者拒绝劳动,只是为了逃避“工作方面的人际关系”才不想去上班的?哲人:本人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暂且不论,但核心问题就是人际关系。例如,为了求职而发出简历,面试了却没被任何公司录取,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思来想去便开始怀疑工作的意义。或者,在工作中遭遇重大失败,由于自己的失误致使公司遭受巨额损失,眼前一片黑暗,于是开始讨厌再去公司上班。这些情况都不是讨厌工作本身,而是讨厌因为工作而受到他人的批评和指责,讨厌被贴上“你没有能力”或者“你不适合这个工作”之类的无能标签,更讨厌无可替代的“我”的尊严受到伤害。也就是说,一切都是人际关系的问题。

这是指脱离了工作的、更广泛意义上的朋友关系。正因为没有了工作关系那样的强制力,所以也就更加难以开始和发展。

如果有学校或者职场之类的“场合”,也还可以构建关系,但也只是限于那种场合的表面关系。但是,如果进一步发展成朋友关系或者在学校和职场之外的地方交到朋友,这实在是非常困难。

哲人:我曾经也是这样。高中时代的我根本不想交朋友,每天都独自学习希腊语或德语,默默地研读哲学书。对此非常不安的母亲曾去找过班主任老师谈话。当时老师好像说:“不必担心。他是不需要朋友的人。”老师的话给了母亲和我极大的勇气。

青年:不需要朋友的人……那么,先生您在高中时代一个朋友也没有吗?

哲人:不,只有一个朋友,他说“没有任何应该在大学里学习的东西”,结果就没有上大学。听说他在山上隐居几年之后,目前在东南亚从事新闻报道工作。我们已经几十年没见过面了,不过,我感觉我们现在再次见到,也能够像那个时候一样交往。

很多人认为朋友越多越好,但果真如此吗?朋友或熟人的数量没有任何价值。这是与爱之主题有关的话题,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关系的距离和深度。

当然可以。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必须要有所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只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爱的课题”是指什么呢?哲人:这一点可以分成两个阶段:一个就是所谓的恋爱关系,而另一个就是与家人的关系,特别是亲子关系。在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中,爱之课题恐怕是最难的课题。

例如,当由朋友关系发展成恋爱关系的时候,一些在朋友之间被允许的言行就不再被允许了。具体说来,例如不可以跟异性朋友一起玩儿有时候甚至仅仅因为跟异性朋友打电话,恋人就会吃醋。像这样,距近了,关系也深了。

青年:是啊,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暂人;但是,阿德勒不同意束缚对方这一点。如果对方过得幸福那就能够真诚地去祝福,这就是爱。相互東缚的关系很快就会破裂;

如果在一起感到苦闷或者紧张,那即使是恋爱关系也不能称之为爱。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束缚是想要支配对方的表现,也是一种基于不信任感的想法。与一个不信任自己的人处在同一个空间里,那就根本不可能保持种自然状态。阿德勒说:“如果想要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那就必须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不过,恋爱关系或夫妻关系还可以选择“分手”。即使常年起生活的夫妻,如果难以继续维持关系的话,也可以选择分手。但是亲子关系原则上就不可以如此。假如恋爱是用红色丝线系起来的关系的话,那亲子关系就是用坚固的锁链联结起来的关系。而且,自己手里只有一把小小的剪刀。亲子关系难就难在这里

青年:那么,怎么做才好呢?

哲人:现阶段能说的就是不能够逃避。无论多么困难的关系都不可以选择逃避,必须勇敢去面对。即使最终发展成用剪刀剪断,也要首先选择面对。最不可取的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止步不前。

人根本不可能一个人活着,只有在社会性的环境之下才能成为“个人”。因此,阿德勒心理学把作为个人的“自主”和在社会中的“和谐”作为重大目标。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些目标呢?阿德勘说:“在这里必须要克服“工作,“交友和爱,这三大课题,”但是,青年依然很难领会人活着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课题的真正含义。

哲人:但是,那并不是因为无法容忍 A的缺点才讨厌他,而是你。有“要讨厌A”这个目的,之后才找出了符合这个目的的缺点青年:怎么可能?!那我这么做又是为了什么呢?哲人:为了逃避与A之间的人际关系。

青年:哎呀,这绝对不可能!即使再怎么想,顺序也是反的。是为他做了惹人讨厌的事,所以大家才会讨厌他,否则也没有理由讨厌他

哲人:不,不是这样的。如果想一想与处于恋爱关系的人分手时候的情况就会容易理解了。

在恋爱或夫妻关系中,过了某个时期之后,有时候对方的任何言都会让你生气。吃饭的方式让你不满意,在房间里的散漫姿态令你生甚至就连对方睡眠时的呼吸声都让你生气,尽管几个月前还不是这样青年:……是的,这个能够想象得到。

暂人:这是因为那个人已经下定决心要找机会“结束这种关系”继而要去收集结束关系的材料,所以才会那样感觉。对方其实没有任何改变,只是自己的“目的”变了而已。

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

青年:那么,您是说我为了逃避人生课题或者进一步说是为了逃避人际关系,仅仅为了这些我就去捏造别人的缺点?

哲人:是这样的。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颖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

青年:……

哲人:这词很犀利吧。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前面我提到的患脸红惧症的那个女学生也是一样--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的人撒谎。仔细考虑一下,这的确是一个相当犀利的词语。

哲人:那就是,决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这一事实。

哲人:假若你的生活方式是由他人或者环境所决定的,那还有可能转嫁责任。但是,我们是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责任之所在就非常明确了。

我害怕与人打交道,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就想回避人生课题。正因为如此才摆出了这样那样的借口。是的,就是这样。

"如果对方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敌人”一样的存在,那我就根本不会苦恼吧。因为无论对方怎么干涉,只要无视就可以了。但对我来说。父母不是“敌人”。是不是伙伴暂且不论,但至少不是应该称为“敌人”的存在。因为关系实在是太亲近了,所以根本不能无视其意愿,

就是所谓的“认可欲求”,人际关系的烦恼都集中在这一点上。我们在活着时常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正因为对方不是令人讨厌的“敌人”所以才想要得到那个人的认可!对,我就是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

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要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而如果子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

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你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也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我们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你就活在自己的人生中。要说为谁活着,那当然是为你自己。假如你不为自己而活的话,那谁会为你而活呢?我们最终还是为自己活着。没理由不可以这样想。

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而且,请你记住,假如说你“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得不到认可就非常痛苦,如果得不到别人和父母的认可就没有自信。那么,这样的人生能称得上健全吗?

即使神并不存在,即使无法得到神的认可,我们也必须要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且,正是为了克服无神世界的虚无主义才更有必要否定他人的认可

得到了认可就真的会幸福吗?获得了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就能体会到幸福吗

想要取得别人认可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会采取“满足别人

的期待”这一手段,这其实都是受“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够得到表扬”这种赏罚教育的影响。但是,如果工作的主要目标成了“满足别人的期待”,那工作就会变得相当痛苦吧。因为那样就会一味在意别人的视线、害怕别人的评价,根本无法做真正的自己。

也许你会感到意外,但事实上,来接受心理咨询辅导的人几乎没有任性者。反而很多人是苦恼于要满足别人的期待、满足父母或老师的期待,无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

哲人:孩子学不学习或者跟不跟朋友玩,这原本是“孩子的课题”而不是父母的课题。

青年:您是说这是孩子应该做的事吗?

哲人:坦率说的话,就是如此。即使父母代替孩子学习也没有任间意义吧?

青年:哎呀,那倒是。

哲人: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梨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阿德勒心理学中的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对别人的一切援助都遵循这个要求.倘若无视本人的意愿而强迫其“改变”,那结果只会是日后产生更加强烈的反作用。

最重要的是,孩子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是否想要真诚地找父母商量或者能不能从平时开始就建立起那种信赖关系。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即使对方不如白己所愿也依然能够信任和爱吗?阿德勒所说的“爱的课题”就包括这种追间。

青年:太难了!这太难了!

哲人:当然。但请你这样想,干涉甚至担负起别人的课题这会让自己的人生沉重而痛苦。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人生而苦恼--这种苦恼源于人际关系--那首先请弄清楚“这不是自己的课题”这一界限:然后请丢开别人的课题。这是减轻人生负担,使其变得简单的第一步。

哲人:那么,假设他们进行了更加直接、更加激烈的反对,父亲大发雷霆,母亲痛哭流涕,总之都想方设法地反对,甚至威胁说绝对不会承认图书管理员儿子,如果不和哥哥一起继承家族事业就与你断绝亲子关系。但是,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

青年:不,请等一下!先生您是说“无论让父母多么伤心都没有关系”吗?

哲人:没有关系。

青年:不是开玩笑吧!哪里有推崇不孝顺的哲学呀!

哲人: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只有“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青年: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那都是对方的课题而不是自己的课题。先生您是这个意思吗?

哲人:分离就是这么回事。你太在意别人的视线和评价,所以才会不断寻求别人的认可。那么,人为什么会如此在意别人的视线呢?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原本应该是别人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

请你想想前面那位老婆婆说的“在意你的脸的只有你自己”那句话她的话一语道破了课题分离的核心。看到你的脸的别人怎么想,那是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无论上司怎么蛮不讲理地乱发脾气,那都不是“我”的课题。毫不讲理这件事情是上司自己应该处理的课题,既没必要去讨好,也没必要委曲求全,我应该做的就是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正确处理自己的课题。如果你能够这样去理解,事情就会截然不同了

哲人:我们都苦恼于人际关系。那也许是你与父母或哥哥之间的关系又或许是工作上的人际关系。而且,上一次你也说过吧?希望获得更

加具体的方法。我的建议是这样。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别人怎么看我怎么评价我这是别人的课题,我无法左右。我只需要诚实面对自己的人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简直可以称为“人生的真理”。

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距离太近,贴在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

虽说如此,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父母如果一味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甚至都不愿与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

青年:即使亲子关系也需要保持距离吗?一即使那不是自己所期望的事情--自己也必须给予报答这其实并非是不辜负好意,而仅仅是受回报思想的束缚。无论对方做什么,决定自己应该如何做的都应该是自己。

青年:您是说,我所说的羁绊的本质其实是回报思想?

哲人;当然。你刚才说课题分离是肆意践踏对方好意。这其实是一种受“回报”思想束缚的想法。也就是说,如果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

是的。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閑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当然这是一种与课题分离相惇的思想。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是选择别人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咱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你用了“认可欲求”这个词,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青年:哪里有想故意惹人厌的人呢?

哲人:是的。的确没有希望惹人厌的人。但是,请你这样想: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如果周围有10个人,那就发誓忠诚于10个人。如果这样的话,暂时就可以不招任何人讨厌了。

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王涉别人的课题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父母强迫孩子学习甚至对其人生规划或结婚指手画脚,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青年:那么,孩子可以不顾父母的意愿任性地生活吗?

哲人:没有任何理由不可以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选择了不自由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选择了真正自由的大人就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没有人愿意故意招人厌。但不管我们怎么努力,都既会有讨厌我的人也会有讨厌你的人,这也是事实。

青年:那当然是很痛苦啊,会非常自责并耿耿于怀地冥思苦想:为什么会招人讨厌、自己的言行哪里不对、以后该如何改进待人接物的方式等。

哲人:不想被别人讨厌,这对人而言是非常自然的欲望和冲动。近代哲学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

青年:倾向性?

哲人:是的,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的欲望、那么,按照这种“倾向性”,也就是按照欲望或冲动去生活、像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

也许认可欲求是自然性的欲望。那么,难道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要一直从斜坡上滚落下去吗?难道要像滚落的石头一样不断磨损自己,直至失去形状变成浑圆吗?这样产生的球体能叫“真正的自我”吗?根本不可能!

哲人:也就是说“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青年:什、什么?!

哲人: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

青年:哎、哎呀,但是…

哲人:的确,招人讨厌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话,我们都想毫不讨人嫌地活着,想要尽力满足自己的认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珑地讨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价。而在人际关系中,自由的代价就是被别人讨厌。

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青年:……先生是对我说“要去惹人厌”吗?

哲人:我是说不要害怕被人讨厌。

青年:但是,那……

哲人:并不是说要去故意惹人讨厌或者是去作恶。这一点请不要误解。

哲人: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只是分离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已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对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如果在我面前有“被所有人喜欢的人生”和“有人讨厌自己的人生”这两个选择让我选的话,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比起别人如何看自己,我更关心自己过得如何。也就是想要自由地生活。

虽然不想被人讨厌,但即使被人讨厌也没有关系?

“不想被人讨厌”也许是我的课题,但是否讨厌我却是别人的课题。即使有人不喜欢我,我也不能去干涉。如果用绍过的那个谚语说的话,那就是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一旦拥有了这种勇气,你的人际关系也会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

  • 20
    点赞
  • 2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Komorebi_9999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