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ind】【思维导图】XMind 工具使用教程(超详细)

目录

1. XMind 是什么

2. 思维导图作用

3. 工具介绍

4. 创建主题

5. 逻辑元素

6. 思维导图精髓:言近旨远,要言不烦


1. XMind 是什么

      Xmind是一款全功能的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软件,被誉为“最受欢迎的思维导图工具”之一。‌ 它是一个可视化的图形思维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帮助用户理清思路、捕捉创意,并高效地组织和展示信息,博主觉得这个工具可以帮我们梳理纷繁复杂的通信知识,强烈推荐大家学习哈!

2. 思维导图作用

以下是Xmind的一些主要特点和功能:

  • ‌全功能思维导图和头脑风暴工具‌:Xmind具备思维导图制作、项目管理、工作报告撰写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 多样化的骨架和结构样式‌:内置了54种骨架样式和10种结构样式,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样式,快速统一思维导图的整体风格,包括结构布局和视觉元素,使思维导图在视觉上更加协调一致。

  • 高效的项目管理和报告撰写‌:通过使用Xmind,用户可以高效地完成项目管理、工作报告等任务。例如,利用“ZEN模式”和“仅显示该分支”功能,可以更专注、更高效地完成工作报告。

  • 激发灵感与创意‌:Xmind的模块化、可移动、可修改的主题节点,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让用户可以不断地打乱、重组和排序,激发无限灵感与创意。

  • ‌多种视图模式‌:支持在大纲视图和思维导图模式中自由切换,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帮助用户高效梳理思路。

  • ‌个性化定制‌:提供了一键应用配色方案,用户可以更换视觉风格或个性化定制样式细节,使思维导图更加符合个人喜好和工作需求。

  • 高级功能和安全性‌:包括局域网共享、下钻、多页打印、合并图、智能截图、高级过滤、高级搜索、录音、密码保护等功能,保障文件安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 它能帮助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去发散,形成可视化的知识点网状集合。

➢ 它能帮助我们理清复杂的逻辑关系,其倡导的网状的分散性思维和纵深性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我们形成相对完整的结构性思维。

Xmind以其强大的功能和易用性,深受全球用户的喜爱,被广泛用于学习、工作等多个领域,帮助用户更好地组织和表达思想‌。

3. 工具介绍

双击桌面软件打开,界面如图:

点击: 文件-- 新建,会弹出一个新的空白图/模板

在空白图中有各种样式的思维导图,可以单击任何一种思维导图作为使用模板,个人习惯使用逻辑图(向右)

      具体当然是要看个人习惯和想要制作这份导图的目的,从而选择合适的风格,单击该思维导图样式后,会弹出选择风格的窗口,有默认和各种商业模式,选择任何一个,看个人习惯,我习惯选择默认的样式。双击风格或者单击风格后,点击右下角的新建,这时就新建了一个画布(文件)

文件新建完成之后,看到的是一个中心主题的模块

右侧边栏的使用

  1. 右侧栏内容,鼠标滑动过程中会显示

大纲:就是显示这篇xmind文件的内容的结构
格式:在鼠标单击画布的空白处:单击该选项可以设画布的背景色,颜色等,功能众多,基本和样式相关,可以逐个勾选看下效果;鼠标单击中心主题:或者分支主题或者子主题的时候会显示不同的样式设置,比如在单机分组主题后,单机格式按钮

可以看到使用数字作为编号,深度3级,会依次显示三层的编号,在第四层是没有编号的,当然可以设置不同等级深度。
图片:就是各种剪切画,我不经常使用
图标:用于表示当前任务的各种情况,很实用,点击一个图标,按住左键不松开,拖动到指定的分支主题或者子主题位置,松开鼠标左键即可

风格:在制作过程中修改之前设置的风格
备注:就是自己添加的备注信息,点击一个子主题后,单击备注信息,就可以为该子主题添加备注信息
批注:和备注同样操作
任务信息:可以写本次思维导图的负责人等信息,点击看一下。

4. 创建主题

XMind 中有四种不同类型的主题形式,分别是中心主题、分支主题、子主题和自由主题

中心主题:中心主题是这张导图的核心,也是画布的中心,每一张思维导图有且仅有一个中心主题。

                  注:保存导图时,文件会默认以中心主题命名。新建导图即自动创建,不能被删去。

分支主题:中心主题发散出来的第一级主题为分支主题。

子主题:分支主题发散出来的下一级主题为子主题。

自由主题:自由主题是在思维导图结构外独立存在的主题,可以作导图结构外的补充。自由主题拥有极大的自由度和可玩性,可以用来创建花式导图。

5. 逻辑元素

这里介绍常用的4个逻辑元素,还可以添加 超链接、任务信息、批注和附件等

     添加联系:选中一个主题,在工具栏中点击联系,再点击另一个主题即可成功添加

     添加概要:选中一个或者多个主題后,在工具栏中点击概要进行添加。

     添加外框:选中一个或者多个主題后,在工具栏中点击外框进行添加。

     添加备注:选中某一主题,点击工具栏中的插入→备注进行添加。

新建和编辑的方法基本就这些,总结下,就是几个按钮:
        tab: 用于在当前分支主题,新建子主题,
        Enter:用于新建同样结构的分组主题或者子主题
        Shift +Enter: 用于内容换行输入。

6. 思维导图精髓:言近旨远,要言不烦

文字尽量精简,尽量使用关键词

        很多新手画思维导图的时候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想法设法把所有的文字都堆在思维导图里面。而关键词提取是思维导图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逻辑结构尽量清晰

       思维导图的一个最大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理清混乱无序的大脑,让我们脑袋中混乱的思绪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晰的结构不仅能逼迫你去思考去理清思路,而且能让你的图更加易懂。

路由交换是一种在网络中传输数据的方法,它使用路由器来确定数据包的最佳路径。下面是一个详细的xmind思维导图来解释路由交换的过程。 首先,在思维导图的中心,我们可以写上“路由交换”,这是我们要讨论的主题。 然后,我们可以在思维导图的右侧画一个大圆圈,代表整个网络。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包含多个子网。每个子网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网络。 在网络的右侧,我们可以画一个表示路由器的图标。路由器是用于连接多个子网并决定数据包传输路径的设备。 在路由器的旁边,我们可以画一个表示数据包的图标。数据包是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单元。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路由器向外画多条线,每条线代表一个子网。这样可以显示路由器连接到不同的子网。 然后,在每个子网的旁边,我们可以画一个表示主机的图标。主机是连接到子网的设备,如电脑、手机等。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解释路由交换的过程了。 当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发送数据包时,数据包首先会到达主机的网络接口卡(NIC)。然后,NIC会将数据包封装成一个要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帧。 数据帧将通过物理媒介传输到所连接的路由器。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的目标IP地址来判断最佳路径。它会查询自己的路由表来找到正确的接口和下一个跳来发送数据包。 一旦数据包到达下一个路由器,同样的过程会再次发生,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的子网。 最后,数据包会被目的地主机的NIC接收,并解包以获取原始数据。 这个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路由交换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它指导我们理解数据包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以及路由器在确定最佳路径时的作用。
评论 1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风云说通信

支持小编为您创造更多干货,谢谢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