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讲网络通信协议】,专栏会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订阅!
目录
1. IP协议的数据传递方式
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时,数据被分成一系列数据报,并且每个数据报都被分配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标识了该数据报的源和目的地,这样路由器就可以将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节点传递到另一个网络节点。在传输过程中,每个数据报都被分成两个部分:头部和数据部分。头部包含了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和其他必要的信息,如数据报的长度和类型等。数据部分则包含实际的数据内容。当数据报到达目的地时,它们将被重新组装成完整的数据,然后将其传递给目的应用程序。整个过程中,IP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便数据能够在网络中正确地传输。
2. 互联网协议
IPv4和IPv6都是互联网协议,用于在网络上传输数据。IPv4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但由于其地址空间的限制,IPv6被设计为IPv4的后继协议。
IPv4使用32位地址,而IPv6使用128位地址。这意味着IPv6可以提供比IPv4更大的地址空间,从而支持更多的设备和更多的互联网连接。IPv6还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和性能,因为它使用IPsec协议来提供端到端的加密和认证,并提供了更好的路由和多播支持。
虽然IPv4仍然是互联网上使用最广泛的协议,但IPv6正在逐渐取代它,并成为未来互联网的主要协议。
3. IPv6数据报文格式
IPv6字段简要说明:
中文名 | 英文名 | 长度 bit(位) | 解释 |
版本 | Version | 4 | IP 协议版本号,固定为 6 |
通信类型 | Traffic Class | 8 | 类似于 IPv4 中的 服务类型(TOS) |
流标签 | Flow Label | 20 | 识别某些需要特别处理的分组 |
载荷长度 | Payload Length | 16 | 类似于 IPv4 中的 总长度(Total Length),区别在于不含基本首部 |
下一头部 | Next Header | 8 | 类似于 IPv4 中的 协议(Protocol) |
跳数限制 | Hop Limit | 8 | 类似于 IPv4 中的 生存时间(TTL) |
源地址 | Source Address | 128 | 源 IPv6 地址 |
目的地址 | Destination Address | 128 | 目的 IPv6 地址 |
扩展首部 | Extension Header | 可变 | 可选择继续使用 IPv4 中首部部分,详见下表 |
数据 | Data | 报文数据部分 |
先后顺序 | 扩展首部 | 说明 |
1 | 逐跳选项 | 针对路由器中的各种信息 |
2 | 目标选项 | 针对目标端的各种附加信息 |
3 | 路由 | 要访问的路由器列表 |
4 | 分段 | 数据报分段的管理 |
5 | 认证 | 验证发送方身份 |
6 | 加密的安全负荷 | 信息加密 |
IPv6字段细致说明:
版本(version) :占4位,指明协议版本,IPv6该字段为6。
通信量类(traffic class) :占8位,区别不同的IPv6数据报的类别或优先级。
流标号(flow label) :占20位。IPv6的一个新的机制是支持资源预分配,并且运行路由器把每一个数据报与一个给定的资源分配相联系。所谓“流”就是互联网上从特定源点到特定终点(单播或多播)的一系列数据报(如实时音频或视频传输),而这个“流”所经过的路径上的路由器都保证指明的服务质量。所有属于同一个流的数据报都具有同样的流标号。因此流标号对于实时音频/视频数据的传送特别有用。对于传统的电子邮件或非实时数据。流标号没有用处,置为0即可。
有效载荷长度(payload length) :占16位,指明IPv6数据报除基本首部以外的字节数(所有扩展首部都算在有效载荷之内)。
下一个首部: 占8位,相当于IPv4的协议字段或可选字段。当IPv6数据报没有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作用和IPv4的协议字段一样,它的值指出了基本首部后面的数据应交付给IP上面的哪一个高层协议(如6表示TCP,17表示UDP)。当出现扩展首部时,下一个首部字段的值就标识后面第一个扩展首部的类型。
跳数限制(hop limit) :占8位。用来防止数据报在网络中无限期地存在。源点在每个数据报发出时即设定某个跳数限制,每个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报时,要先将跳数限制字段中的值减1。当跳数限制的值为零时,就要丢弃这个数据报。
源地址 :占128位。是数据报的发送端的IP地址。
目的地址 :占128位,是数据报的接收端的IP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