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拖延与核心管理策略

0背景

过去的应试习惯和目标导向思维不清晰,导致论文工作中总是想到哪儿、做到哪儿,经常性的拖延或者对小的技术问题钻牛角尖,最终影响了论文的进度和毕业。现在头脑清醒,能够不陷入进想法中,主动思考和判断问题。提出这个题目,主要目的是通过开发性的平台,整合自己过去的策略和办法。这能够帮助我更好理解自己的状态和行动惯性,从而积极调整自己的策略。

流程划分

划分流程的目的是明确论文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目的、内容和问题,有针对性提出策略方法优化这些流程。按照心理学中的舒适区、恐慌区和挑战区的概念进行区分。

适时评估自己的状态,比如这个状态主要围绕哪些问题思考?哪些是没有意义的?为什么持续聚焦?

习惯培养

在不同流程和阶段中,培养特定的微习惯,比如论文观察容易前后文矛盾冲突,可以指定草稿.word写特定子章节内容。明确不同阶段的目标,比如初步表达清楚形式感想法,即使逻辑性不足。只要能够写完内容,真实性和整体逻辑性可以暂时忽略。循序渐进,逐步走出舒适圈。 总结什么观点的接纳程度高,什么观点的接纳程度低。通过这种总结,尽量将语言扩展到舒适圈的边缘。习惯培养需要循序渐进,逐步进入一种状态。至少能够感知到自己对问题的偏向变化。


1恐慌区

状态和特点

拖延情况明显,迟迟无法开始工作内容。存在一种阻力感,大脑空白,不知从何入手。这种阻力具有迷惑性,只要能够实际写点内容,还是能够积极进入状态。

比如早上准备写论文,但是打开电脑后就开始看edge的新闻,无意识就逃避论文。此时大脑空白,不知道如何具体思考,大脑没有任何想法。只是有种感觉,觉得自己要做论文这个事情

原因和问题

1可能是精力不足,比如昨晚睡眠质量差、熬夜;2可能是内心面对论文任务,内心冲突多,不知如何着手,比如如果最近我明确要搭建zynq系统,任务明确就很少拖延。

策略和心态

五分钟法则:此方法有效。但是目前主要问题是针对性不足,动力不够,需要更加灵活分配内容。
积极心态:积累足够经验后,能够体会到这种感觉的迷惑性。相信这种障碍是能够克服的,即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
目标明确:在思考论文的整体策略和方法时,觉得空洞、抽象、难以理解,于是逃避。因此,需要先明确具体要解决的问题


2挑战区

状态和特点

克服前期的逃避心态,真正进入论文状态时,就要有一种逃避心态。这个阶段就像憋着一口气跑步,当跑得差不多、内啡肽的感觉上来了,就能完全沉浸其中。如果没有,一会儿就会觉得吃力,想要停下来。具体表现是,时不时看看手机,看点论文其它资料与直接目标无关。

原因和问题

1.完美主义心态:造成写作中断,频繁聚焦无关内容。围绕这个问题提出针对性措施。
2.分心问题:精力不足,手机冲动。
3.自我分析:弱化倾向,有限投入分析。

主要策略

1,内容管理:1观点表达层次:模糊和清晰;2批注管理;3章节内容细分:前期写明要表达的内容,增强目标感;
2,流程化:自由写作、调整和优化
3,草稿:说明基本观点,减少逻辑冲突,聚焦内容本身。当内容足够长时,仍然会产生心理的逻辑冲突。

核心问题:完美主义

问题特性:

真实性:划分到上文内容中,利于更好理解和管理这部分的问题。总是聚焦对象的细节,认识这种具体的细节才能反映真实,抽象的内容无法获得这种感觉。亲身体验的内容,积极性高,即使是表达感想。

讨论现实复杂问题的快感:当按照一般逻辑讨论问题时,内心会这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与XX问题的系统复杂性建立联系。这意味着内心偏向于从所有复杂现实的细节出发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针对某个侧面解决问题内心有种不适感。
苛求对象真实细节:思考XX的具体功能、任务事件等无法获取和研究的内容。中后期需要考虑应对策略,目前阶段可以模糊处理就模糊。

逻辑性:瞻前顾后,认为当前观点与前文内容与后文内容存在逻辑冲突,甚至是与其它论文存在冲突。这种冲突会极大影响当前写作积极性、动力也降低。

认为某条CAN总线低层对象是XX内容,会提出疑惑:这个部分的CAN总线节点特征是什么?有什么问题需要考虑?

全面性 :遇到问题,总是偏向所有条件满足情况下才愿意提出方案、采取实际行动。这种情况下,犹豫、拖延情况明显。合理情况是围绕一个特定方面行动,当积累一定经验后,再考虑如何循序渐进。人的精力有限,一个阶段只能围绕一定方向行动。2 面对问题,总是想把所有问题找到并理解清楚再采取行动。问题和条件都满足,导致问题更加复杂。3保存全部想法,。全部的印象给人一种安全感。

整理问题意识批注,担忧梳理内容能够概括所有情况,如阅读、论文和念头。直接将所有内容分配到论文观点后,通过“微管理“的概念又整合了其它内容。

“全部”满足的形式感可能带来内心的完善感,但是循序渐进需要从特定问题出发,逐步迭代。这种心态需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逐步培养。这种心态的心理画面是存在的,内心接纳程度比较高,说明这种心态是被潜意识所接受。

保存所有想法:一方面,企图自己的方案完美满足所有方面的条件,同时担忧这种方案无法达到这种目的。这种倾向往往导致无法循序渐进,拖延情况明显。另一方面,预期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想法的工具性目的没有达到。这种情况使得我认为后面这个想法还有应用价值,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想法,因而拖延不定。换言之,完美主义影响想法的贯彻落实,同时担忧想法还有利用价值,这样想法积累得越来越多,问题却没有实质推进。抓着想法不放,最终只会停留在原地.【从初期没有观点,发展到现在阶段抓着观点不放,后面才能发展到比较自在的状态。】

形式感:过分注重形式而不是内容本身。形式感倾向具有随机性,写到中途变卦也是可能,半途而废情况突出,所以写作目的模糊。

别人论文内容感好,公式图片多,自己论文都是文字,缺少合理性。

高标准 :锚定明确概念定义思考问题,深究概念和表达以及文章结构内容的形式。主要影响因素是其它论文。2别人论文结构和内容
冒名顶替综合症:存在一个质疑的声音,比如认为评审老师会询问“总体结构设计为什么缺少具体结构说明”,解释“一般化的设计,专注策略”接纳程度可行。

框架说明:有个基本的认知框架模板,可以更好识别、定位自身的偏向。写文章,期望从每个点出发,说明每个点的内涵和逻辑,保证每个点的真实性,亲自参与实践的经验最好。事事详细,深浅一致。

影响:犹豫、担忧,内心冲突、矛盾

解决措施

自由表达:草稿内分区,自由写作表达感想,修饰、补充逻辑形成基本观点。

细化观点:将感想细化为有限范围的问题和观点,这种细化可以弱化整体的担忧和不适。前期观点比较松散,后期再优化整合,避免观点冲突。

标准参照:灵活调整标准,明确阶段性论文参照对象,可以避免阅读论文时无意识的高标准要求。循序渐进

以阶段性为原则,灵活调整标准。比如初期论文标准只要满足kwm论文的基本要求就行。这样可以避免高标准降低内心的积极性。明确自己当前阶段标准帮助自己循序渐进,利于后期与导师沟通,调整结构向ljd等论文靠齐。目前还无法很好地平衡这个标准和度在哪里。

管理形式感:形式感就像冲动,可以描述形式感以及适当满足它,可以弱化其消极影响。比如明确分配单独时间,满足自己真实性需要。


3舒适区

状态和特点

怠惰问题:休息完成后,仍然想看edge新闻;大脑空白,不知从何写起内容。本质是目标不清晰,当明确要搭建ZYNQ系统时,最近一周都能够持续投入。

难继续:在表达完特定观点后,内心的怠惰感比较强,不知如何开始接下来的思考和行动。前期提到问题之间需要有关联性,否则意识层面存在割裂感。换言之,问题意识的增强仍旧是解决这个工作积极性问题的关键。先确定整体的工作时间,然后将整个工作时间划分为几个小的工作时间,能够提升工作的积极性。此时后脑勺存在紧张感,影响思考聚焦和深入分析。换言之,存在一种心理障碍影响写作积极性。

原因和问题:

目前没有好的策略引导,核心还是跟导师沟通以及明确具体目标吧。

策略和心态:

意识调整:目标和任务聚焦转换,不会感觉像是刚跑完一段长跑。
运动:跑步,提升精力和耐力,改变心态
设计环境:潜意识作用是不以意志为转移,需要通过环境暗示和特定的习惯,引导意识朝着预期方向聚焦。如草稿和电脑桌面的整理。比如在csdn上记录也是一种环境的创建。


4典型特征

在解决论文问题时,思维方式上表现出的明显意识偏向

应对问题,而非分析问题

只是一味靠着本能应对问题,被动等着问题来到面前。

解释问题,而非理解问题

面对各种现象,总是解释这些现象的内在原因是什么,而没有深入思考自己需要什么,这些现象对于自身有什么意义。总是解释问题,就会陷入到一种问题的本质中,但是理解问题对自身的意义,则能够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5冥想与专注

两种意识状态

黑幕冥想聚焦画面,呼吸冥想聚焦语言。在黑幕冥想时,意识外展,很少产生语言上的念头,偏向聚焦外界环境。与之相对,呼吸冥想时,意识内收,内心念头感知比较多,偏向聚焦内心世界。这两种意识状态的差异,似乎就对应着感性和理性的差异,而且前者强调分析和行动、后者强调情绪和解释。

能够感知和区分两种意识状态,意义在于增强心理灵活性。面对论文等目标导向任务,意识外展更加有效,此时能够聚焦外在的一些问题。如果面临各种问题和挫折,意识内收能够更好感知内心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从而帮助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判断自己疲惫、空虚、无聊等状态,可以安排不同的活动。

意识外展时,能够更好聚焦论文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前提能够主动提出问题。此时,可以尽可能不被内心的念头和冲动所影响。比如突然产生一个看某篇论文冲动,会分析个这个行为的意义再决定行动,而非一直处于强迫状态。这就要求,在解决论文问题时,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而非按照感觉来想自己要去做什么。

换言之,围绕黑幕意识的状态,培养建立目标导向思维。呼吸意识是直接依赖的状态,可以将这种意识状态下产生的念头,作为心理状态的评估参照。比如,如果特定念头比较多,再主动调整。为了简单起见,可以将黑幕冥想时的状态称为理性状态,呼吸冥想时的状态称为感性状态。总之,这种区分能够说明很多问题,帮助更好管理和调整自己的状态,提升论文的积极性和专注度。

通过前期大量训练,早中晚四次训练黑幕冥想,工作间隙黑幕冥想放松,日常休息如坐地铁也提醒黑幕冥想,强调这个习惯的重要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发展黑幕观察法。想想每天有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内心的积极性就能够提升。跑步是提升精力和意识聚焦的有效手段,饮食健康是提升精力的一个有效方面。

预期目标是,能够在聚焦论文时尽可能围绕有意义的目标、任务和问题展开,而不是顺着自己的冲动感觉。工作专注度提升,上午和下午接近3H专注。休息时间,愿意黑幕冥想,而非聚焦没有意义的刷手机。

6阶段性目标

最近几周,迁移了去年写作的经历和习惯,实现了ZYNQ-CAN功能。这些经历的意义在于,极大弱化了我的技术恐惧。在实现技术功能过程中,即使面对层出不穷的问题,内心总有种收获感。同时,通过写作和记录,提升了记忆和判断。从以下内容开始,围绕每个阶段的论文目标,具体调整论文管理的策略。比如近期目标是完善论文结构内容,因此需要克服完美主义心态,尽可能写出论文框架。技术功能实现是论文整体目标的一部分。如果论文整体框架不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清晰,将导致无的放矢。在具体实现特定功能技术时,会纠结于小问题,而没有全局意识。这种整体思维和调度,是过去我缺乏的。过去习惯了按照流程和规划办事,不是目标导向,但是论文是目标导向的。

完善论文框架

目前论文只凑出硬件部分内容,软件部分的策略调度内容没有进展。由于内心真正恐惧论文,所以只是打开word文档,写上一些内容,就已经耗费不少精力。整个过程中,也是经常性想看手机,电脑查点无关内容。这种拖延行为,是一种普遍性的状态。为了真正有所进展,准备先把项目中的部分软件内容添加进去。内容没有要求,只是做些结构调整,这样本部分内容添加完后,至少内心觉得能够写点东西

要求能够不聚焦语句内容真实性和逻辑关系冲突,只关注内容能够填充完整。比如,逻辑流程图中,定时时间为X。暂时不考虑这个时间与前期论文内容的冲突,只要将这部分内容从文档A转移到文档B,就是这个阶段目标的成功。

习惯性点开手机

存在拖延行为,经常点开手机看微信消息以及微信读书。原因是,觉得这种写作行为非常吃力,与内心的期望冲突。为了避免手机分心,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使用软件番茄TODO,定时锁机一小时:减少环境干扰
  2. 设定小米手环闹钟20分钟,明确工作时长
  3. 聚焦一句话,以一句话、一句话来填充内容。每写完一句话,可以适当深吸一口气。

明确工作内容,减少模糊感。否则,内心只是觉得是将项目A文档填充到论文B中,这种机械的行为本身就会导致内心的逃避。这种语句与语句之间逻辑聚焦,能够充分细化内心的论文冲突。否则,面对论文,只是觉得有许多东西和内容要写,无法具体化为一系列的观点和概念等。

项目文件逻辑混乱,六行话没有句号,不知如何写下相关逻辑内容。因为这些内容没有实操,不理解其中逻辑,直接说明逻辑有点困难。尝试直接在项目文档上修改逻辑,内心接纳度高。这说明,细化任务要求,通过修改项目文档逻辑弱化内心的冲突,具有实际作用。与之相对,幻想一步到位,直接在大脑中转换项目内容逻辑,难度性较高。

修改逻辑后,也发现了文档中的实际逻辑问题,能够更好挑选合适的内容应用于自己论文。 结果,今天正常将本部分内容写完。

hsk设计

此部分设计也是软件部分内容。前期在了解opencores的资源时,也了解过其中的细节。不同于前面内容是参照项目内容,此部分内容需要自己按照文献资料总结出自己需要的部分。

值得指出的是,在写论文时,如果内心想法比较多,自我标准高、观点冲突比较大,可以明确指出参照标准。即找出相似内容的论文,先参照简单的论文内容,等自己内容完整后再调整自己的标准。灵活调整标准,才能方便自己陷入到内心的细节冲突中。

由于此部分设计内容,没有任何基本参照,因此在写这部分内容时内心的迷茫感比较强烈,不知从何着手。为了克服内心的形式感倾向,尝试将本部分内容分解为多个子部分内容,比如设计包含哪几个方面内容,每个方面重点是什么。

ChatGPT辅助

由于无法针对hsk设计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因此需要借助ChatGPT提示相关内容,并从提示点内容扩展。这部分经验充分,因为前期优化写作表达时,ChatGPT不仅优化了我的表达、还扩展了我没有认识到的内容。这种体验让我实质上认可ChatGPT启发性功能。

论文修正逻辑

我意识到,面对论文大纲中各个章节内容,如果能够先按照基本思路将所有内容写个demo,在完成这些demo基础上再细致考虑其中逻辑性问题,就能避免大量的焦虑。换言之,先大致写完每个章节的子内容,即使觉得自己写的东西漏洞百出。在章节内容基础上,补充一些缺失的逻辑。此外,只有将这些内容先完成,才能让导师明白自己具体想要做什么,也能够更快地发现大的逻辑错误

这种逻辑思路的关键是,首先按照基本逻辑将内容完整表现出来,即使内心觉得每个章节的内容之间存在冲突、拼凑和细节缺失的情况。在这种接纳基础上,拿此内容与导师沟通,帮助修正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前者是,认为论文没有基本核心错误,拿给老师检查;后者是,将所有思考整理出来,让导师帮助发现错误,并在这种反馈基础上修正论文。

后者逻辑是反直觉的,这意味着直接暴露论文问题,让老师指出问题错误。前面是内心已经觉得没有问题,于是让老师发现错误,有点像是考试的心理。因此,有必要克服内心对某些章节的完整性偏向,专注于基本观点的输出。需要认识到,将每个章节看似机械性的内容补充完善,目的是尽快获得外界反馈。如果自己整体思考不把论文形式展示出来,别人永远不知道我在做什么。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创造内容完善、沟通和修正的经历,内心体会到这种好处。这样以后写论文内容时,就不会一起停留在一些细枝末节的矛盾问题上,而是先确认整体的方向不存在问题。

后期的重点,主动与导师和师兄沟通,明确论文中的关键逻辑和方向性错误。在这种沟通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论文,克服内心对感觉没有问题再沟通的错误倾向。

完成整体逻辑

在上面内容的启发下,有必要先完成整体内容逻辑说明。区分论文逻辑和内心冲突和担忧,比如特定策略的基本思路与实际策略运行时可能面临的问题。前者是策略逻辑、后者是策略运行的细化,能够区分不同内容,并且先明确可以写的内容。

建立目标导向意识,思考”这个内容对于论文问题的意义是什么?“,从这个意义出发,具体陈述内在的逻辑。这种思考可以适当弱化”“机械性填充内容的心态”“,聚焦到实际内容的写作上。内心感受上,这种思考是能够接受的。

我感觉,这种意识能够显著增强论文积极性。同时,如何能够调动起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是能够做到针对性写作相关内容的。 比如能够将一般问题,分解为具体问题。在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能够细化观点和思考,明确这些问题和观点的意义。在这种问题分解的认知中,能够更好聚焦和思考,产生一种内在的能动性,觉得不是在“机械完成任务,而是有意义地在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

继续回到HSK设计。

CSDN文章修改偏好

在每次工作开始前,总是需要提供一定时间进入工作状态。此前,CSDN写作的积极性较高,让我体验到一种沉浸其中的快乐。于是,尝试中午工作前,首先修改、优化CSDN文章的逻辑和结构。这个“修改”的过程比较吸引人,但是耗费时长往往超出5分钟,甚至演变为一种拖延行为。换言之,为了逃避直接写论文,内心想着只要修改CSDN文章就好。

为了避免踩进这个陷阱,选择工作前分配直接与工作相关的任务。比如,提出一个与写作章节直接相关、有意义的问题,“hsk设计与zx系统的关系是什么?”。围绕明确的问题,展开思考,能够弱化不确实任务的焦虑。安排CSDN写作时间为晚上,没有精力参与直接工作或者感到无聊。

换言之,明确具体目标,所有的工作逻辑都需要围绕这个目标展开。如果在工作时间投入精力到非工作目标,就是一种拖延行为。非工作目标任务可以安排到精力严重不足,从而能够较好利用这段低迷状态期

论文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即使这个章节内容暂时无法进行下去,也可以选择其它章节内容。至少,这种聚焦仍然是围绕目标展开,但是工作时间沉迷于CSDN写作就是一种典型地逃避行为。

提出问题、大脑空白

hsk设计中,需要将此章节内容细化为几个分自然段内容。每个自然段具体细化为哪些内容,包含什么观点,都是需要自己细致思考的。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这些问题只是一个初步的引子。如果这个问题无法引发具体的思考,思考就会开始发散,在几个概念和内容之间来回冲突。

比如提出"hsk与zx系统的关系是什么?",但是思维上对这个内容没有具体概念,这个陌生的问题只会让人感到困惑。一方面,这个问题不是建立在我的体验上;另一方面,无法建立这个问题与上面自然段内容的关系。换言之,这个问题无法有效激活思考的积极性,内心还是偏好从本能出发表达观点。

为了初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

  1. 按照参照的论文内容,细分相关章节的内容。通过这种文本内容的问题化,可以提供自身问题的多角度思考。以如下摘抄的文章为例:

客观来看,通用大模型往往难以精准解决所有企业的具体问题,企业选择大模型时,关键考量因素还包括其对行业特性的契合度、数据安全策略、迭代升级能力以及综合成本效益等。企业在选择大模型时的考量因素包含哪几个方面?
能够预知的是,今年大模型发展将会愈发呈现显著的细分化趋势,主要分为通用型、专用型以及针对特定场景设计的模型。2024年大模型分化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意味着什么?
垂直行业的专业模型将在推动大模型广泛应用方面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整合通用公域数据与行业专有数据,共同构建起产业级大模型训练所需的数据基础。专业模型是在推动大模型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例如,在医疗行业中,由润达医疗联手华为云研发的“良医小慧”就是一款专注于医疗检验领域的垂直大模型,它基于盘古大模型和慧检检验知识图谱进行构建。同样地,在教育领域,网易有道推出的首个经官方备案的教育垂直大模型——“子曰”,已经成功应用于智能硬件及App产品之中。教育和医疗领域中专业模型应用的例子有什么?

  1. ChatGPT辅助
    围绕提出的问题,提供问题的背景,让ChatGPT提供基本分析和思考。然后在这些内容和思考上,从某个角度和观点出发,展开自己的思考。

以上两个方面才能刺激主动思考,避免思维过度依赖明确具体的事实内容,发挥思维的分析能力。结果是,确实憋出两句话。这两句话的特点是,使我意识到叙述逻辑中GJ对象的缺失。即在讨论具体问题时,往往涉及不同对象、不同方面以及各个方面的具体动态联系。以上两个方面刺激,让我意识到自己写作中忽略的某些点,从而能够从这个方面入手。

建立如下这种提问方式,叙述中包含哪些方面,什么对象是我忽略的,这些对象又与哪些其它方面有什么具体联系。明确对象可以通过每个自然段的主语判断,憋出两句话也是因为突然意识到,这个对象我没有具体思考和讨论。

导师沟通反馈

早上与导师L沟通论文,注意到问题还比较多,让人感觉混乱。但是,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1. 形式方面:语言表达口语化、语句间的衔接帽子以及设计图、流程图设计
  2. 核心技术方面:论文的核心问题,采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案以及实验设计

形式方面,可以分配晚上修改。此时精力较少,这种思考深度较浅,可以比较轻松解决。核心技术方面,则需要自己明确自己拖延和矛盾的点,找导师Y和师兄具体沟通。因为导师L一般注重论文的形式,论文核心问题、意义等不是聚焦点。但是由于我是具体设计和执行人,因此会比较介意此部分内容。

总之,导师沟通是推进论文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沟通中观察到自己的盲点,以及尽快解决导师关切的问题,才能让他们把重心放在我拖延的核心问题上。类似屋子都没收拾干净、方便落脚,客人又怎么会静心下来沟通了。沟通是解决这种挑战性问题的关键,在沟通中反馈论文问题,积极解决相关问题。论文不是考试,需要区分清楚。

整理CSDN文档

类似去年投入大量精力在语雀写作中,今天把主要精力投入到CSDN文章的整理中。CSDN文章的内容变得统一和规范,让人有种愉悦感。猜想是,今天导师沟通的经历导致内心逃避情绪比较强。此事的意义在于,提醒我围绕文章《论文拖延和核心管理策略》展开自己的行动。相比于,找各种其它事情分散注意力,不如明确这个题目。因而,所有拖延行为本身就成为这个题目研究的对象,即使今天只是整理CSDN文档,也是围绕这个问题在展开。

这种思维明确增强了一种意识感觉,即自己是如何逃避论文目标本身,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做了什么其它事情。从工作记忆的角度来说,这种记录和管理策略,至少让我清晰了解整个过程中在围绕什么问题在思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sk设计第二次

小任务:找出参照论文的相关段落,说明每个段落主要回答什么问题?这些段落的语句、描述对象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这种观察和思考的基础上,再思考如何写HSK设计内容。

为什么愿意打开这篇文章,而不愿意直接打开论文开始写?猜想是,内心渴望明确具体的行动安排,无法直接面对一个模糊的任务,而且不确定性高。按照前面的逻辑,找出参照论文的相关段落,说明段落回答的问题。这个任务无法直接对接下个任务,任务的目的和影响不清楚。但是写这个文章,状态和现象都是清楚的,即使什么都不想写,也是问题现象的一部分。所以,这种行为的状态和目的性都比较强。这种确实性增加了CSDN写作的亲近感,同时与过年的语雀写作经历结合,内心有更加强大的积极性。通过这种引导,逐步愿意打开论文,开始上面论文问题的思考。

目标、问题和任务导向

通过VIM和Powershell的文本规范化,可以有意识引导自己聚焦特定问题和任务。前期, 写作的主要逻辑是,首先确定写作的对象,然后围绕对象展开联想思考。这种写作方式完成是按照本能来进行,特点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只适用于表达感想和自我观点。但是,面对论文这样的专业化写作,需要围绕特定问题和对象展开分析和讨论。这种写作方式,约束性更强,目标指向性也更强。

这种思维方式的最大问题是,无论是写作还是阅读文献,本能意识下总是会聚焦一些没有意义的方面和观点。面对大量的技术概念和问题,总是偏向于解释,而非围绕自身的问题展开针对性分析。

通过文本的规范化,可以有意识提出特定问题和任务,针对性解决过程中产生的其它问题和任务。即使提出一个问题,没有任何想法,也可以通过表达感想、ChatGPT激励来刺激一些思考。总之,按照本能和感觉来写作,只会导致拖延和没有目标感。

解释的表达和设计的表达

说明自己写论文时,总是在解释说明一些内容,而非具体讨论这件事情的展开逻辑。一个是行为逻辑,一个是关系逻辑。有必要具体说明,减少这方面的语言表达。

这种解释逻辑就是老师说的,写得像是教科书

由于意识到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下意识开始看zy文章,对比自己表达和论文表达的偏向,这个过程中就开始拖延没有聚焦自己论文。换言之,发生论文一个大的问题,一时认为其它目标不再重要,只是想着马上解决这个表达问题。于是,HSK设计的任务再次有被搁置的冲动。

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在外界反馈过程中,马上发现自己论文存在的巨大问题,于是产生强大压力想要修正、放弃了最初目标方案。这种一有风吹草马就变更计划,确实无法实质推进自身目标,毕竟都把心思耗费在应对问题上。

从拖延行为中发现拖延的核心。比如通过有意识引导,发现自己一般会通过什么行为拖延论文。基于这些拖延行为,总结出一般拖延的特点,比如倾向写些CSDN文章,从过去经历中总结中所谓的收获。在这种逻辑引导下,逐步引导自己聚焦论文本身,而非各种边缘的问题和行动。

比较阅读

hsk设计中,提出了一个小任务:指出段落语句结构和聚焦的问题。将各个自然段中的语言、关键词以及逻辑记录在vim文件中,发现确实能够参考论文语言结构,写出一点内容。不过效果有限,只有部分内容简单,可以一对一参照、模仿。

由于最近冥想经历,意识到自己阅读文献时,总是看完留下一种感觉,缺少实际的觉察和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有必要提出比较阅读法,使得阅读论文时能够有意识感知和思考。这个体验来自于如下经历:路上看到A,闭上眼睛看到黑色,感知自己刚刚看到什么,问A的什么是什么样,自己不知道。这个经历意味着,看到不是感知到,很多细节被忽略。

提出如下流程,规范化这种阅读方法:

  1. 聚焦什么:阅读论文时,每个自然段的语言、动词、逻辑以及讨论的问题。这是读时,有意识聚焦的对象,尤其是语句中的观点逻辑
  2. 感知什么:闭上眼睛,感知刚才阅读内容,关键是感知刚才有意识聚焦的内容,还留有什么。感知到的内容,才是读到的内容,否则看到的论文只是在眼前过了一遍。
  3. 激活什么:联想相关内容,比如感知到对象A,是否自己论文中包含相关叙述
  4. 思考什么:提出问题和观点,刚才感知的内容是否有深入思考过,有什么意义?解释什么问题?

同时,尝试回答:这种对比感知主要是获得什么,观点、信息、语言结构还是问题等,它们是如何推动论文的思考和进展?

这种比较阅读和比较观察,可以广泛应用于生活。过去读书和观察总是凭着感觉,没有问自己具体感知到什么。如今能够感觉到这种意识状态的差异,对比有意识思考是非常必要的。

  • 10
    点赞
  • 1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