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CK(锁)

Java为我们提供了内置锁(synchronized)和显式锁(ReentrantLock)两种同步方式。

内置锁(synchronized)

// synchronized关键字用法示例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add(int t){// 同步方法
  this.v += t;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void sub(int t){// 同步静态方法
  value -= t;
}
public int decrementAndGet(){
  synchronized(obj){// 同步代码块
    return --v;
  }
}

1)当synchronized作用于普通方法是,锁对象是this;

2)当synchronized作用于静态方法是,锁对象是当前类的Class对象;

3)当synchronized作用于代码块时,锁对象是synchronized(obj)中的这个obj。

这就是内置锁的全部用法。内置锁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不需要显式的获取和释放,任何一个对象都能作为一把内置锁。使用内置锁能够解决大部分的同步场景。“任何一个对象都能作为一把内置锁”也意味着出现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地方,都有一个对象与之关联。

显式锁(ReentrantLock)

内置锁这么好用,为什么还需多出一个显式锁呢?

因为有些事情内置锁是做不了的,

比如:我们想给锁加个等待时间超时时间,超时还未获得锁就放弃,不至于无限等下去;

我们想以可中断的方式获取锁,这样外部线程给我们发一个中断信号就能唤起等待锁的线程;

我们想为锁维持多个等待队列,比如一个生产者队列,一个消费者队列,一边提高锁的效率。

显式锁(ReentrantLock)正式为了解决这些灵活需求而生。ReentrantLock的字面意思是可重入锁,可重入的意思是线程可以同时多次请求同一把锁,而不会自己导致自己死锁。

内置锁和显式锁的区别

可定时:RenentrantLock.tryLock(long timeout, TimeUnit unit)提供了一种以定时结束等待的方式,如果线程在指定的时间内没有获得锁,该方法就会返回false并结束线程等待。

可中断:你一定见过InterruptedException,很多跟多线程相关的方法会抛出该异常,这个异常并不是一个缺陷导致的负担,而是一种必须,或者说是一件好事。可中断性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让线程提前结束的方式(而不是非得等到线程执行结束),这对于要取消耗时的任务非常有用。对于内置锁,线程拿不到内置锁就会一直等待,除了获取锁没有其他办法能够让其结束等待。RenentrantLock.lockInterruptibly()给我们提供了一种以中断结束等待的方式。

条件队列(condition queue):线程在获取锁之后,可能会由于等待某个条件发生而进入等待状态(内置锁通过Object.wait()方法,显式锁通过Condition.await()方法),进入等待状态的线程会挂起并自动释放锁,这些线程会被放入到条件队列当中。synchronized对应的只有一个条件队列,而ReentrantLock可以有多个条件队列,多个队列有什么好处呢?请往下看。

条件谓词:线程在获取锁之后,有时候还需要等待某个条件满足才能做事情,比如生产者需要等到“缓存不满”才能往队列里放入消息,而消费者需要等到“缓存非空”才能从队列里取出消息。这些条件被称作条件谓词,线程需要先获取锁,然后判断条件谓词是否满足,如果不满足就不往下执行,相应的线程就会放弃执行权并自动释放锁。使用同一把锁的不同的线程可能有不同的条件谓词,如果只有一个条件队列,当某个条件谓词满足时就无法判断该唤醒条件队列里的哪一个线程;但是如果每个条件谓词都有一个单独的条件队列,当某个条件满足时我们就知道应该唤醒对应队列上的线程(内置锁通过Object.notify()或者Object.notifyAll()方法唤醒,显式锁通过Condition.signal()或者Condition.signalAll()方法唤醒)。这就是多个条件队列的好处。

使用内置锁时,对象本身既是一把锁又是一个条件队列;使用显式锁时,RenentrantLock的对象是锁,条件队列通过RenentrantLock.newCondition()方法获取,多次调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多个条件队列

ReentrantLock,意思是“可重入锁”。ReentrantLock是唯一实现了Lock接口的类,并且ReentrantLock提供了更多的方法。

首先要说明的就是Lock,通过查看Lock的源码可知,Lock是一个接口:

public interface Lock {
    void lock();
    void lockInterruptibly()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boolean tryLock();
    boolean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void unlock();
    Condition newCondition();
}

下面来逐个讲述Lock接口中每个方法的使用,lock()、tryLock()、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和lockInterruptibly()是用来获取锁的。unLock()方法是用来释放锁的。
首先lock()方法是平常使用得最多的一个方法,就是用来获取锁。如果锁已被其他线程获取,则进行等待。

由于在前面讲到如果采用Lock,必须主动去释放锁,并且在发生异常时,不会自动释放锁。因此一般来说,使用Lock必须在try{}catch{}块中进行,并且将释放锁的操作放在finally块中进行,以保证锁一定被被释放,防止死锁的发生。通常使用Lock来进行同步的话,是以下面这种形式去使用的:

Lock lock = ...;
lock.lock();
try{
    //处理任务
}catch(Exception ex){
     
}finally{
    lock.unlock();   //释放锁
}

tryLock()方法是有返回值的,它表示用来尝试获取锁,如果获取成功,则返回true,如果获取失败(即锁已被其他线程获取),则返回false,也就说这个方法无论如何都会立即返回。在拿不到锁时不会一直在那等待。

tryLock(long time, TimeUnit unit)方法和tryLock()方法是类似的,只不过区别在于这个方法在拿不到锁时会等待一定的时间,在时间期限之内如果还拿不到锁,就返回false。如果如果一开始拿到锁或者在等待期间内拿到了锁,则返回true。

所以,一般情况下通过tryLock来获取锁时是这样使用的:

Lock lock = ...;
if(lock.tryLock()) {
     try{
         //处理任务
     }catch(Exception ex){
         
     }finally{
         lock.unlock();   //释放锁
     } 
}else {
    //如果不能获取锁,则直接做其他事情
}

lockInterruptibly()方法比较特殊,当通过这个方法去获取锁时,如果线程正在等待获取锁,则这个线程能够响应中断,即中断线程的等待状态。也就使说,当两个线程同时通过lock.lockInterruptibly()想获取某个锁时,假若此时线程A获取到了锁,而线程B只有在等待,那么对线程B调用threadB.interrupt()方法能够中断线程B的等待过程。

由于lockInterruptibly()的声明中抛出了异常,所以lock.lockInterruptibly()必须放在try块中或者在调用lockInterruptibly()的方法外声明抛出InterruptedException。

因此lockInterruptibly()一般的使用形式如下:

public void method()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
    lock.lockInterruptibly();
    try {  
     //.....
    }
    finally {
        lock.unlock();
    }  
}

更多内容参考:https://www.cnblogs.com/wuhan729/p/8601108.html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在C++中,unique_lock是一个用于管理互斥的RAII(资源获取即初始化)类。它提供了一种更灵活的方式来管理互斥的加和解操作。 unique_lock的解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调用其成员函数unlock()即可。例如: ```cpp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mutex> std::mutex mtx; void foo() { std::unique_lock<std::mutex> lock(mtx); // 互斥已经在构造unique_lock对象时被加 // 执行一些需要保护的操作 // 解互斥 lock.unlock(); // 在解后可以执行一些不需要互斥保护的操作 // 再次加互斥 lock.lock(); // 执行一些需要保护的操作 // 解互斥 lock.unlock(); } int main() { foo(); return 0; } ``` 在上面的示例中,我们首先创建了一个std::mutex对象mtx,然后在函数foo()中创建了一个unique_lock对象lock,并将mtx作为参数传递给它。在unique_lock对象的构造函数中,互斥会被自动加。然后我们可以执行一些需要保护的操作。当我们调用lock.unlock()时,互斥会被解,这样我们就可以执行一些不需要互斥保护的操作。最后,我们可以再次调用lock.lock()来重新加互斥,并执行一些需要保护的操作。最后,当unique_lock对象超出作用域时,析构函数会自动解互斥。 需要注意的是,unique_lock对象的unlock()和lock()成员函数可以在任何时候调用,而不仅仅是在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中。这使得我们可以更灵活地控制互斥的加和解操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