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CU内核、临界区
-
MCU内核:
- 内核通常指的是MCU的中央处理单元(CPU)的核心部分,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任务。
- 在多核MCU中,可以有多个内核,每个内核可以独立执行任务。
-
临界区:
- 临界区是指代码中的一段区域,在该区域内,不允许发生任务切换,以保证代码执行的原子性。
- 临界区通常涉及到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为了防止多个任务同时访问导致数据不一致或竞态条件,需要保护这些区域。
两者之间的关系:
-
任务调度: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MCU内核负责调度任务的执行。当一个任务进入临界区时,它需要确保在这个区域内不会被其他任务中断,直到它安全地退出临界区。
-
中断处理:在临界区内,通常需要禁用中断,以防止中断服务例程(ISR)中断当前任务的执行。这在单核MCU中尤其重要,因为中断服务例程也运行在同一个内核上。
-
资源保护:在多核MCU中,即使中断被禁用,其他内核的任务也可能尝试访问相同的资源。因此,需要使用其他同步机制(如互斥锁、信号量等)来保护临界区,确保资源在多核环境下的访问安全。
-
性能考虑:长时间地保持临界区可能会导致系统响应变慢,因为其他任务无法在该期间被调度执行。因此,设计时需要尽量减少临界区的长度,以提高系统的响应性和性能。
-
实时性:在实时系统中,临界区的处理尤为重要,因为它们可能直接影响系统的实时性能。确保临界区尽可能短,可以减少任务延迟,提高系统的实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