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Redis单机部署、主从同步

=============================================

一、编译安装单机redis、添加redis的systemctl管理

[root@redis-master ~]# mkdir -p /data/application     ---创建工作目录
[root@redis-master ~]# wget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4.0.9.tar.gz   ---下载redis
[root@redis-master ~]# tar xzf redis-4.0.9.tar.gz -C /data/application/    ---解压
[root@redis-master ~]# cd /data/application/
[root@redis-master application]# mv redis-4.0.9/ redis
[root@redis-master application]# cd redis/
[root@redis-master redis]# yum install -y gcc make  #安装编译工具
[root@redis-master redis]# make
直接make编译就行
编译完成,安装成功
注:如果报错请将刚才解压的安装包删除掉,再次重新解压并进行make安装即可。
[root@redis-master redis]# cp redis.conf redis.conf.bak
#redis通过多个配置文件创建多节点实例
[root@redis-master redis]# vim redis.conf     ---修改如下
bind 192.168.246.202  #只监听内网IP
daemonize yes     #开启后台模式将on改为yes,开启后可以在后台运行
timeout 300      #连接超时时间
port 6379                      #端口号
dir /data/application/redis/data  #本地数据库存放持久化数据的目录该目录-----需要存在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定义pid文件
logfile /var/log/redis.log  #定义log文件
创建存放数据的目录
[root@redis-master redis]# mkdir /data/application/redis/data
配置redis为systemctl启动
[root@redis-master redis]# cd /lib/systemd/system
[root@redis-master system]# vim redis.service
[Unit]
Description=Redis
After=network.target

[Service]
ExecStart=/data/application/redis/src/redis-server /data/application/redis/redis.conf  --daemonize yes
ExecStop=/data/application/redis/src/redis-cli -h 127.0.0.1 -p 6379 shutdown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参数详解:
• [Unit] 表示这是基础信息 
• Description 是描述
• After 是在那个服务后面启动,一般是网络服务启动后启动

• [Service] 表示这里是服务信息 
• ExecStart 是启动服务的命令
• ExecStop 是停止服务的指令

• [Install] 表示这是是安装相关信息 
• WantedBy 是以哪种方式启动:multi-user.target表明当系统以多用户方式(默认的运行级别)启动时,这个服务需要被自动运行。
===================
启动服务:
[root@redis-master system]# systemctl daemon-reload
#加载一下刚才写的启动文件
[root@redis-master system]# systemctl start redis.service

二、redis的登录测试和简单使用

登陆redis
./redis-cli -a password   如果指定了密码
内部:Auto  tab
[root@redis-master system]# cd /data/application/redis/src/
[root@redis-master src]# ./redis-cli -h 192.168.246.202 -p 6379
192.168.246.202:6379> ping     ---测试redis是否可以用
PONG
192.168.246.202:6379> set name newrain    #设置key--name,并设置值
OK
192.168.246.202:6379> get name    #获取到key
"newrain"
192.168.246.202:6379>
单机版redis已经部署完成。将ip和端口发给开发就可以了。

三、redis的相关管理工具

./redis-benchmark     #用于进行redis性能测试的工具 
./redis-check-dump    #用于修复出问题的dump.rdb文件
./redis-cli           #redis的客户端
./redis-server        #redis的服务端
./redis-check-aof     #用于修复出问题的AOF文件
./redis-sentinel      #用于集群管理

四、部署三台机器redis—主从同步

redis-master----192.168.246.202
redis-slave-1-----192.168.246.203
redis-slave-2-----192.168.246.204
1.首先三台服务器将redis部署完成。
2.编辑master的redis配置文件:
[root@redis-master ~]# cd /data/application/redis/
[root@redis-master redis]# vim redis.conf
设置监听ip地址:bind 0.0.0.0
关闭加密保护:protected-mode no
2.修改slave1、slave2的配置文件:
[root@redis-slave-1 ~]# cd /data/application/redis/
[root@redis-slave-1 redis]# vim redis.conf      ---修改如下:
设置监听ip地址:bind 0.0.0.0
关闭加密保护:protected-mode no
搜索/slaveof
添加master的内网ip和端口
slaveof 10.11.67.31 6379
如果主服务器有密码(从服务器如果设置密码,设置成和住服务器一样)
masterauth 123
4.重启三台redis
[root@redis-master redis]# systemctl restart redis.service
5.测试主从
master 有读写的权利
slave 只有读的权利

1.在master上面执行
[root@redis-master redis]# cd src/
[root@redis-master src]#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set name xuan
OK
127.0.0.1:6379> get name
"xuan"
127.0.0.1:6379>
2.分别在slave-1和slave-2上面执行:
[root@redis-slave-1 redis]# cd src/
[root@redis-slave-1 src]#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get name
"xuan"
127.0.0.1:6379>
[root@redis-slave-2 src]# ./redis-cli 
127.0.0.1:6379> ping
PONG
127.0.0.1:6379> get name
"xuan"
127.0.0.1:6379>
查看复制状态
master执行: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master
connected_slaves:2
slave0:ip=192.168.246.203,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490,lag=0
slave1:ip=192.168.246.204,port=6379,state=online,offset=490,lag=1
==============================================================================
slave上面执行:
127.0.0.1:6379> info replication
# Replication
role:slave
master_host:192.168.246.202
master_port:6379
master_link_status:up

五、redis的配置文件详解

1、include

解释:引入其它配置文件。比如说当你有多个server,而有一些配置项是它们公用的,那么你可以将这些公用的配置项写进一个配置文件common.conf里,然后这些server再include这个配置文件,这些server自己的配置项则分别写在自己的配置文件里。

示例:include /path/to/common.conf

2、loadmodule

解释:此配置项尚未了解。注释是这样的:启动时加载模块,如果server无法加载模块,则此配置会被忽略。可以使用多个loadmodule。
示例:loadmodule /path/to/my_module.so

3、bind

解释:默认情况下,redis 在 server 上所有有效的网络接口上监听客户端连接。如果只想让它在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上监听,那你就绑定一个IP或者多个IP。多个ip空格分隔即可。

示例: bind 192.168.1.100 10.0.0.1
bind 127.0.0.1 ::1

4、protected-mode

解释:当开启后,禁止公网访问redis。它启用的条件有两个,第一是没有使用bind,第二是没有设置访问密码。

示例:protected-mode yes

5、port

解释:指定该redis server监听的端口号。默认是6379,如果指定0则不监听。

示例:port 6379

6、tcp-backlog

解释:此参数确定了TCP连接中已完成队列(完成三次握手之后)的长度, 当然此值必须不大于Linux系统定义的/proc/sys/net/core/somaxconn值,默认是511,而Linux的默认参数值是128。当系统并发量大并且客户端速度缓慢的时候,可以将这二个参数一起参考设定。
示例:tcp-backlog 511
7、unixsocket
解释:指定 unix socket 的路径。
示例:unixsocket /tmp/redis.sock
8、unixsocketperm
解释:指定 unix socket file 的权限。

示例:unixsocketperm 755
9、timeout

解释:当客户端闲置多少秒后关闭连接,如果设置为0表示关闭该功能。

示例:timeout 30
10、tcp-keepalive
解释:单位是秒,表示将周期性的使用SO_KEEPALIVE检测客户端是否还处于健康状态,避免服务器一直阻塞,官方给出的建议值是300S
示例:tcp-keepalive 300

11、daemonize

解释:是否以守护模式启动,默认为no,配置为yes时以守护模式启动,这时redis instance会将进程号pid写入默认文件/var/run/redis.pid。

示例:daemonize yes

12、supervised
解释:可以通过upstart和systemd管理Redis守护进程,这个参数是和具体的操作系统相关的。

示例:supervised no

13、pidfile
解释:配置pid文件路径。当redis以守护模式启动时,如果没有配置pidfile,pidfile默认值是/var/run/redis.pid 。
示例: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14、loglevel

解释:日志级别。可选项有:debug(记录大量日志信息,适用于开发、测试阶段); verbose(较多日志信息); notice(适量日志信息,使用于生产环境);warning(仅有部分重要、关键信息才会被记录)。

示例:loglevel notice

15、logfile
解释:日志文件的位置,当指定为空字符串时,为标准输出,如果redis已守护进程模式运行,那么日志将会输出到 /dev/null 。

示例:logfile “”

16、syslog-enabled

解释:是否把日志记录到系统日志。(何意?)
示例:syslog-enabled no
17、syslog-ident

解释:设置系统日志的id

示例:syslog-ident redis
18、syslog-facility
解释:指定syslog设备(facility),必须是user或则local0到local7。

示例:syslog-facility local0

19、databases

解释:设置数据库的数目。默认的数据库是DB 0 ,可以在每个连接上使用select <dbid> 命令选择一个不同的数据库,dbid是一个介于0到databases - 1 之间的数值。
示例:databases 16

 

20、save

解释:保存数据到磁盘。格式是:save <seconds> <changes> ,含义是在 seconds 秒之后至少有 changes个keys 发生改变则保存一次。

示例: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21、stop-writes-on-bgsave-error

解释:默认情况下,如果 redis 最后一次的后台保存失败,redis 将停止接受写操作,这样以一种强硬的方式让用户知道数据不能正确的持久化到磁盘, 否则就会没人注意到灾难的发生。 如果后台保存进程重新启动工作了,redis 也将自动的允许写操作。然而你要是安装了靠谱的监控,你可能不希望 redis 这样做,那你就改成 no 好了。
示例:stop-writes-on-bgsave-error no

22、rdbcompression

解释:是否在dump .rdb数据库的时候压缩字符串,默认设置为yes。如果你想节约一些cpu资源的话,可以把它设置为no,这样的话数据集就可能会比较大。

示例:rdbcompression yes
23、rdbchecksum
解释:是否CRC64校验rdb文件,会有一定的性能损失(大概10%)。

示例:rdbchecksum yes

24、dbfilename

解释:rdb文件的名字。

示例:dbfilename dump.rdb
25、dir
解释:数据库存放目录。必须是一个目录,aof文件也会保存到该目录下。

示例:dir ./
26、slaveof

解释:设置本机为slave服务。格式: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设置master服务的IP地址及端口,在Redis启动时,它会自动从master进行数据同步。

示例:slaveof 192.168.0.1 6379

27、masterauth
解释:当master服务设置了密码保护时,slav服务连接master的密码。

示例:masterauth 123456
28、slave-serve-stale-data

解释:当一个slave与master失去联系时,或者复制正在进行的时候,slave应对请求的行为:1) 如果为 yes(默认值) ,slave 仍然会应答客户端请求,但返回的数据可能是过时,或者数据可能是空的在第一次同步的时候;2) 如果为 no ,在你执行除了 info 和 salveof 之外的其他命令时,slave 都将返回一个 “SYNC with master in progress” 的错误。
示例:slave-serve-stale-data yes
29、slave-read-only

解释:设置slave是否是只读的。从2.6版起,slave默认是只读的。

示例:slave-read-only yes

30、repl-diskless-sync
解释:主从数据复制是否使用无硬盘复制功能。

示例:repl-diskless-sync no

31、repl-ping-slave-period

解释:指定slave定期ping master的周期,默认10秒钟。

示例:repl-ping-slave-period 10

32、repl-timeout

解释:设置主库批量数据传输时间或者ping回复时间间隔,默认值是60秒 。
示例:repl-timeout 60

33、repl-disable-tcp-nodelay
解释:指定向slave同步数据时,是否禁用socket的NO_DELAY选 项。若配置为“yes”,则禁用NO_DELAY,则TCP协议栈会合并小包统一发送,这样可以减少主从节点间的包数量并节省带宽,但会增加数据同步到 slave的时间。若配置为“no”,表明启用NO_DELAY,则TCP协议栈不会延迟小包的发送时机,这样数据同步的延时会减少,但需要更大的带宽。 通常情况下,应该配置为no以降低同步延时,但在主从节点间网络负载已经很高的情况下,可以配置为yes。

示例:repl-disable-tcp-nodelay no
34、repl-backlog-size

解释:设置主从复制backlog容量大小。这个 backlog 是一个用来在 slaves 被断开连接时存放 slave 数据的 buffer,所以当一个 slave 想要重新连接,通常不希望全部重新同步,只是部分同步就够了,仅仅传递 slave 在断开连接时丢失的这部分数据。这个值越大,salve 可以断开连接的时间就越长。

示例:repl-backlog-size 1mb

35、repl-backlog-ttl
解释:配置当master和slave失去联系多少秒之后,清空backlog释放空间。当配置成0时,表示永远不清空。

示例:repl-backlog-ttl 3600

36、slave-priority
解释:当 master 不能正常工作的时候,Redis Sentinel 会从 slaves 中选出一个新的 master,这个值越小,就越会被优先选中,但是如果是 0 , 那是意味着这个 slave 不可能被选中。 默认优先级为 100。

示例:slave-priority 100
37、requirepass

解释:设置redis连接密码。

示例:requirepass foobared
38、rename-command
解释:将命令重命名。为了安全考虑,可以将某些重要的、危险的命令重命名。当你把某个命令重命名成空字符串的时候就等于取消了这个命令。

示例:rename-command CONFIG b840fc02d524045429941cc15f59e41cb7be6c52

rename-command CONFIG “”
39、maxclients

解释:设置客户端最大并发连接数,默认无限制,Redis可以同时打开的客户端连接数为Redis进程可以打开的最大文件描述符数-32(redis server自身会使用一些),如果设置 maxclients 0,表示不作限制。当客户端连接数到达限制时,Redis会关闭新的连接并向客户端返回max number of clients reached错误信息。

示例:maxclients 10000
40、maxmemory
解释: 指定Redis最大内存限制,Redis在启动时会把数据加载到内存中,达到最大内存后,Redis会先尝试清除已到期或即将到期的Key,当此方法处理 后,仍然到达最大内存设置,将无法再进行写入操作,但仍然可以进行读取操作。Redis新的vm机制,会把Key存放内存,Value会存放在swap区,格式:maxmemory <bytes> 。

示例:maxmemory 1024000

41、maxmemory-policy
解释:当内存使用达到最大值时,redis使用的清楚策略。有以下几种可以选择(明明有6种,官方配置文件里却说有5种可以选择?):

1)volatile-lru 利用LRU算法移除设置过过期时间的key (LRU:最近使用 Least Recently Used )
2)allkeys-lru 利用LRU算法移除任何key

3)volatile-random 移除设置过过期时间的随机key

4)allkeys-random 移除随机key
5)volatile-ttl 移除即将过期的key(minor TTL)

6)noeviction noeviction 不移除任何key,只是返回一个写错误 。默认选项
示例:maxmemory-policy noeviction

42、maxmemory-samples
解释:LRU 和 minimal TTL 算法都不是精准的算法,但是相对精确的算法(为了节省内存),随意你可以选择样本大小进行检测。redis默认选择3个样本进行检测,你可以通过maxmemory-samples进行设置 样本数。

示例:maxmemory-samples 5
43、appendonly

解释:是否启用aof持久化方式 。即是否在每次更新操作后进行日志记录,默认配置是no,即在采用异步方式把数据写入到磁盘,如果不开启,可能会在断电时导致部分数据丢失。

示例:appendonly no

44、appendfilename

解释:更新日志文件名,默认值为appendonly.aof 。

示例:appendfilename “appendonly.aof”
45、appendfsync

解释:aof文件刷新的频率。有三种:

1)no 依靠OS进行刷新,redis不主动刷新AOF,这样最快,但安全性就差。
2) always 每提交一个修改命令都调用fsync刷新到AOF文件,非常非常慢,但也非常安全。
3) everysec 每秒钟都调用fsync刷新到AOF文件,很快,但可能会丢失一秒以内的数据。
示例:appendfsync everysec
46、no-appendfsync-on-rewrite
解释:指定是否在后台aof文件rewrite期间调用fsync,默认为no,表示要调用fsync(无论后台是否有子进程在刷盘)。Redis在后台写RDB文件或重写AOF文件期间会存在大量磁盘IO,此时,在某些linux系统中,调用fsync可能会阻塞。

示例:no-appendfsync-on-rewrite no

47、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解释:当AOF文件增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Redis能够调用 BGREWRITEAOF 对日志文件进行重写 。当AOF文件大小的增长率大于该配置项时自动开启重写。

示例:auto-aof-rewrite-percentage 100

48、auto-aof-rewrite-min-size

 

解释:当AOF文件增长到一定大小的时候Redis能够调用 BGREWRITEAOF 对日志文件进行重写 。当AOF文件大小大于该配置项时自动开启重写。

示例:auto-aof-rewrite-min-size 64mb

49、aof-load-truncated
解释:redis在启动时可以加载被截断的AOF文件,而不需要先执行 redis-check-aof 工具。

示例:aof-load-truncated yes

50、lua-time-limit

解释:一个Lua脚本最长的执行时间,单位为毫秒,如果为0或负数表示无限执行时间,默认为5000。

示例:lua-time-limit 5000

Redis 的 master/slave 复制:

Redis 的 master/slave 数据复制方式可以是一主一从或者是一主多从的方式,Redis 在
master 是非阻塞模式,也就是说在 slave 执行数据同步的时候,master 是可以接受客户端的
请求的,并不影响同步数据的一致性,然而在 slave 端是阻塞模式的,slave 在同步 master
数据时,并不能够响应客户端的查询
Redis 的 master/slave 模式下,master 提供数据读写服务,而 slave 只提供读服务

Redis 的 master/slave 的配置方式是在 slave 主机的 Redis 目录下的 redis.conf 配置文件中
添加:
slaveof master_ip master_port

例如:
我们配置我们的 slave 为:redis-slave.conf
daemonize yes
pidfile redis-slave.pid
port 6380
timeout 300
loglevel verbose
logfile stdout
databases 16
save 900 1
save 300 10
save 60 10000
rdbcompression yes
dbfilename dump-slave.rd

dir /home/falcon/redis-2.0.0/
slaveof 127.0.0.1 6379
appendonly no
appendfsync everysec
vm-enabled no
vm-swap-file logs/redis-slave.swap
vm-max-memory 0
vm-page-size 32

m-pages 134217728
vm-max-threads 4
glueoutputbuf yes
hash-max-zipmap-entries 64
hash-max-zipmap-value 512
activerehashing yes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