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开区第四届青少年信息学竞赛小学组试题

2019年合肥市经开区第四届青少年信息学竞赛

小学组试题

一、题目概况

题目名称

相似图形

拼音练习

上学时间

最广山脉

文件名

graph

practice

time

mountain

输入文件名

graph.in

practice.in

time.in

mountain.in

输出文件名

graph.out

practice.out

time.out

mountain.out

满分

100

100

100

100

时间限制

1s

1s

1s

1s

空间限制

256M

256M

256M

256M

二、注意事项

1.务必看清题目,严格按照所要求的格式输入、输出。

2.在调试程序时请先使用题目中的示例数据,然后再自行设计多组测试数据进行调试。

3.每题一般有10个测试点,测试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请尽可能优化算法。

4.命名规则:

(1)每题都规定了该题的英文名称。

(2)程序文件和数据文件的主文件名都是该题的英文名字。

(3)程序文件扩展名采用语言环境的默认扩展名。

(4)数据文件都是文本文件,输入和输出文件的扩展名分别是.in和.out。

5.程序应从输入文件读取数据,并严格地按照规定的输出格式将结果输出到输出文件中。输入数据文件和输出数据文件都与程序在同一个目录中,由于程序所在目录是不确定的,因此不允许在文件名中含有盘符信息和任何形式的路径信息。

6.选手应在指定分区的根目录下建立以准考证号命名的文件夹,在此文件夹中建立四个文件夹,分别命名为第1题-第4题的题目名称(英文小写),并将所完成各题的源程序文件(cpp文件)分别拷贝到对应题目的文件夹中。

第一题 相似图形

(graph.cpp)

图图和小美是牡丹小学六(1)班的学生。秉承“学习使我们快乐”的精神,他们一直努力地学习新的知识。特别是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他们具有很强的超前意识,现在已经学到了相似图形。以三角形为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就相似。比如,第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5、6,第二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8、10、12,则有8/4=2,10/5=2,12/6=2,他们的比例都是2,因此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现分别给出这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请判断它们是否相似,如果相似,输出“Yes”,如果不相似,输出“No”。

输入:

两行:第一行三个正整数,为第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第二行三个正整数,为第二个三角形对应的三边边长。

输出:

一行:Yes或No。

样例输入:

4 5 6

8 15 12

样例输出:

No

说明:

第一条边的比例是2,第二条边的比例是3,第三条边的比例是2。三个比例不完全一样。因此输出No。

数据范围:

每一个数都不超出int范围,数据保证能构成三角形,第二个三角形对应边的长度一定大于等于第一个三角形的对应边,且比例一定是正整数。

第二题 拼音练习

(practice.cpp)

语文老师在报听写的时候发现,虽然图图和小美等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但是很多人的拼音容易写错,还有一些同学声调总是写错。于是,语文老师准备加强拼音练习,要求回家以后家长要经常报听写,并且必须写拼音。现给出某次听写的拼音的正确答案和图图写的拼音,请小美来统计图图写对的字的拼音个数。声调的第一、二、三、四声分别用数字1、2、3、4代替。图图其它都不会错,就是有的时候声调会写错。小美今天的作业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她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你,请你来帮图图统计一下吧。

输入:

两行:第一行是正确答案,第二行是图图写的拼音。

输出:

一行:一个整数,表示图图写对的字的拼音个数。

样例输入:

ni3zhen1bang4

ni2zhen1bang4

样例输出:

2

说明:

一共有三个字的拼音,图图第一个字的拼音声调写错了,其它两个字都对,因此输出2。

数据范围:

拼音只由小写字母和数字构成,不包含其它字符,2<=总长度<=100。

第三题 上学时间

(time.cpp)

图图和小美都是勤奋的孩子,他们每天一大早就起来,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就匆匆赶到学校。牡丹小学的学区是A小区和B小区。具体位置见下图:

学生周一至周五早上分别从两个方向到学校上学。学校两边各有一个丁字路口,经常会堵车。如果开车,A小区和B小区过路口的平均时间分别为t1和t2;如果步行,A小区和B小区过路口的平均时间分别为t3和t4。学生可以选择让父母开车送自己去上学,也可以选择步行去上学。给出每一个学生的如下信息,住在哪个小区f,从小区到路口的开车时间t5,从路口到学校的开车时间t6,从小区到路口的步行时间t7,从路口到学校的步行时间t8。每个学生上学的总时间为:从小区到路口的时间+过路口的时间+从路口到学校的时间。请你统计六(1)班的n位同学从家出发到达学校的最短时间之和。

输入:

n+2行:第一行一个正整数n,表示人数;第二行四个正整数t1,t2,t3,t4;接下来的n行,每行五个正整数f,t5,t6,t7,t8,f=1表示住在A小区,f=2表示住在B小区。

输出:

一行:一个正整数,表示n位同学上学最短时间之和。

样例输入:

2

20 18 3 2

1 5 7 20 26

2 6 6 10 9

样例输出:

53

说明:

第一位同学住在A小区,坐车去学校的时间:5+20+7=32分钟,步行去学校的时间:20+3+26=49分钟,因此坐车时间较短,为32分钟。第二位同学住在B小区,坐车去学校的时间:6+18+6=30分钟,步行

去学校的时间:10+2+9=21分钟,因此步行时间较短,为21分钟。

两人上学最短时间为32+21=53分钟。

数据范围:

1<=n<=50,1<=t1,t2,t3,t4,t5,t6,t7,t8<=50,时间单位是分钟。

第四题 最广山脉

(mountain.cpp)

小美的爸爸特别爱好登山,在小美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她爬大蜀山、紫蓬山。在小美上小学期间,他们一家还去过天柱山、黄山、华山等等很多名山。图图常听小美聊登山的趣闻,听得心里直痒痒。他常想,要是自己也在小美家,该有多好呀。图图也曾问过小美,她爸爸最想爬的是哪座山,她说可能是珠穆朗玛峰吧,但是太危险,真的太危险了,所以不曾去过。图图对于这些大山,虽身不能至,但心向往之。有时他会在纸上写下他知道的一些山峰的高度,然后他想,如果把这些高度写成一行,就会构成多个起伏多变的地形。当然,总有一些山峰,会连绵成一片广袤的山脉。现有n座山峰,假如第i座山峰的高度为a[i]。现在给出最广山脉的定义,在x到y的范围以内,有若干个数,分别表示若干座山峰的高度,如果存在k,满足:

a[x]<a[x+1]<a[x+2]<…<a[k-1]<a[k]>a[k+1]>…>a[y-2]>a[y-1]>a[y]

则从x到y构成了一片山脉,如果从x到y的山峰个数是符合条件山脉中最多的,则称从x到y构成最广山脉。请你统计并输出图图写出的n座山峰里面的最广山脉的山峰数量。

输入:

两行:第一行,一个正整数n,表示山峰数量;第二行,n个正整数,表示每座山峰的高度,单位是米。

输出:

一行,一个正整数,是最广山脉山峰的数量。

样例输入:

7

260 1860 100 480 800 650 400

样例输出:

5

说明:

本样例有两处山脉,一处有三座山峰,高度分别是260、1860、100,另一处有五座山峰,高度分别是100,480,800,650,400。5>3,因此最广山脉是第二处,所以输出5。

数据范围:

对于60%的数据1<=n<=10000。

对于100%的数据1<=n<=1000000。

对于100%的数据,1<=a[i]<=8848。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