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写作背景]
3年以后,也就是738年,王维从边塞回京,正式任职监察御史(正8品下)。
监察御史的级别虽然不高,但权力不小,“分察百僚,巡按州县。”中央及地方官员都惧怕三分,因为他能向皇帝打报告。
740年,升任殿中侍御史(从7品上),这年冬天,出使岭南,负责当地官员的选拔。
741年,自岭南回京,已经41岁的王维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职。
自张九龄罢相后,诗人虽然没有挺身而出反对李林甫,但内心肯定不痛快。理想太光滑,现实太粗糙。
辞官以后,在终南山购置别墅,才发现远离朝廷的日子原来这么美好。
自由自在,踏山赏水,写了很多诗,这是其一。
[本诗简析]
终南:即终南山,长安以南。
别业:别墅。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岁:中年。 道:指佛教,确切说是禅宗。 晚:近来。 家:安家。 南山:终南山。 陲:边。
王维从29岁开始正式接受佛家思想,至今已10年多。在这期间,为官和念佛,在他身上就是矛盾的统一体,目前还是信佛占了上风。
终南山是东西方向,主峰在长安以南,诗人购置的别墅可能在主峰的南侧。
上篇文章,有“终南捷径”的故事,此时的王维是效仿吗?应该不是。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胜事:美好的事。 空:在这里是只有的意思。
辞官之后,时间充裕,没有了当差的羁绊。兴致来时,游山玩水,独来独往,那种美妙只有自己知道。
是如何的美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2句,好的让人想脱衣服,裸读(请正确理解!)
表现了诗人极度的恬淡。随水信步,行至尽处时,无怨无憾,接着坐下来看云。
本诗的第1句既然有“好道”,这2句可以依此解释。
佛教有一个重要理论,就是“缘起论”。
这种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事物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而灭,不必强求,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事情都有因果,应该随缘。
所以诗人“行到水穷处”时,没有抱怨遗憾,而是自然地“坐看云起时”。相信如果王维不信佛,也可能写出这等名句,只是想说,信了佛的王维更容易些。
这是从诗的角度,更重要的是,此时生活中的他亦是如此。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值:遇到。
正在美妙之时,遇见林叟,马上进入了另一个角色,谈笑间竟悠然忘返。
又是一个任性随缘的佐证。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写作背景]
3年以后,也就是738年,王维从边塞回京,正式任职监察御史(正8品下)。
监察御史的级别虽然不高,但权力不小,“分察百僚,巡按州县。”中央及地方官员都惧怕三分,因为他能向皇帝打报告。
740年,升任殿中侍御史(从7品上),这年冬天,出使岭南,负责当地官员的选拔。
741年,自岭南回京,已经41岁的王维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辞职。
自张九龄罢相后,诗人虽然没有挺身而出反对李林甫,但内心肯定不痛快。理想太光滑,现实太粗糙。
辞官以后,在终南山购置别墅,才发现远离朝廷的日子原来这么美好。
自由自在,踏山赏水,写了很多诗,这是其一。
[本诗简析]
终南:即终南山,长安以南。
别业:别墅。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岁:中年。 道:指佛教,确切说是禅宗。 晚:近来。 家:安家。 南山:终南山。 陲:边。
王维从29岁开始正式接受佛家思想,至今已10年多。在这期间,为官和念佛,在他身上就是矛盾的统一体,目前还是信佛占了上风。
终南山是东西方向,主峰在长安以南,诗人购置的别墅可能在主峰的南侧。
上篇文章,有“终南捷径”的故事,此时的王维是效仿吗?应该不是。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胜事:美好的事。 空:在这里是只有的意思。
辞官之后,时间充裕,没有了当差的羁绊。兴致来时,游山玩水,独来独往,那种美妙只有自己知道。
是如何的美妙?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这2句,好的让人想脱衣服,裸读(请正确理解!)
表现了诗人极度的恬淡。随水信步,行至尽处时,无怨无憾,接着坐下来看云。
本诗的第1句既然有“好道”,这2句可以依此解释。
佛教有一个重要理论,就是“缘起论”。
这种缘起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一种事物都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事物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一定的条件而生而灭,不必强求,顺其自然。也就是说,事情都有因果,应该随缘。
所以诗人“行到水穷处”时,没有抱怨遗憾,而是自然地“坐看云起时”。相信如果王维不信佛,也可能写出这等名句,只是想说,信了佛的王维更容易些。
这是从诗的角度,更重要的是,此时生活中的他亦是如此。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值:遇到。
正在美妙之时,遇见林叟,马上进入了另一个角色,谈笑间竟悠然忘返。
又是一个任性随缘的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