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风光在险峰
最近读了《王选文集》,感触很多。写了点自己的体会,借此表达对王选院士的怀念之情,也借此向朋友们推荐下这系列书《王选文集》,尤其对生活对技术孜孜不倦追求的人们。
初识王选院士,应该是200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奖的在线直播上,算是一种间接的认识吧。当时心里隐隐觉的这个人好厉害,肯定做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才能使所有在场的观众由衷的起立、鼓掌!直到先生去世,也没有一睹王选院士的真容。《王选文集》这系列的书,细腻润滑,娓娓道来,轻声细语之间,真能让你感觉王选院士就在你身边一样。
记得先生获得最高科技奖的时候,当时的我正在读高二,那时候我对于最高科学技术奖还没有太多的概念,只是看到当主持人念道: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选的时候,全会场所有的人似乎是同时都起立、鼓掌,掌声久久不息。我也看过很多演唱会,看过很多采访明星的专辑,看到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出场,那种歇斯里地的嚎叫,嚷动。虽然这两种场面都表达了一个人对另一个的感觉,但是比起观众由衷的起来,鼓掌,我能明确的感觉出这两种感情间的不同,那种让人由衷发出的感情,这些粉丝永远都体会不到。
大家对王选院士的认识,很多也只是停留在他发明了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立了方正集团的阶段。先生是如何选择这个课题,而又如何去做的,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是怎么去解决的,这些问题很多人就不太去关心了,但是这恰恰是我们做科研人最要关心的部分。《王选文集》为我们大家剥去浮华,还原一个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的王选,让我们真正了解到做科研的王选,学习先生的科研精神和奉献意识。
王选院士不光为我们留下了汉字信息系统,使我们的激光排版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创立了方正集团,为国家为人民某福利。先生在做科研过程中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以及在困难重重,众人都说没有前途的时候,尤其是一些在计算机领域做的很好的专家也不看好他做的项目时,他是如何度过难关,然后又能默默无闻的做了十多年,我觉的这些才是无价之宝,才是我们应该从先生那里学习的。王选院士从开始的默默无闻的一个副教授,一点点做到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的坎坷,相信大家也并不一定知道,我觉的先生的一生很好的诠释了科技工作者所需要具备的精神,这也是我们这些追求技术“浮躁”的人群,所应思考和学习的地方。跟随着《王选文集》,让我们一起回顾先生做人做事,勤勤恳恳奋斗的科研一生。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王选选择了汉字信息系统的“汉字精密拍照”子系统课题并以此开展了数十年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盛的成果。可见选择的课题并不能决定你科研的成就,如何去做才能决定你的成就。记得前段时间读关于李开复当时申请卡耐基梅隆大学的博士时,校长问他,读博的这几年你的目标是什么?他回答,做一流的论文---博士毕业论文,毕业。校长说这还不够,在读博的这几年你要养成科学严谨的作风,即便你毕业以后不从事你所在的科研领域,你也一定也能做的很出色。这段话对我的感触很大,在读研究生阶段,我们不光培养专业的素养,也应注意方法与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一生科技工作坚实的基础。有了好的基础,“在可能的条件下让年轻人自由选题,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激发创造的欲望”。
选择好课题后,采用怎么样的科研手段,或者如何去做呢?不管是自主选题还是被选题,“从事科学研究,最根本的是对科研方向的正确判断和在此前提下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并且“无论研究手段如何更新换代,注重文献调研永远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只有深厚的文献阅读功底,以及扎实的基本功才能设计出高瞻远瞩的总体设计和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也就是制胜的关键是在相关领域的长期积累或后发优势。
我们做科技工作,一定要做利国利民的实用的科研,不能闭门造车。“真实的需求是创新的源泉”,“数学基础和跨领域研究是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因素”。王选院士对创新的认识是:科技创新既要借鉴前人走过的路,又要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另辟蹊径。
选择好课题,并且又有深入的调研和扎实的文献资料和基础知识,就要组织自己的团队,“既要有王选这样的核心领袖,也要有一批精兵强将紧随其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强大的集体,才可能谱写出辉煌壮丽的诗篇。同时,每一个个体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王选院士能知人并且善任,对于团队中的每一员,他都知道这个员工的强项是什么,然后安排相应的工作给他做,所以他的团队,比较有凝聚力,战斗力也很强。在团队合作过程中,做人最重要,王选院士提到,作为技术管理者,为人极为重要。一个在人格上得不到别人尊重的人,要承担起协调大家共同完成艰巨任务的重担,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做事,先学做人。
科研成果获得国家肯定后,怎么面向应用和市场? “1984年在《人民日报》召开的讨论《人民日报》是否要引进的专家座谈会上,绝大多数人赞成引进,有的说:“北大设计的系统即使搞出来也是落后的。”可见,成果化的过程中还是非常困难的,各种阻挠,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都会让你受不了。王选院士“当时我是无名小卒,常常会受到一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但对实际技术细节了解甚少的人的干扰。幸运的是我常常能说服别人,有时也不得不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来绕过这种干扰”。从科研成果到实用化,要获得国家的支持,才能成功,所以要瞄准国家人民的真正需求,“一项产业的成功,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事,政策环境上的支持有时更为关键。因此,研究兴趣与国家需求相结合对于高技术领域研究而言尤为重要”。做产品,必须面对并解决研发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技术带头人必须高度重视系统的稳定性,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声誉。在策略上要讲究,“在上一代产品即将成熟之际,就开始下一代产品的研制,是我们一贯的方针”。市场竞争的裁判是用户,做产品必须吃透用户需求,吃透用户需求,并力争做得比用户想象的还好——这是方正集团成功的关键。
我深深的沉浸在这部书中,这部书,还原了科研一生的王选院士,对照勤勤恳恳,淡泊名利的王选院士,我有些许的惭愧,有时候工作不顺就容易发牢骚,自己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最后,借用一句古话,表达我对王选先生的敬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草于2010年7月
谢子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