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package.json中的scripts中配置一个键值对,其中键名自取,值为“webpack --watch”,如:
配置后,直接运行打包命令npm run watch则可打包成功并在浏览器中运行,当我们修改源文件之后不要重新打包,只需刷新浏览器即可。
缺点:此种配置,打包后在浏览器中是以file请求运行的,所以无法发送ajax请求。
2.在package.json中的scripts中配置一个键值对,其中键名自取,值为“webpack-dev-server”,同时在webpack.config.js中的module.exports中配置devServer,如:
注:此种配置方式,需要我们安装webpack-dev-server.
优点:这样配置后,运行npm run dev进行打包,打包成功后会自动在浏览器中运行打包文件,并且是以http请求运行,这种就可以发送ajax请求,而且当我们改变源代码之后,我们只需进行保存,不需要再次打包,也不需要刷新浏览器,浏览器会自动为我们刷新。
3.自己写一个开启服务器的js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在package.json中配置一个键值对,键名自取,但是值为“node server.js”,配置后再在webpack.config.js中的output中配置publicPath为根路径,最后新建一个js文件,在js文件中写开启一个服务器的相关代码,如:
这种方式用到了nodejs的知识,如不了解nodejs的知识,这种方式可作为简单了解。
webpack中自动打包的三种方式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5-27 17:07:30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