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资源管理、地籍调查等领域,“四至点”(即面状图斑的最东、最西、最南、最北顶点)是描述地块边界的关键数据。传统的手动提取方式耗时耗力,如何用技术实现自动化?
本文将揭秘我们如何通过AI辅助开发,一步步打造智能化的四至点提取工具,并分享开发中的需求迭代与技术突破。
(工具获取见最后)
推荐学习:
ArcGIS Pro上线!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01 需求诞生:从业务痛点出发
业务场景:某地籍调查项目中,需从数千个地块图斑中提取四至点坐标,并更新到属性表中。传统操作依赖人工逐个查看顶点坐标,效率低且易出错。
核心需求:
自动化提取:一键生成四至点,并标注方位(最东/最西等)
属性联动:可选将坐标回填至原始图斑属性表
兼容性:支持ArcGIS Pro,适配复杂多边形和多种坐标系
推荐学习:
ArcGIS Pro上线!终于和大家见面了······
02 AI中实际测试迭代
本次应用结合Deepseek 、豆包、腾讯元宝,deepseek主要是为了最初工具的框架模型搭建,由于他一直服务器繁忙所以会借助豆包来修改代码,因为腾讯元宝接入deepseek大模型,在元宝中调用DP感觉比在dp官网使用繁忙的概率会低一点,不知都是不是我的错觉。
我在deepseek中第一次提出的问题是:
一开始dp直接认为我是需要求外接矩形矩形的四至点,就按照这个逻辑给我了整体代码。
所以我提出了改进:图斑的四至点指的是多边形本身各个折点中的的四个极值点,请优化代码,给出完整代码。
dp大概深度思考了293秒,四至点的逻辑其实是不复杂的,但是dp考虑了很多种特殊的情况、分析,所以dp算是花了较长的时间。思考的太多,我这里就不贴出来,大家可以自己区测试一下看看。总结来说,关键步骤包括:遍历顶点、计算极值、处理重复、更新字段和方向属性,以及确保代码的鲁棒性和兼容性。这些步骤需要细致地调整原有代码逻辑,并进行充分测试以验证正确性。
后续我做了几番修改,下面贴出主要改进内容:
因为我不想自己再去配置参数,所以我要求重构代码,将脚本转换为可直接在ArcGIS Pro中运行的.pyt格式的完整代码,该文件可直接被识别为Python工具箱。
后续大部分实在豆包中实现了代码错误修改与代码优化迭代。就不一一贴出来。
代码共237行,这里没有全部贴出来,可以看后续的代码分享与视频实际测评介绍。(代码测试分享见下文)
02 视频解说
AI打造智能GIS四至点、四至坐标提取工具。Deepseek × 豆包×腾讯元宝!工具与测试数据分享
03 工具获取与测试数据获取
AI打造智能GIS四至点、四至坐标提取工具。Deepseek × 豆包×腾讯元宝!工具与测试数据分享https://mp.weixin.qq.com/s/PX7DQ2yXXENLbv2ibbQX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