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监控工具
sysstat包中包括iostat,mpstat,sar,sa性能检测工具
直接配置本地源安装即可
yum install -y sysstat*
dstat工具安装:
yum install -y dstat*
1、mpstat工具
mpstat是 Multiprocessor Statistics的缩写,是实时系统监控工具。其报告与CPU的一些统计信息,这些信息存放在/proc/stat文件中。在多CPU系统里,其不但能查看所有CPU的平均状况信息,而且能够查看特定CPU的信息。
执行:mpstat -P ALL 2
每隔两秒查看下所有核状态信息,其中%irq为硬中断,%soft为软中断
参数含义:
2、iostat工具
用法:iostat [ 选项 ] [ <时间间隔> [ <次数> ]]
常用选项说明:
-c:只显示系统CPU统计信息,即单独输出avg-cpu结果,不包括device结果
-d:单独输出Device结果,不包括cpu结果
-k/-m:输出结果以kB/mB为单位,而不是以扇区数为单位
-x:输出更详细的io设备统计信息
interval/count:每次输出间隔时间,count表示输出次数,不带count表示循环输出
说明:更多选项使用使用man iostat查看
常用实例:
(1)iostat,结果为从系统开机到当前执行时刻的统计信息
输出含义:
avg-cpu: 总体cpu使用情况统计信息,对于多核cpu,这里为所有cpu的平均值。重点关注iowait值,表示CPU用于等待io请求的完成时间。
Device: 各磁盘设备的IO统计信息。各列含义如下:
Device: 以sdX形式显示的设备名称
tps: 每秒进程下发的IO读、写请求数量
KB_read/s: 每秒从驱动器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wrtn/s: 每秒从驱动器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K。
KB_read: 读入数据总量,单位为K。
KB_wrtn: 写入数据总量,单位为K。
(2)iostat -t -x 1 -m,每隔1S输出磁盘IO的详细信息。
以上各列的含义如下:
rrqm/s: 每秒对该设备的读请求被合并次数,文件系统会对读取同块(block)的请求进行合并
wrqm/s: 每秒对该设备的写请求被合并次数
r/s: 每秒完成的读次数
w/s: 每秒完成的写次数
rkB/s: 每秒读数据量(kB为单位)
wkB/s: 每秒写数据量(kB为单位)
avgrq-sz:平均每次IO操作的数据量(扇区数为单位)
avgqu-sz: 平均等待处理的IO请求队列长度
await: 平均每次IO请求等待时间(包括等待时间和处理时间,毫秒为单位)
svctm: 平均每次IO请求的处理时间(毫秒为单位)
%util: 采用周期内用于IO操作的时间比率,即IO队列非空的时间比率
重点关注参数
iowait% 表示CPU等待IO时间占整个CPU周期的百分比,如果iowait值超过50%,或者明显大于%system、%user以及%idle,表示IO可能存在问题。
avgqu-sz 表示磁盘IO队列长度,即IO等待个数。
await 表示每次IO请求等待时间,包括等待时间和处理时间
svctm 表示每次IO请求处理的时间
%util 表示磁盘忙碌情况,一般该值超过80%表示该磁盘可能处于繁忙状态。
如果%iowait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补充:
如果%idle值高,表示CPU较空闲
如果%idle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可能是CPU等待分配内存,应加大内存容量。
如果%idle值持续低于10,表明CPU处理能力相对较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CPU
如果%util接近100%,说明产生的I/O请求太多,I/O系统已经满负荷,idle小于70% IO压力就较大了,一般读取速度有较多的wait
疑惑:dm-0/1/2是什么?怎么来的?
进入/dev/mapper我们根据可以得知:
dm-0、dm-1、dm-2的主设备号是253(是linux内核留给本地使用的设备号),次设备号分别是0、1、2,这类设备在/dev/mapper中
看到dm-0、dm-1、dm-2的详细设备名后,知道这三个设备是属于centos逻辑卷组的lvm设备。
3、sar工具
命令格式:
sar [options] [-A] [-o file] t [n]
其中:
t为采样间隔,n为采样次数,默认值是1;
-o file表示将命令结果以二进制格式存放在文件中,file 是文件名。
options 为命令行选项,sar命令常用选项如下:
-A:所有报告的总和
-u:输出CPU使用情况的统计信息
-v:输出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的统计信息
-d:输出每一个块设备的活动信息
-r:输出内存和交换空间的统计信息
-b:显示I/O和传送速率的统计信息
-a:文件读写情况
-c:输出进程统计信息,每秒创建的进程数
-R:输出内存页面的统计信息
-y:终端设备活动情况
-w:输出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1)cpu资源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CPU 的使用情况,并将采样结果以二进制形式存入当前目录下的文件test中,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u -o test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CPU:all 表示统计信息为所有 CPU 的平均值。
%user:显示在用户级别(application)运行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nice:显示在用户级别,用于nice操作,所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system:在核心级别(kernel)运行所使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iowait:显示用于等待I/O操作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steal:管理程序(hypervisor)为另一个虚拟进程提供服务而等待虚拟 CPU 的百分比。
%idle:显示 CPU 空闲时间占用 CPU 总时间的百分比。
a、 若 %iowait 的值过高,表示硬盘存在I/O瓶颈
b、若 %idle 的值高但系统响应慢时,有可能是 CPU 等待分配内存,此时应加大内存容量
c、若 %idle 的值持续低于1,则系统的 CPU 处理能力相对较低,表明系统中最需要解决的资源是 CPU 。
如果要查看二进制文件test中的内容,需键入如下sar命令:
sar -u -f test
(2)inode、文件和其他内核表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观察核心表的状态,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v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dentunusd:目录高速缓存中未被使用的条目数量
file-nr:文件句柄(file handle)的使用数量
inode-nr:索引节点句柄(inode handle)的使用数量
pty-nr:使用的pty数量
(3)内存和交换空间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内存分页:
sar -r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kbmemfree: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free值基本一致,所以它不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kbmemused:这个值和free命令中的used值基本一致,所以它包括buffer和cache的空间.
%memused:这个值是kbmemused和内存总量(不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kbbuffers和kbcached:这两个值就是free命令中的buffer和cache.
kbcommit:保证当前系统所需要的内存,即为了确保不溢出而需要的内存(RAM+swap).
%commit:这个值是kbcommit与内存总量(包括swap)的一个百分比.
(4)内存分页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内存分页:
sar -B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pgpgin/s:表示每秒从磁盘或SWAP置换到内存的字节数(KB)
pgpgout/s:表示每秒从内存置换到磁盘或SWAP的字节数(KB)
fault/s:每秒钟系统产生的缺页数,即主缺页与次缺页之和(major + minor)
majflt/s:每秒钟产生的主缺页数.
pgfree/s:每秒被放入空闲队列中的页个数
pgscank/s:每秒被kswapd扫描的页个数
pgscand/s:每秒直接被扫描的页个数
pgsteal/s:每秒钟从cache中被清除来满足内存需要的页个数
%vmeff:每秒清除的页(pgsteal)占总扫描页(pgscank+pgscand)的百分比
(5)I/O和传送速率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报告缓冲区的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b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tps:每秒钟物理设备的 I/O 传输总量
rtp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总量
wtp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总量
bread/s:每秒钟从物理设备读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bwrtn/s:每秒钟向物理设备写入的数据量,单位为 块/s
(6)进程队列长度和平均负载状态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进程队列长度和平均负载状态:
sar -q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runq-sz:运行队列的长度(等待运行的进程数)
plist-sz:进程列表中进程(processes)和线程(threads)的数量
ldavg-1:最后1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System load average)
ldavg-5:过去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ldavg-15:过去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
(7)系统交换活动信息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监控系统交换活动信息:
sar -W 10 3
屏幕显示如下:
输出项说明:
pswpin/s:每秒系统换入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pswpout/s:每秒系统换出的交换页面(swap page)数量
(8)设备使用情况监控
例如,每10秒采样一次,连续采样3次,报告设备使用情况,需键入如下命令:
sar -d 10 3 -p
屏幕显示如下:
其中:
参数-p可以打印出sda,hdc等磁盘设备名称,如果不用参数-p,设备节点则有可能是dev8-0,dev22-0
tps:每秒从物理磁盘I/O的次数.多个逻辑请求会被合并为一个I/O磁盘请求,一次传输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rd_sec/s:每秒读扇区的次数.
wr_sec/s:每秒写扇区的次数.
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扇区).
avgqu-sz:磁盘请求队列的平均长度.
await:从请求磁盘操作到系统完成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消耗时间,包括请求队列等待时间,单位是毫秒(1秒=1000毫秒).
svctm:系统处理每次请求的平均时间,不包括在请求队列中消耗的时间.
%util:I/O请求占CPU的百分比,比率越大,说明越饱和.
a、avgqu-sz 的值较低时,设备的利用率较高。
b、当%util的值接近 1% 时,表示设备带宽已经占满。
要判断系统瓶颈问题,有时需几个 sar 命令选项结合起来
怀疑CPU存在瓶颈,可用 sar -u 和 sar -q 等来查看
怀疑内存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r 和 sar -W 等来查看
怀疑I/O存在瓶颈,可用 sar -b、sar -u 和 sar -d 等来查看
4、dstat工具
dstat命令是一个用来替换vmstat、iostat、netstat、nfsstat和ifstat这些命令的工具,是一个全能系统信息统计工具。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mph10cenyBw4h3wVohORNg
提取码:2vwa
语法
dstat [-afv] [options…] [delay [count]]
常用选项
-c:显示CPU系统占用,用户占用,空闲,等待,中断,软件中断等信息。
-C:当有多个CPU时候,此参数可按需分别显示cpu状态,例:-C 0,1 是显示cpu0和cpu1的信息。
-d:显示磁盘读写数据大小。
-D hda,total:include hda and total。
-n:显示网络状态。
-N eth1,total:有多块网卡时,指定要显示的网卡。
-l:显示系统负载情况。
-m: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g:显示页面使用情况。
-p:显示进程状态。
-s:显示交换分区使用情况。
-S:类似D/N。
-r:I/O请求情况。
-y:系统状态。
–ipc:显示ipc消息队列,信号等信息。
–socket:用来显示tcp udp端口状态。
-a:此为默认选项,等同于-cdngy。
-v:等同于 -pmgdsc -D total。
–output 文件:此选项也比较有用,可以把状态信息以csv的格式重定向到指定的文件中,以便日后查看。例:dstat --output /root/dstat.csv & 此时让程序默默的在后台运行并把结果输出到/root/dstat.csv文件中。
当然dstat还有很多更高级的用法,常用的基本这些选项,更高级的用法可以结合man文档。
实例
dstat -c -l -d -n -g -m -y -p
下面对显示出来的部分信息作一些说明:
cpu:hiq、siq分别为硬中断和软中断次数。
system:int、csw分别为系统的中断次数(interrupt)和上下文切换(context switch)。
其他的都很好理解。
5、numactl 工具
介绍
numactl工具可用于查看当前服务器的NUMA节点配置、状态,可通过该工具将进程绑定到指定CPU core,由指定CPU core来运行对应进程。
命令参考举例:
numactl -H:查看当前服务器的NUMA配置。
numactl -C 0-7 ./test:将应用程序test绑定到0~7核运行。
numastat:查看当前的NUMA运行状态。
安装方式
以CentOS为例,使用如下命令安装:
yum -y install numactl numastat
使用方法
步骤1 通过numactl查看当前服务器的NUMA配置。
从numactl执行结果可以看到,示例服务器共划分为4个NUMA节点。每个节点包含16个CPU core,每个节点的内存大小约为64GB。同时,该命令还给出了不同节点间的距离,距离越远,跨NUMA内存访问的延时越大。应用程序运行时应减少跨NUMA访问内存。
步骤2 通过numactl将进程绑定到指定CPU core。
通过 numactl -C 0-15 top 命令即是将进程“top”绑定到0~15 CPU core上执行。
步骤3 通过numastat查看当前NUMA节点的内存访问命中率。
可以通过numastat命令观察各个NUMA节点的状态。
● numa_hit 表示节点内CPU核访问本地内存的次数。
● numa_miss 表示节点内核访问其他节点内存的次数。跨节点的内存访问会存在高延迟从而降低性能,因此,numa_miss的值应当越低越好,如果过高,则应当考虑绑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