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与生活
我有个有趣的观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岁的白领,40岁以上的员工很少,二三十岁的外企员工是意气风发的,但外企公司40岁附近的经理人是很尴尬的。我见过的40岁附近的外企经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后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说,唐骏。外企员工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公司的成功,并非个人的成功,西门子的确比国美大,但并不代表西门子中国经理比国美的老板强,甚至可以说差得很远。而进外企的人往往并不能很早理解这一点,把自己的成功90%归功于自己的能力,实际上,外企公司随便换个中国区总经理并不会给业绩带来什么了不起的影响。好了问题来了,当这些经理人40多岁了,他们的薪资要求变得很高,而他们的才能其实又不是那么出众,作为外企公司的老板,你会怎么选择?有的是只要不高薪水的,要出位的精明强干精力冲沛的年轻人,有的是,为什么还要用你?
从上面这个例子,其实可以看到我们的工作轨迹,二三十岁的时候,生活的压力还比较小,身体还比较好,上面的父母身体还好,下面又没有孩子,不用还房贷,也没有孩子要上大学,当个外企小白领还是很光鲜的,挣得不多也够花了。但是人终归要结婚生子,终归会老,到了40岁,父母老了,要看病要吃药,要有人看护,自己要还房贷,要过基本体面的生活,要养小孩……那个时候需要挣多少钱才够花才重要。所以,看待工作,眼光要放远一点,一时的谁高谁低并不能说明什么。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不太赞成过于关注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更没有必要攀比第一份工作的薪水,这在刚刚出校园的学生中间是很常见的。正常人大概要工作35年,这好比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和真正的马拉松比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没有职业选手,每个人都只有一次机会。要知道,有很多人甚至坚持不到终点,大多数人最后是走到终点的,只有少数人是跑过终点的,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去抢领先的位置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刚进社会的时候如果进500强公司,大概能拿到3k-6k/月的工资,有些特别技术的人才可能可以到8k/月,可问题是,5年以后拿多少?估计5k-10k了不起了。起点虽然高,但增幅有限,而且,后面的年轻人追赶的压力越来越大。
我前两天问我的一个销售,你会的这些东西一个新人2年就都学会了,但新人所要求的薪水却只是你的一半,到时候,你怎么办?
职业生涯就像一场体育比赛,有初赛、复赛、决赛。初赛的时候大家都刚刚进社会,大多数都是实力一般的人,这时候努力一点认真一点很快就能让人脱颖而出,于是有的人二十多岁做了经理,有的人迟些也终于赢得了初赛,三十多岁成了经理。然后是复赛,能参加复赛的都是赢得初赛的,每个人都有些能耐,在聪明才智上都不成问题,这个时候再想要胜出就不那么容易了,单靠一点点努力和认真还不够,要有很强的坚忍精神,要懂得靠团队的力量,要懂得收服人心,要有长远的眼光……
看上去赢得复赛并不容易,但,还不是那么难。因为这个世界的规律就是给人一点成功的同时让人骄傲自满,刚刚赢得初赛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赢得的仅仅是初赛,有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大多数人都会骄傲自满起来,认为自己已经懂得了全部,不需要再努力再学习了,他们会认为之所以不能再进一步已经不是自己的原因了。虽然他们仍然不好对付,但是他们没有耐性,没有容人的度量,更没有清晰长远的目光。就像一只愤怒的斗牛,虽然猛烈,最终是会败的,而赢得复赛的人则象斗牛士一样,不急不躁,跟随着自己的节拍,慢慢耗尽对手的耐心和体力。赢得了复赛以后,大约已经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职业经理人了,当上了中小公司的总经理,大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着每年几千万乃至几亿的生意。
最终的决赛来了,说实话我自己都还没有赢得决赛,因此对于决赛的决胜因素也只能凭自己的猜测而已,这个时候的输赢或许就像武侠小说里写得那样,大家都是高手,只能等待对方犯错了,要想轻易击败对手是不可能的,除了使上浑身解数,还需要一点运气和时间。世界的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赢得复赛的人已经不只是骄傲自满了,他们往往刚愎自用,听不进去别人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变得暴躁,心情变得浮躁,身体变得糟糕,他们最大的敌人就是他们自己,在决赛中要做的只是不被自己击败,等着别人被自己击败。这和体育比赛是一样的,最后高手之间的比赛,就看谁失误少谁就赢得了决赛。
Leo感悟:
全局思考很重要
不止是外企,在绝大部分企业里超过40岁的员工所占比例都不大,这是时代和社会决定的。现在超过40岁的人都是上世纪60年代或以前生人,这些人有几大去向。
1、 成为企业的管理层,比如:职业经理人或者老板(别管是什么企业),而所有企业的管理层人数都不多;
2、 继续做初级或者中级的普通工作。这部分人压力会比较大,因为年纪上没优势了,惟一的优势是经验,如果不继续努力很快会面临退休。
3、 有相当比例的人退休了(主动的或者被动的)。如孙振耀这搬拿着到直到挂了之后,都花不完的退休金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人不得不继续找出路,找本分的赚钱的方法。
每个人都年轻过,大部分人的年纪有一天都会有超过40岁的,不只是社会上所谓的“成功人士”会这样。全球只有极少数人像孙振耀,更多的是普通人。即使不被奉为“成功人士”,我相信绝大多数人40岁也不会主动了结自己,大家还是要老实地生活。
我们做为普通人的一员,在职业方面全面思考、整体规划、多想想自己40岁之后怎么办、去哪里,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人生是个过程
生命更像个赛程,这个观点我举双手双脚同意。不同的是,每个人都是在和自己比。今天的自己有没有比昨天的自己有提高、有进步。今年的自己比去年的自己是否具备了更多的能力、思考问题更加全面。享受过程中的快乐吧。人生是个过程,多看看自己,少看别人!
决赛的终点是死亡,每个人都肯定会迎来那最后的一天,时间早晚、方式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孙振耀确实还没有迎来自己的决赛,我们都没有……
享受过程!!!
相关文章
公司于我有恩,辞职让我怎么说出口???//如何能得到Leo的回信
我们都没有迎来决赛---Leo读《不是孙振耀写的职场感言》(1)
想清楚干点什么,比怎么干更重要--Leo读《不是孙振耀写的职场感言》(2)
谁生活在地狱,自己心里都有数!---Leo读《不是孙振耀写的职场感言》(3)
拥有普通的人平凡、幸福和英雄般坚持---Leo读《不是孙振耀写的职场感言》(4)
不要上来就想盖那最后一层---Leo读《不是孙振耀写的职场感言》(5)
初入职场两件事:入对行,跟对人---Leo读《不是孙振耀写的职场感言》(6)
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自己的选择决定的---Leo读《不是孙振耀写的职场感言》大结局(7)
职业发展顾问Leo
再分享一下我老师大神的人工智能教程吧。零基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还带黄段子!希望你也加入到我们人工智能的队伍中来!https://blog.csdn.net/jiangjun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