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周
Java的函数必须定义在类的内部,成为类的成员。定义一个函数,要像这样写:
<返回类型> <方法名称>(<参数表>) {
<方法体>
}
返回类型是这个函数运行结束时要返回给调用者的数据的类型,函数可以返回基本数据类型、对象或者void。返回void表示这个函数不返回任何值。函数名称是一个Java名字,一样要遵循和变量一样的命名规则。参数表是0个或1个或多个参数定义,用逗号’,’分隔。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在所有的函数的返回类型前面加上关键字“static”。static表示这个函数属于这个类,而不属于这个类的任何对象,因此我们才可以不制造这个类的对象,而直接从main()函数中调用它。
当一个函数被调用时,程序就转到这个函数中去运行,函数体里的语句就一条一条地被调用。一旦函数运行结束,就又回到调用它的地方去继续运行。
什么是函数?
函数是一块代码,接收零个或多个参数,做一件事情,并返回零个或一个值。
可以先想像成数学中的函数:y=f(x)
调用函数
函数名(参数值);
()起到了表示函数调用的重要作用, 即使没有参数也需要()
如果有参数,则需要给出正确的数量和顺序。
从函数中返回值
return停止函数的执行,并送回一个值,有以下两种方式:
return;
return 表达式;
一个函数里可以出现多个return语句,但是保持单一出口是好的做法。如果函数有返回值,则必须使用带值的return。
没有返回值的函数
void 函数名(参数表)
不能使用带值的return
可以没有return
调用的时候不能做返回值的赋值。
求出1到10、20到30和35到45的三个和,以及任意两个整数数a和b之间整数的和。
1到10,20到30,35到45。可以写三段循环实现。在一个代码中出现了很多类似代码段,“代码复制”是程序质量不良的表现。
可以定义一个函数public static void sum(int a, int b)
把公共部分用一个函数实现,在下面调用这个函数。
参数传递
调用函数,如果函数有参数,调用函数时必须传递给它数量、类型正确的值。可以传递给函数的值是表达式的结果,这包括:
字面量
变量
函数的返回值
计算的结果
输出结果:
6
12
6
23
12
Java语言调用函数时,永远只能传值给函数,下面这段程序输出结果是a=5,b=6
每个函数都有自己的变量空间,参数也位于这个独立的空间中,和其他参数没有关系。
过去,对于函数参数表中的参数,叫做“形式参数”,调用函数时给的值,叫做“实际参数”。由于容易让初学者误会实际参数就是实际在函数中进行计算的参数,误会调用函数的时候把变量而不是值传进去了,所以我们不建议继续用这种古老的方式来称呼它们。我们认为,它们是参数和值的关系。
类型不匹配的情况:
当函数期望的参数类型比调用函数时给的值的类型宽的时候,编译器能自动把类型转换好char->int->double
当函数期望的参数类型比调用函数时给的值的类型窄的时候,需要写强制类型转换。例如:(int)5.0
当函数期望的参数类型与调用函数时给的值的类型之间无法转换的时候,编译器报错,无法写程序。
本地变量
函数的每次运行,就产生了一个独立的变量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的变量,是函数的这次运行所独有的,称作本地变量。
定义在函数内部的变量就是本地变量。
参数也是本地变量。
变量的生存期和作用域
生存期:什么时候这个变量开始出现了,到什么时候它消亡了。
作用域:在(代码的)什么范围内可以访问这个变量(这个变量可以起作用)。
对于本地变量,生存期和作用域是统一的:大括号
本地变量的规则:
本地变量是定义在块内的
它可以是定义在函数的块内
也可以定义在语句的块内
甚至可以随便拉一对大括号来定义变量
程序运行进入这个块之前,其中的变量不存在,离开这个块,其中的变量就消失了
块外面定义的变量在里面仍然有效
不能在一个块内定义同名的变量,也不能定义块外面定义过的变量
本地变量不会被默认初始化
参数在进入函数的时候被初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