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RTC源码研究(22)socket.io 实现简单聊天
1. Socket.io 简介
Socket.IO支持及时、双向与基于事件的交流。它可以在每个平台、每个浏览器和每个设备上工作,可靠性和速度同样稳定。
Socket.IO是一个WebSocket库,包括了客户端的js和服务器端的nodejs,它的目标是构建可以在不同浏览器和移动设备上使用的实时应用。它会自动根据浏览器从WebSocket、AJAX长轮询、Iframe流等等各种方式中选择最佳的方式来实现网络实时应用,非常方便和人性化,而且支持的浏览器最低达IE5.5
socket.io特点:
- 实时分析:将数据推送到客户端,这些客户端会被表示为实时计数器,图表或日志客户。
- 实时通信和聊天:只需几行代码便可写成一个Socket.IO的”Hello,World”聊天应用。
- 二进制流传输:从1.0版本开始,Socket.IO支持任何形式的二进制文件传输,例如:图片,视频,音频等。
文档合并:允许多个用户同时编辑一个文档,并且能够看到每个用户做出的修改。
socket.io版本:
Socket.IO目前已经更新到v2.0.3,最新版本下载请到官方下载:点击下载
socket.io相关教程
《ajax教程》
《Node.js教程》
《Java教程》
《JavaScript》
socket.io官方文档中文版翻译自官网:https://socket.io/docs/
Socket.IO 实现了实时双向的基于事件的通讯机制。旨在让各种浏览器与移动设备上实现实时app功能,模糊化各种传输机制。
Socket.IO 是跨平台,多种连接方式自动切换,做即时通讯方面的开发很方便,而且能和expressjs提供的传统请求方式很好的结合,即可以 在同一个域名,同一个端口提供两种连接方式:request/response, websocket(flashsocket,ajax…).
Socket.IO 实例代码:
var io = require('socket.io')(80);
var cfg = require('./config.json');
var tw = require('node-tweet-stream')(cfg);
tw.track('socket.io');
tw.track('javascript');
tw.on('tweet', function(tweet){
io.emit('tweet', tweet);
});
1.1 Socket.IO 和Websocket区别
一、性bai质不同
1.Websocket:Websocket是一种支持客户端和服务器之du间双向实时通信zhi的技术。dao
2.套接字。IO:套接字。IO是将WebSocket、AJAX等通信方式封装成统一的通信接口。
二、兼容性是不同的
1.websocket:在使用websocket时,虽然主流浏览器已经被支持,但是可能存在不兼容性。
2,套接字。io:使用插座的时候。io中,不担心兼容性问题,底层会自动选择最佳的通信方式。
三、用途不同
1.websocket:websocket适合用于client和基于node搭建的服务端使用。
2.Socket.IO :Socket.IO 适合进行服务端和客户端双向数据通信。
1.2 WebSocket 协议
WebSocket是HTML5新增的一种通信协议,其特点是服务端可以主动向客户端推送信息,客户端也可以主动向服务端发送信息,是真正的双向平等对话,属于服务器推送技术的一种。
在WebSocket API中,浏览器和服务器只需要做一个握手的动作,然后浏览器和服务端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快速通道,两者之间就直接可以数据相互传送,带来的好处是:
- 相互沟通的Header很小,大概只有2Bytes。
- 服务器不再被动的接收到浏览器的请求之后才返回数据,而是在有新数据时就主动推送给浏览器。
为了建立一个WebSocket连接,浏览器首先要向服务器发起一个HTTP请求,这个请求和通常的HTTP请求不同,包含了一些附加头信息,其中附加头信息Upgrade
: WebSocket表明这是一个申请协议升级的HTTP
请求。服务端解析这些头信息,然后产生应答信息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和服务端的WebSocket连接就建立起来了。双方就可以通过这个连接通道自由的传递信息,并且这个连接会持续直到客户端或者服务端的某一方主动关闭连接。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WebSocket呢?
Browser已经支持HTTP协议,为什么还要开发一种新的WebSocket协议呢?
- 我们知道HTTP协议是一种单向的网络协议,在建立连接后,仅允许Browser/UserAgent向WebServer发出请求资源后,WebServer才能返回对应的数据,而WebServer不能主动的推送数据给Browser/UserAgent。
- 最初这么设计HTTP协议的原因是,假设WebServer能主动的推送数据给Browser/UserAgent,那么Browser/UserAgent就太容易受到攻击了,一些广告商也会主动把广告在不经意间强行的传输给客户端,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灾难。那么单向的HTTP协议给Web应用开发带哪些问题呢?
- 现在假设我们要开发一个基于Web的应用去获取当前WebServer的实时数据。例如股票实时行情、火车票剩余票数等。这就需要Browser/UserAgent与WebServer之间反复进行HTTP通信,Browser/UserAgent不断的发送请求去获取当前的实时数据。
推送实现的常见方式:
-
Polling
Polling轮询是通过Browser/UserAgent定时向WebServer发送HTTP请求,WebServer收到请求后把最新的数据发回给Browser/UserAgent,Browser/UserAgent得到数据后将其显示,然后再定期重复此过程。
虽然这样可以满足需求,但仍存在问题,例如某段时间内WebServer没有更新的数据,但Browser/UserAgent仍然会定时发送请求过来询问,WebServer可以把以前的老数据再传送过去,Browser/UserAgent把这些没有变化的数据再显示出来。这样既浪费网络带宽,有浪费CPU利用率。
如果说把Browser/UserAgent发送请求的周期调大一些,就可以缓解这个问题,但如果WebServer的数据更新很快时,这样又不能保证Web应用获取数据的实时性。 -
LongPolling
LongPolling是对Polling的一种改进。
Browser/UserAgent发送HTTP请求到WebServer,此时WebServer可以做2件事情:
(1)如果WebServer有新的数据需要传送,就立即把数据发回给Browser/UserAgent,Browser/UserAgent收到数据后,立即再发送HTTP请求给WebServer。
(2)如果WebServer没有新数据需要传送,这里与Polling的方式不同的是,WebServer不是立即发送回应给Browser/UserAgent,而是将这个请求保持住,等待有新的数据来到,再去响应这个请求。当然,如果WebServer的数据长期没有更新,一段时间后,这个HTTP请求就会超时,Browser/UserAgent收到超时信息后,在立即发送一个新的HTTP请求给服务器,然后依次循环这个过程。
LongPolling的方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网络带宽和CPU利用率等问题,但仍存在缺陷。
例如WebServer的数据更新速度较快,WebServer在传送一个数据包给Browser/UserAgent后必须等待Browser的下一个HTTP请求到来,才能传递第二个更新的数据包给Browser。这样的话,Browser显示实时数据最快的时间为2 xRTT(往返时间)。另外在网络拥堵的情况下,这个应该是不能让用户接受的。另外,由于HTTP数据包的头部数据量很大(通常有400多个字节),但真正被服务器需要的数据却很少(有时只有10个字节左右),这样的数据包在网络上周期性传输,难免对网络带宽是一种浪费。
综上所述,要是在Browser有一种新的网路一些,能支持客户端和服务端的双向通信,而且协议的头部又不那么庞大就very nice了。WebSocket正是肩负这样的使命登上了Web的舞台。
1.2.1 WebSocket 原理
WebSocket是一种双向通信协议,它建立在TCP之上,同HTTP一样通过TCP来传输数据,但与HTTP最大不同的是:
- WebSocket是一种双向通信协议,在建立连接后,WebSocket服务器和Browser/UserAgent都能主动的向对象发送或接收数据,就像Socket一样,不同的是WebSocket是一种建立在Web基础上的简单模拟Socket的协议。